3.3.1 做减法和聚焦

    早在两年前,移动互联网业就开始盛行一个说法叫“做减法”,尤其是“给产品做减法”。通常以一些国外的服务作为标杆,如Twitter就是一种非常简洁的网络服务。如果我们稍微审视一下国内的网络服务,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产品或服务是在“做减法”的。几乎所有产品都担心其他产品超过自己,或者因为自己的产品过于简单而被其他产品替代。

    但是一旦产品的尖叫点多起来,产品本身的聚焦点就会逐渐减少。一款被从头赞到尾的产品只会让用户逐渐摸不着头脑,分不清产品的轻重,也不清楚产品的意图。对用户来说,一款好用的产品不仅是值得尖叫的,同时也是经得起推敲的。这就好比在产品的打磨过程中,逐渐找到产品真实的尖叫点。

    那么,“做减法”就是必须而为之的了,前面说过一款产品需要有尖叫点,而此处又要求做减法,对产品打造者来说也许很混乱,但是抓住以下几点原则,便不至于画蛇添足,而是锦上添花了。

    第一,减少的部分是产品中与核心功能联系不甚紧密的部分。一款社交产品,若是砍去其“添加好友”的功能,那就如同去了左膀右臂,逻辑生涩,用户体验全无。而相反,如果是一款导航产品,加入“添加好友”的元素就是画蛇添足,因为一款导航产品的精髓在于给用户指引,重要的是人机交互,而不是平台构建。

    第二,减少的部分应该是不能够帮助凸显核心功能的部分。例如一款查询类产品,如果产品中存在大量的本地用户数据,那么这部分显然是可以去掉的。如果一项功能有助于增加用户查询结果,即使需要用户更复杂地提交数据,也是可以留下的。

    第三,如果在产品中有多个尖叫点,而为了帮助凸显核心的尖叫点,其他尖叫点也是可以去掉的。当然,这里不是说需要去掉这个功能,而是指去掉产品过于花哨的部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保留两个尖叫点,并且让用户在体验过程中交替地体验到两个尖叫点。但是如果尖叫点太多,则需要根据尖叫点与核心功能联系是否紧密来考量了。

    第四,尖叫点多而优秀,如何处理?其实只要尖叫点集中于核心功能,尖叫点自然是越多越好,但同时也要求其他地方能够少一些尖叫点,只有这样,整个产品才能维持和谐。对于一款产品来说,如果核心功能的尖叫点多而且同样紧密地围绕产品而存在,那只能说这款产品马上就会火了。

    很多产品设计者都认为产品实际已经很值得用户为之尖叫了,殊不知,用户的反应只是淡淡的,毫无反馈,而产品设计者还毫不知情,自我感觉甚好。其实按照“做减法”的要求来看,产品中很多繁复的地方都可以去掉,只是产品设计者没法去掉罢了。往往“断臂自救”需要比想象中更大的勇气,但是否定产品后能换来新生显然也是不错的。

    不过,有的产品设计者却又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往往为了给用户更高的尖叫点,让用户觉得某个产品很好,将尖叫点设置得偏高,导致用户反而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