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瑾闹剧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的时代结束。

    他的独断专行,使朝臣对他的不满与忌恨与日俱增,他以往的盟友也在寻找机会打击他,以期获得更大的权力空间。不难理解,在他擅权期间,无所不在的政敌们一定是百般隐忍,无时无刻不在等待他犯下难以弥补的大错。

    刘瑾以往的盟友中,御马监太监张永被认为相对公正(《明书》谓其“稍持正”)。他是扳倒刘瑾的关键人物。

    张永是保定新城人,与刘瑾的交情原本不错,尤其是正德初年同心协力对付刘健、谢迁、韩文等试图说服武宗诛杀“八虎”的朝臣时,更是如此。但是,随着刘瑾大权独揽,行事日益跋扈毒辣,二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

    与刘瑾有隙的不只是张永,“八虎”中的其他6位,例如谷大用、马永成等,也对刘瑾越来越不满。《明通鉴》认为,刘瑾擅权后,忘记往日同仇敌忾的情分,其他7人求他办事时,他一概不理,因此7人都怨恨他。 66

    到了正德五年(1510年)二月,张永与刘瑾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根据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薛应旗所著《宪章录》,正是在这个月,刘瑾诬陷张永有罪,并向武宗提议将其谪往南京。圣旨尚未下达,即日就有人要赶张永上路,宫门处还张贴了禁止放张永入宫的告示。张永寻了个机会直奔御前,自陈无罪,并且说是被刘瑾陷害。武宗当即召刘瑾前来对质,一语不合,张永即奋拳殴打刘瑾,谷大用等人赶紧上前劝解,最终还是武宗出面,召这几位近臣一起喝酒,二人才暂时和解。 67

    另一位倒刘的关键人物是安化王朱寘𫔍(封地位于甘肃安化)。根据《皇明祖训》,朱寘𫔍属于庆王世系。庆王朱栴是太祖第十六子,寘𫔍是其三世孙。安化王长相魁梧,举止一向狂妄无礼,肆无忌惮。有江湖术士预言他命当大贵,又有妖巫借鹦鹉之口印证江湖术士所言,于是寘𫔍动了觊觎皇位的非分之想。他召集党羽指挥周昂,千户何锦、丁广,以及儒生孙景文等人,潜蓄异谋。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安化王命孙景文草拟诛瑾檄文,以诛杀奸宦刘瑾为借口,起兵谋反。地方官们收到这道檄文,因为害怕刘瑾,都不敢将这件事告诉他。

    但造反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北京。武宗命泾阳伯神英佩戴平胡将军印,充任总兵官,起用刘瑾的仇人、前右都御史杨一清为提督,率大军讨伐安化王。又命太监张永总督宁夏军务。可是,大军尚未抵达安化,叛乱已被宁夏游击将军仇钺平定。于是,神英奉命率师回京。张永及杨一清则仍往宁夏,安抚地方。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张、杨二人逐渐建立了深厚的交情。嘉靖七年(1528年),张永去世,已是内阁首辅的杨一清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 68

    杨一清是云南安宁人,幼时是个神童,14岁时举乡试,18岁中进士,其人相貌丑陋,机警敏捷。 69 正德四年(1509年)四月,杨一清在右都御史任上时,因触怒刘瑾而被罚米300石,并革职。 70 毫无疑问,他的官复原职,以及奉旨提督镇压安化王叛乱的大军等人事安排,是一个微妙的信号。《明通鉴》写道:

    (张)永至宁夏,杨一清与之结纳,相得甚欢。(杨一清)知(张)永与(刘)瑾有隙,乘间扼腕言曰:“赖公力定反侧,然此易除也,如国家内患何?”遂促席画掌作“瑾”字。(张)永难之。一清慨然曰:“公亦上信臣,今讨贼不付他人而付公,上意可知。曷以此时功成奏捷,请间论军事,因发瑾奸,极陈海内愁怨,恐变生心腹。上英武,必听公诛(刘)瑾。(刘)瑾诛,公益柄用,悉矫弊政,安天下心。吕强、张承业暨公,千载三人耳。”(张)永曰:“脱不济,奈何?”一清曰:“言出于公,必济。万一不信,公顿首据地泣,请死上前,剖心以明不妄,上必为公动。苟得请即行事,毋须臾缓!”(张)永勃然起曰:“老奴何惜余年不以报主哉!”意遂决。 71

    八月十一日,张永自宁夏回京献俘。武宗身着戎装,亲至东安门相迎(张永奉诏西征时,武宗也是身着戎装,亲送至东华门)。当日傍晚,武宗置酒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作陪。夜色深重时,刘瑾先行告退,张永乘机密告刘瑾谋反罪状,他从袖中取出奏本,历数刘瑾不法事十七件,并且上陈,刘瑾流毒海内,激变宁夏,心不自安,阴谋不轨,反形已具,宜早擒之。武宗犹豫不决。张永力劝,陛下再不决断,我辈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了,陛下于心何忍?马永成等也支持张永所言。武宗终为所动,命锦衣卫立即逮捕刘瑾,并亲至刘瑾宅第观变。

    《明史纪事本末》写道,当日子夜时分,禁兵闯入其家,刚入睡的刘瑾被惊醒,说了一句“不好”就赶紧出屋,结果被逮。 72 是夜,刘瑾被送出东华门,关押在菜厂胡同一带,宅第被锦衣卫官校查封。那时宵禁制度特别严格,甚至有人因违例而被处死。事发之时,皇城一片寂然,连鸡犬之声都没有。那些听到兵甲之声铮然相继的京城百姓,还误以为是百官在为某官送葬。 73

