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后记
谈到明代,区别于其他朝代的最显著特征大概就是锦衣卫及经常与之一起出现的东厂、西厂了。在以明代为背景的武侠电影和小说中,从来不乏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威武的锦衣卫,还有身姿妖娆、严酷冷血的厂公。然而,这是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吗?锦衣卫和宦官是什么关系?明代的锦衣卫从来都对东厂、西厂言听计从吗?
延续了《蒙古帝国》里写作思路,作者在本书中仍然抱持着问题意识:锦衣卫到底是怎样的机构?它在历史舞台上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明朝,是否真如世人所言,误于厂卫?为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其一是锦衣卫的建制始末与职能的发展过程;其二是锦衣卫及相关机构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
梳理全书,可以概括出以下时段可称为锦衣卫发展的关键期:洪武年间,创设锦卫衣;永乐年间,设立东厂以监督锦衣卫;宣德年间,缉捕寇盗正式成为锦衣卫的职责;正统年间,锦衣卫被赋予官方外交职能;成化年间,锦衣卫提督京城治安,取代五城兵马司;正德年间,厂卫合流,锦衣卫完全由宦官控制;嘉靖年间,锦衣卫迎来黄金时代,力压东厂;万历年间,锦衣卫沦为东厂附庸;天启年间,宦官把控厂卫,锦衣卫第一次正式成为朝臣党争的工具。
本书将锦衣卫的创建演变置于明代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以锦衣卫的发展为经线,以明代的帝王更替为纬线,勾勒各个时期皇权需求与锦衣卫的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锦衣卫创建于明太祖时期,主要任务是维护礼仪纲纪,以应对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对“正纪纲”“立礼法”“定名分”“明号令”的急迫需求。随着局势的发展,在后来的时间里,锦衣卫被陆续赋予了各类新职能:治理诏狱、外交出使、缉奸弭盗、监督朝臣,等等。皇权的需求还强烈地影响了东厂、西厂的发展,设立东厂是因为锦衣卫一家独大,缺乏监督,而设立西厂是因为东厂并不能完全被信任,皇帝需要更多的情报源。皇权、锦衣卫、东西厂在历史进程中相互交织,在明朝后期,厂卫甚至开始卷入朝臣党争,成为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后记中,作者提到认识历史时的“无我”与“有我”,这是历史讨论中经常被讨论的主题。在写作时,作者尝试着体现“有我”,所以本书也可以算是一本私家历史,希望可以启发读者们发现更多的私家历史。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142-1266
读者信箱:reader@hinabook.com
![]()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