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寡头之败
英宗复位之初大封功臣,石亨一家,除石亨进封忠国公,其兄弟子侄皆以“夺门”得官。其中,32人授职锦衣卫都指挥,21人授职千户镇抚;其部属亲故窜名“夺门”冒官者竟然有4000余人。 28 曹吉祥也不遑多让。英宗复位后,他即被任命为司礼监太监,总督三大营;嗣子曹钦,从子曹铉、曹锐等,皆晋为都督;曹钦还进封昭武伯。曹吉祥门下厮养了冒官者超过千人,朝臣也有依附他以求宦途顺利者。大体而言,曹吉祥的权势与石亨相当,时人并称“曹石”。 29
首辅徐有贞在天顺元年中被逐之后,朝中再无可以与曹吉祥、石亨相抗衡的势力。更重要的是,曹、石二人之间,虽然也因权力角逐而龃龉不断,却也讲究合作,前面提到的徐有贞和李贤下狱即是一例。
再举一例,为了削弱锐气十足的年轻言官的力量,天顺元年六月,即徐、李下狱的当月,曹、石二人一起说服英宗采纳了这样一条建议,即凡御史及给事中,年龄在35岁以上者留任,不及者调用。因此,给事中何玘、御史吴祯等36人被调到地方任职,台谏为之一空。尽管不少人很快又官复原职,但这件事足以说明,曹、石确实不好对付。
曹、石二人之间的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无损双寡头局面的形成。对于这个局面,英宗(这种局面由他一手促成)日益不安。
据说,石亨比曹吉祥更为专横跋扈。他日日觐见皇帝,屡屡干预政事,若是英宗不同意他的意见,有时甚至当即就会给英宗脸色看。他还经常借口有事不召入宫,一出宫则虚张声势,通过卖官鬻爵而牟利。久而久之,英宗忍无可忍,于是向首辅李贤问计。李贤鼓励英宗要果断决策。于是,英宗敕谕左顺门(今北京故宫协和门)守官,除非宣诏,禁止总兵官入宫觐见。自那以后,石亨觐见的机会少之又少。 30
根据《明英宗实录》以及《明通鉴》的记载,大概从天顺元年六七月开始,英宗就有意寻找瓦解曹、石势力的途径和方法。当时,翰林院修撰岳正进言:“曹、石二人权力太重,恃宠骄横,恐怕会留有后患,臣请以计策离间此二人。”英宗同意他的请求。某日,岳正问曹吉祥:“石亨总是让杜清(前文提到过他)来你这里,到底想干什么呢?”曹吉祥回答:“那是石公抬爱,不过是让他来致意罢了。”岳正说:“非也非也,石公意在刺探你的隐私啊!最好赶紧让杜清走人,再也不要让他来你这里了!”他还劝曹吉祥辞掉兵权,后来又劝石亨交出兵权。
但是,这套并不高明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离间计轻易就被曹、石二人识破。二人主动谒见英宗,摘下官帽,涕泣请死,英宗心里有愧,免不了温言相劝。打发走二人后,英宗召见岳正,责备其泄露圣意,将其外调为广东钦州同知。 31
天顺二年(1457年)正月发生的一起案件,加深了英宗对石亨等人的厌恶情绪。当月,经石亨举荐而担任兵部尚书的陈汝言因贪赃事发下狱。查抄陈宅时,英宗也在现场,发现其财物累计巨万,于是把石亨叫去,神色愀然地说:“于谦在整个景泰朝都极受重用,死时却没有余财。陈汝言上任还不到一年,却贪污了这么多!”石亨听完英宗的感慨之后,无言以对。陈汝言最终伏法。这件事之后,英宗越来越认识到于谦死得冤,也越来越厌恶石亨等人。 32
到了天顺三年五月,英宗对曹吉祥、石亨等人的“夺门之功”有了新的认识。
“夺门之变”一直是英宗的心病。他借此夺回帝位,但同时又担心将来还会发生类似事件。确实,对同一件事情,立场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了。
五月二十八日,英宗召见首辅李贤,问他对“夺门事件”的看法。李贤的回答十分诚恳。他说:“当时也有人邀请臣一同谋划,臣以为不可,不敢参与。”英宗追问原因。李贤解释:“皇位本来就是陛下您的,当时景帝已经重病不起,离大去不远,文武百官本可以上表请陛下复位,何必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这帮人其实只是个人的贪图富贵而已,并非为了社稷江山!设想一下,如果事败,石亨辈固然死不足惜,然陛下又该如何自处?幸而事成,这帮人立下了贪天之功。”李贤进一步解释:“陛下乃天下人心之所向,这是因为正统年间凡事减省、与民休息。可现如今,因为曹、石这帮人的祸害,民心已经折损大半了!”
