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活动于陕西的李自成、过天星等部,同官军在阶州(今属甘肃)、成县一带相持了七八个月之久。九月,农民军为躲避官军的追击,从秦州(今甘肃天水)地区出发,取道徽州(今甘肃徽县)、略阳,进军汉中。洪承畴急督官军由栈道星驰赴剿,在汉中府城之外击败李自成。李自成所骑马匹被射杀,便祼身涉水而逃脱。李自成汉中失利后,乃于十月南下四川,先后攻克川西38座州县城,进围省城成都。四川巡抚王维章及御史陈廷谟连疏乞援。明思宗下令将王维章革职,陈廷谟降三级“戴罪杀贼”,任命因小故而被夺官的蓟、辽、保定总督傅宗龙接替四川巡抚,并催促洪承畴火速统兵入川协剿。洪承畴急率固原总兵左光先,临洮总兵曹变蛟及副将马科、贺人龙、赵光远带着万名官兵入川,四川当局也调集了六七万官军加紧追击剿杀。李自成、过天星见官军云集四川,又于崇祯十一年(1638)正月返回了陕西。
李自成等部返回陕西后,分成几股进行活动,兵力分散,给了官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洪承畴与孙传庭分别对农民军加紧追击。五月,大天王、混天王部在合水被孙传庭击败,接受招抚。同月,过天星等部也在三水(今属陕西)等地被孙传庭击败,于六月投降。明思宗大喜,命加孙传庭部衔,但杨嗣昌因孙传庭当初反对他的“十面张网”之策,压着不办。李自成出川后,向西转移,三月间在河州、洮州连吃两个败仗,人员和马匹遭受很大损失,便进入西羌,拟在此处补充马匹。洪承畴紧追不舍,李自成又掉头东返,进入陕、川交界地区。然后同六队祁总管会合,共三千多人,进入四川。洪承畴带领总兵曹变蛟、王洪入川,并派陕西监军道樊一蘅督促副总兵马科、贺人龙部入川追击。八月初,李自成等在南江县境战败,北奔陕西城固县境,在渡汉水时又遭左光先的袭击,队伍只剩下一千四五百人,只得退入附近的山区。祁总管支持不住,投降了左光先。李自成势力更显单薄,只得躲进深山密林,向东转战于陕西、湖广、四川三省交界地区,尽量避免同大股官军正面交锋,其踪迹因此不甚为人所知。
崇祯十年(1637)初,张献忠、闯塌天、老回回、混十万马进忠、射塌天李万庆、过天星惠登相、革里眼贺一龙等十几支农民军仍在江北地区活动。四月,张献忠率部西走,活动于河南南部、湖广北部地区。其他农民军继续活动于江北,时分时合,时而东进,时而北走,后来也逐渐向西转移。为了加强对这十几支农民军的镇压,明廷于当年九月命太监刘元斌、卢九德统率12万名禁军赶赴江北。就在这个月,熊文灿也从广东北上,赴任五省总理之职,负责指挥诸将扑灭中原及江北的农民军。
熊文灿自知指挥作战非己所长,决定采用在福建招抚“海寇”郑芝龙的办法来招抚农民军。他在路过庐山时,特地去拜访好友空隐和尚。空隐问他:“公自度所将兵足制贼死命乎?”他答曰:“不能。”又问:“诸将有可属大事、当一面、不烦指挥而定者乎?”答曰:“未知何如也。”空隐和尚语气沉重地叹息道:“二者既不能当贼,上特以名使公,厚责望,一不效,诛矣。”熊文灿站立良久,曰:“抚之何如?”空隐和尚说:“吾料公必抚。然流寇非海寇比,公其慎之。” 熊文灿告别空隐和尚,前往安庆。初抵安庆,就派人遍贴招抚告示。十二月,又派曾卷入起义的生员卢鼎至闯塌天刘国能、八大王张献忠营中进行招抚,并广发招降文书。同时,令官军将百姓和粮食都搬入城中,让农民军无法得到接济。明思宗重新起用熊文灿,是为了让他实行杨嗣昌的“十面张网”围剿农民军之策,得知他的主抚举措不禁大怒,下旨切责。杨嗣昌主剿,对熊文灿的主抚举措也心以为非,但既然推荐他来做五省总理,且又已夸下三月平“贼”的海口,也只得听之任之,遇到有人对熊文灿的抚局表示异议,还站出来为之辩解几句。崇祯十一年(1638)正月,与王左挂作战失利,又担心被张献忠吞并的闯塌天刘国能,带着5000人马在湖广随州向熊文灿投降。他的部众大部分不愿投降,散归老回回马守应和革里眼贺一龙。此后,刘国能充当明廷的鹰犬,掉过头来帮助官兵剿杀农民军。
