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人人都是自媒体
用户掌握发言权已经不是近期的事情了,自从微博、微信兴起之后,所有人都已经变成了一个媒体。得益于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已经发展到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博客、微博、朋友圈等。优秀的自媒体可以让关注它的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而所谓的自媒体,其实就是个人的观点秀,每个人对外界的影响可能瞬间爆棚,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所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产品创造者,即人人都是自媒体。
因为媒体的力量可能小,也可能会很大,所以对产品来说,媒体带给自己的影响力自然不容小觑。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借助微博、论坛和线下活动,达到迅速聚集粉丝、聚拢人气的效果,这比一般的传统企业依靠巨额广告费和渠道费用吸引用户的开支低得多。比起传统的媒体模式,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发布的媒体信息往往带来广告所无法企及的效果;而长期发展的互联网电商模式,让店面、线下仓储成本也已经压缩到最低。当这些开支都压缩到最低时,互联网企业营销的产品成本优势也就显现出来,所以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企业将会越来越重视这里的“人”。
对传统媒体来说,媒体运作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这里面要涉及预算、活动策划和大量的广告投放。但是,在这个互联网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能够吸收到大量的信息,同时也能发布大量的信息,正是因为这样的无门槛,互联网让“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众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依靠自己的发声来改变产品的命运比比皆是。
在现今的媒体时代,无论是谁,只要你有微博就可以说是个自媒体人,只要你发了条微博,就可以说你产生了内容。这其中的门槛很低,你可以是任何职位、任何行业的人,只要你创造内容,创造价值,你就是一个媒体,也就成为了众多信息中的一支。自媒体人,成为了一个谁都可以被冠以的称呼,而这种人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然是读者那么也会吸收信息,信息的交流开始变多,加入信息流中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一旦圈住了更多的自媒体作者,就意味着圈住了更多的读者和更多的用户,对企业来说,在这里能够挖掘到的就是产品的口碑,口碑源于用户之间的信任,而微博中的“关注”建立就是以信任为基本前提。
但是并非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会帮助企业的产品去赢得口碑。很多产品想要依靠某些大V或者通过小圈子的传播而达到口碑的效果,则是有些不现实了。任何产品或者服务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适应性,产品要做的首先就是保证质量。对于企业来说,已有的用户对产品的口碑起到决定性作用,若他们发声,则是自媒体最好的机会。
就拿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来说,很多企业已经初步涉及这个领域,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用户在手机的APP里希望看到什么,而其实站在用户的角度,这些企业可以尝试制作一些更实用和贯穿了品牌价值的APP,无论是侧重“有趣”,还是偏好“有用”,都能够帮助用户为产品进行宣传,这里提一点,很多聪明的企业都会在产品中适当地加入分享来刺激用户成为自媒体的一环,可见互联网思维贯穿始终,口碑的力量不容小看。对企业来说,在照顾好现有用户的同时,再挖掘企业的潜在客户。
产品的口碑效应传播依赖于三点:首先是产品的价值是否真的对你的客户有用,其次是用户之间的口耳相传是否能够引起其他潜在用户传播的兴趣,最后是是否很容易分享和点评。有了这几点,才算基本具备了口碑传播的基础,“人”作为传播的媒介,才能得到发挥。
另外,很多人在做口碑的时候,很关注产品的口碑传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而实际上,先不要想着有多少人关注和传播,口碑是好是坏,重点要关注用户传播的内容是否是企业真正关心的。用户为什么帮你传播?这其中可能有用户真的很忠实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激励起了作用,能满足你现有顾客的需求就是成功了一大半。口碑效应也是人们接受新事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用户觉得好,会主动分享,才是真实有效的口碑,当用户看到其他人通过某款产品获得良好的体验时,他才可能会尝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关注与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各种话题。因此,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必须要记住将产品与目标受众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只有产品才能触发用户的分享,也只有产品才能帮助用户维持分享和传播。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怎么利用好这个“人”,是口碑中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