英宗深以为然。 33 很快,石亨及其党羽的苦难开始了。八月初一,石亨的侄子、定远侯石彪被打入锦衣卫监狱,因为英宗怀疑他有不臣之心。事情始末大致如下:
时在大同担任游击将军的石彪想镇守大同,与石亨内外为援,于是唆使大同致仕千户杨斌等53人进京举荐自己。大同总兵官、高阳伯李文密告石彪心怀异志。英宗也怀疑杨斌等人是受人指使,于是将他们打入诏狱,怀疑得到证实。 34 于是,英宗以封爵为由,下旨催促石彪火速回京。七月初二,石彪进京,八月初一下狱。门达与逯杲奉旨审讯,搜得绣蟒龙衣以及制式僭越的家具等不法物事,石彪论罪当死。
八月初五,忠国公石亨以管教无能自责,请旨下狱,英宗安慰他:“石彪贪图权利,欺罔朝廷,朕遵照祖宗法度,将他绳之以法。现在石彪已经服罪。这件事与爱卿无关,不必介意。”八月十四日,石亨又奏请皇上将他本人以及在朝为官的家人全部放归乡里,以享余年,如果皇上同意,他即便是死在九泉之下,也不胜感恩戴德。为了麻痹石亨,英宗还是用前面那套老话作为答复:“石彪犯法是他自己的事,与爱卿无关。爱卿应当继续尽忠,好好辅佐朝廷,没有必要心生疑虑。你的请求朕不会答应,不要再以此事烦朕了!”
五日后,英宗命锦衣卫指挥佥事逯杲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俭一起前往大同,将石彪的党羽、都指挥使朱谅等76人拘押回京。八月二十九日,逯杲又请旨将石彪的党羽、假冒军功的大同等卫都指挥同知杜文等33人拘押回京。九月二十一日,大同总兵官李文奉旨查抄石彪私庄,将搜获的700多头驼马骡驴牛羊送至京城。 35
十月初四,逯杲上奏,石彪的弟弟石庆擅乘官马,并且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参将张鹏等人,至今未将其逮捕。英宗命他向石亨要人。两日后,三法司、锦衣卫一同审讯石彪侮辱亲王的案件。据说,石彪担任大同游击将军期间,曾当着代王朱仕㙻的面说,王爷最近增加的俸禄,全靠自己和石亨多次在皇上面前美言,逼迫代王下跪道谢,后来还多次向代王索要妓女陪酒。
十月二十二日,英宗撤销了忠国公石亨的职务。他说,石亨招权纳赂,窃弄威福,纵容石彪奸贪坏法,欺罔朝廷,本来国法难容,姑念他曾效微劳,特从宽处理,只是令他闲住而已,他别再管事,也别再参加朝会了。 36
两个月后,即天顺三年十二月,逯杲被擢为锦衣卫指挥同知。 37
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二十五日,逯杲再上奏本,控告忠国公石亨忌恨朝廷,与其侄孙石俊等人日日妖言惑众,且蓄养无赖20余人,专伺朝廷动止,其心怏怏,有不轨之图谋。英宗将奏本向在廷文武大臣出示,廷臣皆言,石亨罪无可恕。英宗称,石亨不自悔悟,敢背义孤恩,肆为怨谤,阴谋不轨。于是命锦衣卫将其押至朝堂,集百官廷鞫之。文武群臣望风而动,纷纷进言:“石亨诽谤妖言,图为不轨,具有实迹,这是谋叛之罪,论罪当斩,其家当籍。”英宗颔首,乃命太监、御史与锦衣卫一同籍没其家。 38
二月初七,英宗在一份下发给宗室诸王的诏谕中表示,查抄石亨家所得,金银数以万计,其所用家具、器皿、服饰等物多僭用龙凤图案。其人凶逆如此,虽有心保全,亦不可得矣!九日后,石亨死于刑部狱中。法司请枭首示众,但英宗法外施恩,留其全尸。 39 二月二十日,石彪弃市。 40
