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节 共和国的开创

    罗马共和国的创立起源于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即一位罗马元老之妻被国王儿子凌辱、自杀而死的事件。此事的一些细节虽然被后世人们加以夸张渲染,但其主要情节还是真实可信的。正是这位烈妇卢克丽霞之死激起了罗马贵族们的极大愤慨,最终酿成了布鲁图斯等人领导的罗马革命。

    卢克丽霞之死

    公元前509年,罗马国王“骄傲者”塔克里乌斯带着军队外出与邻邦打仗,他的儿子塞克斯图斯和一些元老贵族随行。有一天军中无事,贵族们聚在一起闲聊,国王的儿子塞克斯图斯和一位贵族科拉提努斯打了一个赌,两个人想比一比谁的妻子更加贤惠,于是他们决定星夜赶回罗马城,看看各自的妻子正在干什么。

    两个人回到罗马之后,首先来到了王宫,看到塞克斯图斯的妻子正在大宴宾客,花天酒地。然后两人又来到科拉提努斯的家里,后者的妻子卢克丽霞正独自在房间里默默地为丈夫织一件衣服。两相对照,判若云泥,这个赌局无疑是王子塞克斯图斯输了。

    塞克斯图斯在科拉提努斯家里见到了卢克丽霞,她不仅非常贤惠,也美丽动人,于是塞克斯图斯心中动了邪念。回到军中的第二天晚上,塞克斯图斯趁着科拉提努斯忙于军务,再次来到科拉提努斯家里,强暴了卢克丽霞。卢克丽霞在遭到玷污以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和父亲,以及丈夫的好友布鲁图斯,这三个人都是罗马元老院的贵族。卢克丽霞忍辱含垢地讲述完这件事情之后,就挥剑自杀而死。

    卢克丽霞自杀后,在场的布鲁图斯义愤填膺,当即与科拉提努斯等人向卢克丽霞的遗体发誓,一定要为她复仇。布鲁图斯和科拉提努斯在罗马元老院发表演讲,煽动元老们起来反抗暴政,并且得到了罗马人民的大力支持。元老们纷纷谴责,国王的儿子竟然连元老的妻子也敢凌辱,实在是无法无天;而广大民众早已对国王“骄傲者”塔克里乌斯的暴戾统治充满怨恨,卢克丽霞之死成为一根导火线,点燃了罗马人民起义的烈焰。

    卢克丽霞受辱自杀的故事在西方历史上非常出名,可谓是妇孺皆知。后世的许多著名艺术家都绘制了有关卢克丽霞之死的作品,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大师提香、荷兰杰出画家伦勃朗、佛兰德斯艺术巨匠鲁本斯等。人们谈到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往往会从这位节烈贵妇之死说起。

    第I节 共和国的开创 - 图1

    卢克丽霞之死

    共和国的开创者布鲁图斯

    卢西乌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Lucius Junius Brutus)是“骄傲者”塔克里乌斯的外甥(一说为塔克里乌斯的妻弟),那时候罗马的贵族之间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是他心中早就对塔克里乌斯的残暴统治充满了愤慨。布鲁图斯其实不是他的原名,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平时表现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木讷寡言,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傻瓜,所以就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布鲁图斯”,这个词在拉丁文里面就是“傻瓜”的意思。

    第I节 共和国的开创 - 图2

    布鲁图斯雕像

    有一个故事说到“骄傲者”塔克里乌斯曾经派布鲁图斯陪同两个王子一起到希腊的德尔菲神庙去求取神谕,德尔菲神庙是希腊显贵们求神谕的灵验之所。这三个人来到神庙,完成了国王交代的任务之后,“骄傲者”塔克里乌斯的儿子们就问了阿波罗神一个问题:“国王百年之后,谁将统治这个国家?”德尔菲神庙发布神谕的女祭司回答道:“第一个亲吻母亲的人将获得统治国家的权力”。德尔菲神庙的神谕一向以晦涩难懂而著称,“骄傲者”塔克里乌斯的儿子们听不出其中的奥义,于是他们急于赶回罗马去亲吻自己的母亲。但是布鲁图斯却听懂了神谕的意思,他假装摔倒,用嘴亲吻了大地,因为按照希腊神话的说法,大地女神盖娅就是万物之母。