继刘国能之后,张献忠也接受招抚。崇祯十年(1637)八月,张献忠在南阳被左良玉击败负伤,转入湖广麻城、黄陂,同刘国能会合。十二月,当熊文灿派人招抚时,他表示接受,但尚犹豫不决,又转至承天(今湖北钟祥)、襄阳地区。崇祯十一年正月,他率部进占湖广谷城,赶走刘国能的士卒,张贴告示说:“本营志在匡乱,已逐闯兵(指闯塌天刘国能部)远遁。今欲解甲归朝,并不伤害百姓。” 同时,聚集当地乡绅耆老为其县结作保,请求朝廷同意招抚。张献忠派人携带大量财宝贿赂朝中权贵,并将一块一尺多长的碧玉和两颗径寸的珍珠献给熊文灿。熊文灿于是向朝廷建议招抚,并派监军道张大经代表他出席了张献忠在谷城举行的请降仪式。随后,张献忠将他的军队分屯于谷城城外15里的白沙洲,“造房数百间,买地种麦,与民间两平交易”,并在谷城每个城门派兵站岗,名义上说是“备他盗出入” ,实际上是监视地方官府的行动。熊文灿命张献忠精简部卒,发给两万人的军饷,其余遣散。张献忠说他手下的部卒都是壮士,愿举队跟从,如果拨给他10万人的军饷,可保郧阳、襄阳、荆州(治今湖北江陵)三府安宁无事。熊文灿信以为真,为之请衔开饷,拨给6个月军饷。熊文灿随即檄调其兵4000人去镇压其他农民军,张献忠却以刚刚受抚,“安集未定” 为借口,拒绝出兵。许多文武官员担心张献忠不是真心投降。杨嗣昌主张,张献忠应先杀李自成和马守应,才许招安,否则就将他杀掉。明思宗一改此前反对熊文灿主抚的态度,批驳说:“岂有他来投降,便说一味剿杀之理?”兵科都给事中姚思孝上言:“抚贼一事,亦难深信。”明思宗仍执意招抚,说:“造房种田,正是招抚好处,又要散遣往那里去?”
张献忠接受招抚后,拒不接受官府的改编和调遣,而是在谷城周围屯田耕作,造器练兵,以备来日再起,同刘国能的表现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他的受抚还是对其他起义军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当年十一月,罗汝才、过天星惠登相、小秦王白贵、整世王王国宁、托天王常国安、十反王杨友贤、关索王光恩、整十万黑云祥、混世王武世强等部接受招安,罗汝才同白贵、黑云祥驻屯于房县,其他诸部分驻于竹溪、保康等地,均与张献忠一样,不接受官府的改编与调遣,屯田造器,以备再起。至此,在河南、湖广地区活动的起义军,绝大部分受抚了,只有在安徽、湖广交界之处的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争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五支农民军即“革左五营”没有受抚,但势力单薄,只得退入英霍山区,活动也渐趋沉寂,明末农民战争,暂时转入了低潮。
崇祯十二年(1639)闯塌天等投降后,熊文灿扬扬自得地上奏:“臣兵威震慑,降者接踵。十三家之贼,惟革、左及马光玉(即老回回马守应)三部尚稽天诛,可岁月平也。” 明思宗喜出望外,优诏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