    据说,有一个名叫俞日明的江湖术士曾对刘瑾说,他的侄孙刘二汉命当大贵。刘瑾深信不疑,于是图谋不轨。正巧都督同知刘景祥(刘瑾的兄弟)去世,定于八月十五日下葬,届时会有百官送葬的环节。刘瑾打算利用这个时机起事。但没有想到的是,张永正好请旨在八月十五日献俘。刘瑾本想让张永晚些回京,待事成后一并擒下后者。但有人将刘瑾的阴谋驰告张永,因此,张永提前四日进京,破坏了刘瑾的阴谋。

    武宗起初好像并不完全相信刘瑾会背叛自己,他在擒下刘瑾的次日发布一道谕旨称,朕将刘瑾视为心腹,委任他整理各种政务,可是刘瑾却不体朕心,倒行逆施,朕为自己的失察感到后悔。但对刘瑾的惩罚,却只是敕令其在中都凤阳闲住而已。

    谕旨颁布后,京中官民震惊,这才知道一代权阉刘瑾在一夜之间已成为阶下囚。《明武宗实录》写道,因为大内突然发生这样的大事,一时之间,官道上逻卒飞骑,交驰于道,官民又惊又怕,衣冠失度,府寺闾巷喧嚣如沸,过了大半个月才平静下来。

    刘瑾被囚后,深知自己濒临绝境,于是通过通政司的人脉,呈上了人生中最后一道奏本。他诉苦自己被捕的时候没穿衣服,请陛下恩赐一两件衣服避寒。刘瑾想通过装可怜打动武宗。武宗似乎真的动了怜悯之心,命人送了上百件旧衣服给刘瑾。

    但刘瑾的努力只是徒劳。八月十四日,武宗亲自督抄刘瑾家宅,见到后者所藏财物及谋反证据后,怒不可遏,起了杀心:

    上亲籍(刘)瑾家。黄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银八百万锭,又百五十八万三千八百两。宝石二斗。金甲二。金钩三千。金银汤鼎五百。衮服(天子穿的衣服)四袭。莽服四百七十袭。牙牌二柜。金龙甲三十。玉印一。玉琴一。狮蛮带一。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于另一处私宅)又得金五万九千两,银十万九千五百两。团扇饰貂皮,中置刀二。甲千余。弓弩五百。上见刀、甲、弓,怒曰:“瑾果反矣!”即下狱。 74

    审讯刘瑾是一场极具讽刺意义的闹剧。《明通鉴》写道,六科给事中谢讷、十三道御史贺泰等,在奏本中列数刘瑾犯下的19条大罪,请武宗立即诛杀刘瑾。

    武宗命三法司、锦衣卫会同百官在午门外审讯刘谨。都给事中李宪曾是刘瑾的党羽,此时也是弹劾刘瑾的一员。刘瑾听说之后,大笑说:“李宪也弹劾我了吗!”审讯之日,刑部尚书刘璟甚至一句话都不敢问。刘瑾大声说:“公卿大多都出自我门下,谁敢审我?!”众官悄悄闪躲,不敢面对他。驸马都尉蔡震挺身而出,说:“我是国戚,我来审你。”当即命人掌刘瑾的嘴,并质问他:“公卿都是朝廷命官,你怎敢说出自你的门下?!再问你,你为何收藏那么多兵甲?”刘瑾说:“那是用来保护皇上的。”蔡震又问:“既然如此,为何藏在你的家里,而不藏在府库?”刘瑾语塞。 75

    刘瑾被抄家次日,掌锦衣卫事都指挥使杨玉、掌镇抚司事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被打入都察院监狱。前者被处死,后者被凌迟。

    八月二十日,张永将刘瑾的亲信、内行厂锦衣卫官校彭玉等57人,以及杨玉的亲信、锦衣卫旗校秦志通等5人打入监狱,严刑拷问。东司房百户沈彬被处死,北镇抚司理刑千户郝凯等人则发配边卫。所有这些人都被抄家,亲属远戍广东、海南等地。

    八月二十五日,刘瑾被押赴闹市,凌迟三日而死。据说,怨恨他的人争相购买他的血肉生吃以解恨。刘瑾那命当大贵的侄孙刘二汉,以及亲属刘杰等15人都以谋反罪被斩首,女眷发配浣衣局为奴。二十六日,武宗下诏,尽数释放此前被刘瑾谪戍边卫的官员。

    刘瑾在朝中的主要党羽、吏部尚书张彩被处死,其他重要党羽如阁臣焦芳、刘宇、曹元,以及户部尚书刘玑、刑部尚书刘璟等人,则或贬或谪或罢官或除名。但是,为了稳定局面,没被查处的党羽还有很多。

    刘瑾伏诛次日,杨一清被任命为户部尚书,5年后入阁。李东阳继续担任内阁首辅,他在两年后致仕。张永的弟弟、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张容,在刘瑾被抄家当日受命掌印锦衣卫,提督官校办事,后来被封为安定伯。张永的兄长张富在次月因为平安化、诛刘瑾有功,被封为泰安伯。至于张永本人,则禄米每年增加48石。太监谷大用的兄长谷大宽、马永成的兄长马山、魏彬的兄弟魏英,也分别被封为高平伯、平凉伯、镇安伯。魏彬接掌了司礼监印信。平定安化王叛乱有功的游击将军仇钺被封为咸宁伯。 76

    明人薛应旗评论,武宗赏罚失当,以致刘瑾流毒未除,魏彬、马永成等人继续浊乱朝纲,山东、河南、江西、四川等地盗贼蜂起,天下不胜烦扰。 77

    刘瑾死后,他主持的变法事项,包括吏部24项、户部30余项、兵部18项、工部13项,都被废止,恢复旧制。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