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频换主帅,难挽狂澜

    崇祯十四年(1641)三月杨嗣昌死后,明思宗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督师人选,四月经兵部尚书陈新甲的推荐,才任命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代杨嗣昌总督陕西、湖广、河南、四川、山西及大江南北诸军,仍兼陕西三边总督,赐给尚方剑和督师印。丁启睿,河南归德府永城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举进士,崇祯初年开始踏入政坛,初为文职官员,崇祯十一年(1638)代孙传庭任陕西巡抚,两年后得杨嗣昌之荐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替郑崇俭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丁启睿原本是个庸才,“为督、抚,奉督师期会,谨慎无功过,及督师任重专制,即莫知为计” ,拿不出对付农民军的计策。

    李自成率部攻入河南后,在几位谋士的帮助下,针对当时土地高度集中、赋役征敛苛重的状况,提出了“均田免粮” 的口号。所谓“均田”,就是反对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含有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不过,由于当时的战争环境,贵族官僚和地主或被杀,或逃亡,荒废的土地较多,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耕垦,农民军没有采取过具体的土地分配举措。所谓“免粮”,就是实行“蠲免钱粮” “三年免征” 的政策。当时的民谣唱道:“迎闯王,不纳粮!” 农民军还针对明朝官府对城镇商人的横征暴敛,提出“平买平卖” 的政策。这些口号和政策的颁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李自成的队伍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攻占洛阳后,李自成得知开封城守副将陈永福率兵前来支援洛阳守军,开封的防御力量因此大为削弱,遂于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率部南下,佯攻汝州,然后掉头向东北方向挺进,准备奇袭开封城。开封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正如当时的汜水知县周腾蛟所指出的:“汴城(开封,五代晋、汉、周与北宋皆定都东京开封府,此地隋、唐时为汴州,故又称为汴京)不守是无河南,河南不保是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大势甚可忧危也。” 二月十二日,李自成农民军进抵开封城下,立即攻城。河南巡抚高名衡急忙调动能够动员的力量上城防守,封在此地的周王朱恭枵也拿出50万两银子犒赏士卒,并悬赏格:“有能出城斩贼一级者赏银五十两,能射杀一贼者赏三十两,射伤一贼或砖石击伤者赏十两。” 开封城内一批亡命之徒纷纷上城同农民军对抗。前往洛阳赴援的陈永福,又于十六日回师,进入开封城里。十七日,李自成亲至城下观察形势,不慎被城上官军射中左眼,加上传闻左良玉和保定总督所统官军正向开封赶来,农民军只得在围攻七昼夜之后撤围,转移到密县、登封、嵩县一带。

    七月,因与张献忠发生意见分歧,罗汝才率部到达河南淅川,与李自成部会合。“自成善攻,汝才善战,两人相须若左右手。” 李、罗的联合,使活跃于中原大地的农民军力量大增,对明王朝的统治构成最大的威胁。

    新上任的督师丁启睿也是胆小如鼠。他出潼关后,不敢进入河南,去同李自成对垒。听说张献忠在光山、固始一带活动,力量较为单薄,遂传檄左良玉对其发动进攻,与之激战于麻城。开封守军每天向丁启睿告急,明思宗催他往援。他却回答说:“我方有事于献忠,不赴矣。” 明思宗无奈,只得接受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建议,在崇祯十四年(1641)五月将关在狱中的前任兵部尚书傅宗龙释放出狱,命为陕西三边总督,“专办自成” 。

    傅宗龙,字仲纶,云南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成进士,除铜梁(今属重庆市)知县。久之,授为御史。天启年间,因在贵州参与平定安邦彦叛乱而威名大震。崇祯三年(1630)由孙承宗推荐,被擢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后因小故被夺官。崇祯十年(1637),当农民军连陷四川30多个州县时,明思宗拊髀而思念傅宗龙,伤感地叹道:“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遂重新起用之,命入川征剿农民军。两年后,经杨嗣昌推荐,召为兵部尚书。他性朴忠,陛见时滔滔不绝地力言民穷财尽,惹得明思宗不高兴。杨嗣昌出任督师后,傅宗龙又批评他“徒耗敝国家,不能报效,以气凌廷臣”。不久,明思宗即以“戏视封疆下吏” 的罪名,将其逮捕下狱,坐了两年大牢。

