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I节 罗马人统一意大利半岛
从王政时期开始,罗马人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到公元前3世纪初期,罗马人已经征服了从卢比孔河到韦诺萨的广大地区,并且加速向意大利最南端的大希腊地区扩展。一旦完成了对“靴底”区域的吞并,罗马就成为整个意大利半岛的霸主,从此可以心无旁骛地走向广阔的地中海世界了。因此,击败皮洛士不仅意味着将外国军队驱逐出意大利,而且也成为罗马人从内陆扩张转向海洋扩张的重要里程碑。
“皮洛士的胜利”与罗马人的气概
罗马人与希腊人的第一次冲突是如何发生的呢?罗马人在完成了意大利中部的统一,尤其是打败了萨莫奈人之后,开始对意大利南部的大希腊地区进行蚕食,直接威胁到了意大利半岛“靴底”的斯巴达殖民城邦塔兰托。塔兰托是一个有着优质海港的商业城市,经济繁荣,文化兴旺,人民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却没有什么战斗力。面对着罗马人咄咄逼人的威胁,塔兰托不得不向希腊本土的盟邦提出请求,希望它们能够施以援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受“亚历山大综合征”感染的皮洛士挺身而出,想借此机会大展宏图,于是他就带着希腊军队,以“大希腊解放者”的身份渡海来到意大利。公元前280年岁首,皮洛士率领的希腊大军在塔兰托港口登陆,当时他带来了20000名步兵,3000名骑兵,2000名弓箭手,500名投掷手,以及20头大象,其中士兵大部分都是雇佣兵;而当时对阵皮洛士的罗马军队由罗马子弟兵和同盟军共同组成,共计4个军团和一些辅助部队,步兵加骑兵约24000人。双方军队的实力大体上旗鼓相当,皮洛士军队略占上风,而且还有罗马人从未见过的由大象组成的象阵。
不久之后,双方在塔兰托西南方的赫拉克里亚发生了第一场战争,皮洛士在这场战役中使用了象阵,把罗马人打得溃不成军。罗马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大象这种庞然大物,当皮洛士的象阵向罗马军队发起攻击时,在大象的横冲直撞之下,罗马人的战马被吓得四处逃窜,罗马战士们也被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皮洛士在与罗马人第一次交手时就打败了对方,给罗马军队造成了7000人伤亡、2000人被俘的重创;但是皮洛士自己的军队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其精锐将士死伤4000余人。虽然皮洛士的损失要比罗马人小,但是二者的意义却大不相同。罗马人是在意大利本土作战,损失的兵力很快就可以得到补充;而皮洛士的士兵大多是从希腊招募来的雇佣兵,一旦受到损失就很难得到兵源补充。所以后世人们将这种胜利称为“皮洛士的胜利”,即指那些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己方却损失惨重的战例。
皮洛士是一位天才“战术大师”,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深知这样的胜利是不可持续的。于是他在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之后,马上主动向罗马人提出了媾和的请求。皮洛士明确地向罗马人表示,自己率兵来意大利的目的只是保护与伊庇鲁斯血浓于水的大希腊城邦,并不会威胁到罗马人在意大利中部的统治,更不会侵犯罗马城,他的要求仅仅是让罗马人承诺以后不再染指意大利南部的大希腊城邦。就此而言,皮洛士提出的要求丝毫不会让罗马人感到屈辱,他只是想见好就收,避免与罗马人进一步结怨。当皮洛士的使者向罗马元老院提出上述要求时,元老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因为罗马军队毕竟被皮洛士打败了,而且罗马人也不了解皮洛士军队存在着兵源无法补充的致命弱点,所以当时有一些元老主张接受皮洛士的要求,休兵罢战,缔约媾和;但是另一批元老则主张继续战斗,在战场上与皮洛士决一雌雄。在针锋相对的两派元老中,主张接受皮洛士和谈要求的人数还略占优势。