    卢克丽霞自杀后,布鲁图斯一改昔日的韬光养晦,愤然向罗马元老和民众披露王子的暴行,抨击国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罗马人民的革命,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布鲁图斯和科拉提努斯被罗马元老院和人民推举为共和国的最高行政官员——执政官,从此以后,两位任期一年的执政官取代了一个终身掌权的国王。

    虽然布鲁图斯、科拉提努斯领导人民推翻了王政,但是国王“骄傲者”塔克里乌斯仍然带兵在外,罗马城内也有一些国王的亲信在暗中密谋,准备里应外合帮助国王复辟。这些密谋者当中,不幸就有布鲁图斯的两个儿子和科拉提努斯的外甥。布鲁图斯和科拉提努斯都是贵族,与国王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布鲁图斯的两个儿子从小就是在国王的宫廷里长大的,对国王情深意笃。由于情感所系和利益驱使,他们都参与了复辟王政的密谋,结果东窗事发,阴谋者被绳之以法。面对自己的亲人参与谋反,共和国的第一任执政官布鲁图斯和科拉提努斯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布鲁图斯毫不犹豫地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加以鞭笞,然后斩首示众;科拉提努斯却无法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因为他和姐姐的情感深厚,他不忍心伤害自己的外甥,于是便向元老院求情,希望大家能够网开一面。但是元老院通过投票表决,最终还是将科拉提努斯的外甥判处死刑。面对这个结果,科拉提努斯羞愧难当,他深感自己不像布鲁图斯那样公正无私,无颜继续担任共和国的领导人,因此辞去了执政官的职位。

    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曾经画过一幅油画来表现布鲁图斯大义灭亲的事迹,画面通过谋反者的尸体映衬出布鲁图斯的刚毅和其家眷的悲痛,从而形成了强烈对照。布鲁图斯的行为给后世罗马人树立了典范,同时也为共和国确立了对待叛国者的惩罚律例。在罗马共和国的法律中,谋反和叛国构成了杀无赦的最大罪行。罗马人最痛恨的就是背叛行径,无论是什么人,也无论谁曾经有过多么显赫的功勋,一旦犯了叛国罪,按律一概格杀勿论。

    第I节 共和国的开创 - 图3

    布鲁图斯大义灭亲

    布鲁图斯忍痛杀子之后,“骄傲者”塔克里乌斯率军卷土重来,攻打罗马城,布鲁图斯带领罗马人民组成的军队出城与国王对阵,最后在激战中以身殉职,壮烈牺牲。布鲁图斯不仅是罗马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也因其可歌可泣的悲壮行为而成为罗马人世代颂扬的英雄楷模。

    罗马共和国始终具有浓郁的权贵色彩,贵族始终是国家权力的主要执掌者。布鲁图斯本身就是贵族,又是罗马共和国的缔造者,所以布鲁图斯家族从此以后就成为罗马的名门望族和罗马元老院的中流砥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典故,那就是关于布鲁图斯家族的另一位成员马可·布鲁图斯刺杀恺撒的故事。老布鲁图斯在公元前509年创立了罗马共和国,并且大义灭亲、以身殉职;到了四百多年后的公元前44年,一个名叫马可·布鲁图斯的青年人联络了十多位元老,在临时作为元老院议事地点的庞培剧场里面刺杀了具有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恺撒。虽然这位马可·布鲁图斯并非老布鲁图斯的嫡传后裔,但是仍然与该家族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更何况老布鲁图斯的嫡传子孙德奇姆斯·布鲁图斯(Decimus Brutus)(另一位布鲁图斯)也参与了这次刺杀活动,在十多位元老之列。而两位小布鲁图斯策动元老们刺杀恺撒就是为了捍卫共和国,为罗马人民消除“暴君”(指恺撒)。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布鲁图斯作为罗马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为后世那些捍卫共和国的罗马贵族和元老树立了典范。布鲁图斯之于罗马共和国,就如同华盛顿之于美利坚合众国一样,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人民之友”瓦列里乌斯的立法