    崇祯十四年(1641)六月,傅宗龙到达陕西,与陕西巡抚汪乔年共谋“平贼”之计,决定尽括关中饷银以供征剿之用。但属郡皆遭旱蝗之灾,已无法提供所需的饷银。尽管如此,九月初四,傅宗龙还是率总兵贺人龙、李国奇所部秦兵2万出关,至新蔡与保定总督杨文岳率虎大威所部保兵2万会合。次日渡过洪河到达龙口,准备北上项城。此时李自成与罗汝才在洪河上游,拟渡河西攻汝宁(今河南汝南),侦知官军的动向,即将精锐埋伏于新蔡通往项城的要道孟家庄附近的树林里,而以部分兵力架浮桥西渡,佯装进击汝宁。贺人龙、虎大威派骑卒侦知农民军的动向,于九月初六日从龙口挥师追击30里,进至孟家庄人困马乏,停下歇息,却被李自成的伏兵打个措手不及。贺人龙、虎大威、杨文岳纷纷卷甲而逃,傅宗龙抵挡一阵,也在九月十八日夜半突围而逃,次日中午,尚未逃到项城,即被农民军追及俘杀。

    项城之战后,李自成、罗汝才转向西北,于十月攻破叶县,杀死叛徒刘国能,又攻舞阳,在北舞渡杀死叛徒李国庆。十一月,包围南阳,击杀守将猛如虎,俘杀唐王朱聿钊。十二月,乘胜挥师北上,迭克开封属县十几座城镇,再次进围开封。开封城在金代经海陵王重新修整,城高墙厚,城基深入地下数尺,非常坚固。农民军见城墙坚固难攻,采取挖地洞用地雷爆破的方法,想炸开城墙,但未获成功,反使自己的一些骑兵受到损伤。听说左良玉正率部赶来,李自成、罗汝才乃于崇祯十五年(1642)正月十五日撤离开封,回师迎击左良玉,将其包围于郾城(今河南漯河郾城区)。但因新任陕西三边总督汪乔年又率兵赶来,农民军未能攻破郾城。

    汪乔年,字岁星,浙江遂安(1959年没入新安江水库)人。天启二年(1622)成进士,“自负才武”“习弓刀击刺” ,崇祯十四年(1641)出任陕西巡抚,曾奉诏掘毁李自成的祖坟。傅宗龙死后,明思宗命其为兵部侍郎,总督三边军务,要他火速出关,与左良玉夹剿李自成。当时关中精锐已尽没于项城,他收散亡、集边卒,勉强凑集马步兵3万人。崇祯十五年(1642)正月率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出潼关,二月到达洛阳。汪乔年认为农民军锐气正盛,如果直赴郾城,难与争锋,不如直扑农民军的后方基地襄城(今河南襄城县),李自成势必回救,郾城之围即可解除。于是,他将步兵和火器留在洛阳,亲率2万骑兵,于二月十二日进占襄城,命总兵贺人龙、郑嘉栋各为一路,进驻城东40里之处,以声援左良玉。李自成因汪乔年掘其祖坟而恨之入骨,得知其进占襄城,即率数十万主力前往,准备与之决一死战。汪乔年的部队根本不堪一击,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不及接火就掉头逃窜,左良玉在郾城解围后,也不派兵前来支援。汪乔年仅率千余步兵卒守城,兵败城陷,被农民军割去舌头,寸磔而死。

    李自成攻占襄城两天后,迭克豫东大批城镇,三月又克睢州(今河南睢县)、归德(今河南虞城)。四月中旬,李自成、罗汝才部同河南另一支以袁时中为首的小袁营会合,于十六日占领杞县,从而扫清开封的外围。五月初二,农民军的先头部队进抵开封,次日大部队到达,第三天包围了开封。他们吸取前两次攻城受挫的教训,没有贸然攻城,而是采取“围而勿攻,持久示必克” 的战法,围而不攻,长围久困。