眼见石亨的势力在短短几个月内即被肃清,曹吉祥心知英宗下一个要清除的目标就是自己,于是未雨绸缪,渐蓄异谋,每日犒赏军中鞑官(即投降大明的蒙古将领),金钱、谷帛任其索取。众鞑官也认为曹吉祥一旦没落对己不利,皆表示愿意尽力效死。
据说,曹吉祥的侄子昭武伯曹钦曾问其门客冯益,自古以来是否有宦官子弟坐上龙椅的先例?冯益回答,您的本家曹操即是例子。曹钦听了之后大喜。 41
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初二,是曹吉祥的党羽、掌钦天监事太常寺少卿汤序择定的谋反吉日。曹吉祥的计划是:于天色未明之时,命其侄子昭武伯曹钦带兵自城外入城,他本人则以禁兵为内应。举事前一日晚上,曹钦召集诸鞑官及其党羽到他的家里饮酒,并奉上厚礼。
但汤序择定的日子实在并非吉日。曹吉祥决定在此日起事似乎可以说明,他和曹钦很久没有关注军事动态了。事实上,英宗早在一个月前即下达了西征的命令,命兵部尚书马昂总督军务,怀宁伯孙镗佩印充总兵官,统率京师精锐骑兵1.5万人,前往陕西击虏寇。七月初一夜,当曹钦与诸鞑官痛饮时,孙镗正宿于朝房之内,待天亮后向英宗辞行。
另一起意外也发生了。鞑官都指挥使马亮等人担心事败,逃离了曹钦宅邸,并迅速将曹家谋反一事报告了恭顺侯吴瑾、广义伯吴琮。当日,吴瑾、吴琮兄弟结束陪祀之后,也宿于朝房之内。他们赶紧将这个消息告知孙镗,随后又赶至长安右门,将奏本从门缝里塞了进去,命人火速呈给英宗。 42 吴瑾、吴琮都是武官,拙于修辞,仅在奏本上写了六个字:“曹钦反,曹钦反。”英宗得到奏报后,赶紧命人逮捕身在禁宫中的曹吉祥,同时敕令关闭皇城四门、京城九门。
得知马亮逃走的消息后,曹钦知道谋反事泄,于子夜时分带人赶至逯杲家,将其杀死,并砍下其首级,随后又拎着逯杲的首级赶至东朝房,将阁臣李贤砍伤,并提出一项十分荒谬的要求。他对李贤说:“之所以有今日之举,全怪逯杲,你帮我写份奏本,陈述我举兵复仇的原因。”李贤迫于无奈,只得照做。 43
放过李贤后,曹钦赶至西朝房,将都御史寇深杀死。然后率军攻打东、西长安门。孙镗命他的儿子从宣武门外调动西征军入城与曹钦对抗,曹钦败逃回家。《明通鉴》记载,当时大雨如注,孙镗督率诸军奋勇杀入曹家,曹钦投井而死,家人无论大小皆被诛杀。七月初五,曹吉祥在闹市被凌迟处死,其家族被夷灭。三日后,曹吉祥的党羽汤序、冯益、陈守忠、丁顺等人也被凌迟处死,家产皆被籍没。 44 马亮则因告密有功,被授予都督佥事(正二品)之职。 45
七月初九,英宗追授逯杲锦衣卫指挥使之职。 46 次年五月,尽管兵部以逯杲并非立下汗马功劳而得官,照例不应该让子孙承袭其职务为由,反对让逯杲的儿子逯增承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职,但英宗还是破了例,而且还在俸禄上予以特别照顾。据说,逯杲担心为仇家所害,居家之时一向杜门绝客,非交厚者概不见客,其防范不可谓不小心,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身首异处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