    科拉提努斯辞职之后,一位深孚众望的公众人士瓦列里乌斯(Valerius)被推举为接替者,成为罗马的第二任执政官。瓦列里乌斯曾经与布鲁图斯、科拉提努斯等人一起领导了罗马人民的革命,创建共和国;而且由于他的亲民和雄辩,经常为民众提供法律上的援助,他因此获得了“人民之友”(Poplicola)的美誉。布鲁图斯在战场上殉职之后,瓦列里乌斯继续率领罗马军队抗击国王的进攻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瓦列里乌斯精通法律,他在执政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深深地影响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同时也确立了共和国的基本规范。

    “共和”这个词的拉丁文是“res publica”,原意为“公众事务”。而罗马人在公元前509年创建的,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共同组成的国家政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希腊人从来没有创建过共和国,希腊诸城邦中只有雅典式的民主制、斯巴达式的寡头制和一些城邦实行的君主制,但是并没有出现过共和制。罗马是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而且这个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对后来的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以及“共和”的基本内涵,我会在后面再进一步分析。而瓦列里乌斯的立法却为共和国奠定了最初的法律根基,搭建了共和政治的制度框架。虽然这些法律还不是成文法,而是约定俗成的习惯法,但是它们却确立了共和国的基本原则。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坚决杜绝国王

    瓦列里乌斯立法的第一要点,就是共和国坚决不能容忍任何人成为国王。该法律明确规定:“任何人自立为王,人人得而诛之。”由于罗马人是通过革命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因此共和国决不允许任何人再度成为国王。后来罗马人制定的许多法律和规范,都是为了在政治上防范一个人的权力过大,防止野心家篡夺国家权力,而瓦列里乌斯确立的这条法律成为杜绝国王再现的最初的法律保障。

    同时,瓦列里乌斯立法也明确规定,任何不经人民同意而擅任公职者,应被处以死刑。作为“人民之友”,瓦列里乌斯特别强调人民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规定如果不经人民选举,任何人不得擅自担任公职。此外他还宣布,平时宣判死刑的唯一权力属于人民,只有公民大会可以合法地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死刑作为一种最严重的刑罚,具有不可逆性,一个人的生命一旦被剥夺,就无法重新拥有了。所以对待死刑要慎之又慎,只有人民才有权力宣判一个人的死刑。

    这里的“人民”指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指由全体罗马公民所组成的公民大会,最初是库里亚大会,后来发展成为百人团大会,这就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议会或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既包括贵族,也包括平民,虽然仍以贵族的势力占优(这一点早在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建立百人团制度时就已经通过程序正义的方式确定了),但是并不排斥广大平民的参与。就此而言,公民大会不同于全然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它是由罗马全体公民组成的立法机构,在法理上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瓦列里乌斯制定的法律明确地杜绝了国王的再度出现,从此以后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从共和国创建一直到屋大维悄悄地把共和国转变为帝制为止,罗马人民尤其是罗马贵族们(以元老院为核心)对国王深恶痛绝,充满了仇恨和抵触。在罗马共和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罗马的贵族们都是坚决反对国王的,但是广大民众对此的态度却比较暧昧。公元前44年,马可·布鲁图斯为什么要刺杀恺撒?当时的恺撒创造了丰功伟绩,罗马人民都拥戴他,但是贵族却认为恺撒要当国王,要搞集权专制,所以即使恺撒得到了人民的拥戴,贵族们仍然要刺杀他。因为共和国最早就是由老布鲁图斯、科拉提努斯等贵族创建的,罗马贵族长期以来都将共和国视为生命,他们要捍卫元老院的贵族领导,反对某些野心家利用军队和民众的支持来搞独裁专制,为此不惜杀身成仁,用生命来捍卫共和国。这就是罗马共和国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由于共和国最初是在贵族的领导下开创的,所以贵族元老们始终与专制君主不共戴天,一直到他们逐渐在财富和权欲的腐蚀之下丧失了道义和德行的时候,共和国晚期的野心家们才找到了可乘之机。

