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本书书稿完成于2013年12月。次年9月,台湾三民书局以《历史的线索:锦衣王朝》为名推出繁体版。本想于同年推出简体版,却因种种原因,迟至今日。原因之一是,应出版界一位友人的建议,对原先直接引用的历史文献原文做了一些技术性处理。简言之,就是将古文译成白话文,将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以方便读者阅读。原因之二是,为了避免内容上有误导读者的硬伤,经友人介绍,征求了明史专家的意见。2016年春节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所研究员张金奎老师审阅了书稿,并在热心鼓励之余,就几处细节性问题提出了专业而具体的修改意见。
正是上述两项工作,使得简体版与繁体版稍有不同。但对我来说,这两项工作的意义已经超出书稿本身,因为它促使我进一步思考自2010年写作《蒙古帝国》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两个问题,即“历史是什么”以及“历史应该怎样书写”。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我一直觉得“客观”应是第一原则,“无我”是应有之义,但现在我开始认为“有我”同样有意义。
最后是感谢。感谢张金奎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后浪出版的编辑:一位尽责的图书编辑为一本书的问世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行外人是难以体会的。
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