    明思宗得知农民军再围开封,斥责督师丁启睿,令其从速往援。丁启睿乃于五月中旬,与保定总督杨文岳,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等率18万官军,号称40万,会集于开封南面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以东的水波集,与农民军遥遥相望。李自成撤开封之围,亲率数十万大军南下迎击。农民军先在朱仙镇东南要道上,挖掘一条深、广各两寻(一寻为八尺)的长堑,以截断官军的退路,然后与官军展开激战。丁启睿辖下的四镇兵马矛盾重重,他令诸路军发起攻击,左良玉却说:“贼气方锐,未可击。” 丁启睿要其他将领出击,他们个个面露难色。五月二十二日,农民军筑起三座土山,据高用大炮轰击左良玉阵地。左良玉急忙率部拔营撤退,狂奔80里,来到长堑之前,弃马过堑,被农民军追及掩杀。左良玉逃入襄阳,丁启睿、杨文岳在总兵杨德政、虎大威的护卫下逃往汝宁。农民军追击400里,俘获数万官军、7000匹马骡。丁启睿的督师敕书、官印和尚方剑全部丢失。明思宗得报,下令将丁启睿逮捕下狱,杨文岳革职,充为事官,戴罪自赎。三个总兵中,左良玉率先逃跑,但因其兵多势大,却未受到惩处,虎大威后中炮死亡而免诛,只有杨德政被处斩。

    明思宗眼看李自成、罗汝才联军在河南境内所向披靡,剩下周王的封藩之地孤零零地处于农民军的包围之中,心中异常着急。回顾这些年官军的种种表现,不禁感到十分的失望与愤愤。几年来,许多武将拥兵自重,不听调动,一遇劲敌,便率先逃命,特别是驻屯河南、湖北的左良玉和统率陕兵的援剿总兵贺人龙,尤其骄横跋扈。左良玉在杨嗣昌督师时就不服调遣,继任的督师丁启睿对他更是无可奈何。崇祯十五年(1642)六月,明思宗下旨:“赦原任户部尚书侯恂罪,改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保定、山东、河北、湖北军务,并辖平贼、援剿等镇官兵。” 侯恂是在崇祯十年(1637)十二月以“徇私养奸”之罪被捕入狱的,他曾有恩于左良玉,明思宗将他赦罪出狱,是想让他调动左良玉向开封靠拢,以解开封之围;但左良玉对侯恂仍然阳奉阴违,侯恂的援汴计划也以失败告终。

    崇祯十五年六月,就在令侯恂督师的同时,明思宗还命新任陕西总督孙传庭迅速出关,救援开封。孙传庭是明廷的一员悍将,在陕西巡抚任上,曾残酷镇压陕西多支农民军,并设伏俘获高迎祥。崇祯十一年(1638)十月,因清兵入塞,与洪承畴一起奉诏入卫京师,翌年清兵出塞后,杨嗣昌用洪承畴为蓟辽总督,想留入援的陕西精锐部队守御蓟、辽。孙传庭表示反对,说:“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 杨嗣昌不听,孙传庭遂以耳聋为由辞去保定总督之职,因而被逮捕下狱。崇祯十五年(1642)正月,见李自成、张献忠雄视河洛,无人能够抵挡,明思宗不禁想起孙传庭,便将他释放出狱,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并在文华殿召见,询以“剿贼安民”之策,问他需要多少兵马才能“破贼”。孙传庭坐了三年大牢,根本不了解外面的变化,以为农民军的力量还同他坐牢前一样,顿首答道:“陛下幸贳臣死,臣星驰入关,得精锐五千人足矣!” 明思宗非常高兴,命他统率禁军往援开封。但未等他出关,开封之围已解,汪乔年在襄城兵败身死。明思宗遂令孙传庭代为三边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