    二、人民的上诉权

    瓦列里乌斯立法的第二个要点,就是保护广大民众的基本权利,特别是生命权利。他发布的法律明确规定,任何公民如果被判处死刑或者鞭挞罪,都有权向公民大会上诉。“我向人民上诉!”(provoco ad populum!),这句拉丁文成为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从共和国建立伊始,上诉权就成为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旦公民提出上诉,百人团大会必须受理,因为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不是儿戏。相对于国家官员而言,普通民众缺乏颁布法令和执行政策的积极权力,但是他们必须具备捍卫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及私有财产的消极权利。在刚刚创建的罗马共和国,人民往往是手无寸铁的弱势群体,而权贵们却掌握着国家机器,可以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政策来侵害民众的利益,所以必须给民众保留一种基本的权利,那就是自我保护的权利,而上诉权就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权利,尽管它只是一种消极的权利。一个人在面临着被剥夺生命的威胁时有没有上诉的权利,是一个基本的人权问题。一个权力机构如果宣判了一个人死刑,就直接将其处死,而不给予他上诉的权利,这就完全剥夺了人的基本权利,就是对人权和人性的暴戾践踏。

    在整个共和国时期,上诉权一直都是罗马人民的最基本的权利。后来,随着百人团大会的一些政治权能逐渐被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平民大会取代,接受民众上诉就成为平民大会及其代言人保民官(Tribune)的重要权限。公元前494年设立的平民保民官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人民的权益,而接受民众的上诉自然就成为题中之义。保民官有权主持受理上诉的审判仪式,可以代表平民大会改变对上诉者的死刑判决。这种作为人民基本权利的上诉权就是由共和国的第二任执政官瓦列里乌斯最先确立的。

    三、人民主权至上

    瓦列里乌斯立法的第三个要点,那就是执政官以及其他掌握公权力的高官在进入公民大会(百人团大会)的时候,必须把象征着国家权力的标志“法西斯”里面的斧头从棍束中取出来,以表示对人民主权的尊重,同时也意味着官员的权力来自人民。即使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也不能在象征人民主权的公民大会里面耀武扬威,必须在人民面前低下其高贵的头颅。在罗马共和国,公民大会是由全体人民组成的会议,在法理上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它的权威是高于执政官等政府官员的。

    “法西斯”在拉丁语中的本义是“束棒”,即一把斧头被捆绑在一束圆木棍之中,在古罗马标志着权力和威望。用“法西斯”作为权力的象征,最初是从北方伊特鲁里亚人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而来的,据说是由第五任国王老塔克里乌斯把“法西斯”带到了罗马。老塔克里乌斯成为罗马国王之后,为了强化自己的政治权威,就让一帮随从每人扛着一个由斧头和圆木棍组成的“法西斯”跟随左右,既起到了保镖的作用,又彰显了国王的权威。从此以后,“法西斯”就成为罗马国王的权力象征。后来到了共和国时期,国王不存在了,执政官成为国家最高的行政首脑,他们也继承了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法西斯”标志。所以在共和国期间,罗马执政官外出时都会带12个肩扛“法西斯”的随从,执政官走到哪里,12个“法西斯”就跟到哪里。

    除了“法西斯”之外,另一个用来象征权力与地位的东西是象牙椅。在罗马共和国,只有执政官、监察官等高官才能坐这种镶有象牙的椅子,象牙椅和“法西斯”一样成为罗马高官的权力象征。此外,罗马高官在服饰上也与众不同,以前罗马国王都是穿镶有金边的衣服,表示自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后来共和国的执政官大多喜欢穿镶紫边的托加袍,因为紫色是罗马人最推崇的颜色,也是贵族的特权嗜好。但是穿紫袍和坐象牙椅并不是执政官的主要标志,国家最高权力的主要标志还是“法西斯”。

    第I节 共和国的开创 - 图4

    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法西斯”

    在最早的罗慕路斯统治时期,元老院是100人;到了老塔克里乌斯统治时期,元老院增加到200人。共和国建立之初,有人说是布鲁图斯,也有人说是瓦列里乌斯,又给元老院灌注了新鲜血液,把元老数额增加到300人。从此以后,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员额一直保持为300人,这种情况持续了400多年,直到公元前80年,独裁官苏拉才把元老院扩展到600人。恺撒执政的时候,又将元老院扩充为900人,后来屋大维再将元老院人数缩减为600人。由此可见,元老院作为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权力机构,自瓦列里乌斯以来,长期保持在300人的规模,一直到共和国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