就在双方争执不休的时候,一位曾经出任过罗马执政官和监察官,而今赋闲在家的年迈贵族阿皮利乌斯,让人搀扶着来到了元老院。这位已经双目失明的德高望重的耄耋老叟,面对着那些因皮洛士的媾和倡议而犹豫不决的元老,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讲演。他说道:“尽管我现在已经年迈体衰,但心中依然充满了杀敌制胜的战斗激情,而你们这些年轻后辈在面对敌人时,却表现得如此怯懦。”然后他说了一句激情澎湃、掷地有声的名言:“只要外国军队还在意大利一天,罗马人决不会和谈!”阿皮利乌斯的这番讲演极大地鼓舞了罗马人的斗志,那些主张和谈的元老纷纷改变立场,大家一致表示决不接受皮洛士的媾和要求。
阿皮利乌斯是罗马的一位深孚众望的资深政治家,他在出任罗马监察官时,曾经主持修建了罗马的第一条大道,即著名的阿皮亚大道。罗马人征服和治理世界通常借助于三样东西:其一是剑,罗马人用刀剑来征服世界;其二就是道路,罗马人一旦征服了某个地区,马上就开始修建从罗马通往这个地区的道路,从而极大地加强了对所征服地区的统治和治理;其三则是法律,罗马人通过不断立法来统辖万邦,根据罗马本土和海外殖民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对不同地区的人民进行法治管理。剑、路、法这三样东西是紧密相连的,这也是罗马帝国能够持续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诀窍。
公元前312年,出任罗马监察官的阿皮利乌斯在罗马军队与萨莫奈人打仗的时候,主持修建了罗马第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阿皮亚大道,起点是罗马,终点最初为意大利中南部的加普亚,后来延伸至贝内文托。罗马人战胜了萨莫奈人之后,又将这条大道进一步修到了韦诺萨。再往后,罗马人打败了皮洛士的希腊军队之后,又把阿皮亚大道延伸到塔兰托,最后进一步延伸到意大利半岛“靴跟”上的港口城市布林迪西。布林迪西是罗马阿皮亚大道的尽头,同时也是从意大利横渡亚得里亚海到达希腊东海岸的最便捷的港口。在古代,乘坐一叶扁舟从布林迪西出发向东行驶,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海对岸的伊庇鲁斯,而那里就是皮洛士的故乡。
正是在这位开启了“条条大道通罗马”的滥觞的资深政要阿皮利乌斯的正言相告下,罗马元老院最终拒绝了皮洛士的和谈要求。
罗马元老院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后,就派了一位执政官前往皮洛士营中,向他转达了元老院的决定。皮洛士为了表示自己的和谈诚意,就把在战场上俘虏的罗马将士交还给这位执政官,让他带回罗马。结果,当执政官带着这些战俘回到罗马之后,元老们纷纷指责这位执政官理解错了元老院的遣使目的,他的使命不是去交换战俘,而应该是去表达罗马人决不和谈、誓与皮洛士战斗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于是,这位执政官又带着这批被释放的战俘重新回到皮洛士的军营,把他们交还给皮洛士,并且明确表达了罗马人的战斗决心。
当这些战俘被送回去以后,一个皮洛士帐下的人私下来到罗马元老院告密,他说自己是皮洛士的御医派来的信使,这位御医准备下药将皮洛士毒死,派他前来把这个秘密通报给罗马元老院,希望事成之后能够得到元老院的奖赏。那时的罗马人充满了坦荡荡的信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对于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嗤之以鼻,元老院不仅断然拒绝了这位告密者的要求,还把他抓起来送给皮洛士发落,披露了御医要谋害皮洛士的阴谋。皮洛士由此解除了性命之虞,对罗马人深怀钦佩感激之情,因此他再度坚持把这批战俘送回罗马,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罗马人的崇高精神的敬仰之心。这件事情表明交战双方都是正人君子,罗马人具有高尚情怀,光明磊落,不屑于通过阴谋诡计来消灭对手;皮洛士也颇有“绅士风度”,以诚信待敌,双方都坚持像古典英雄一样在战场上光明正大地一决胜负。
皮洛士铩羽而归和意大利的统一
和谈不成,战端再起。公元前279年,皮洛士又聚集了40000名步兵、8000名骑兵和19头大象(有一头大象在第一次战役中被打死了),而罗马人则集结了70000人的军队,双方在今天意大利南部重镇巴里以北的阿斯库伦附近进行了第二次战役。这一次罗马人已经掌握了对付大象的方法。罗马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点,那就是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寻求应对之策。面对皮洛士的象阵,罗马人发明了一些可以移动的战车,在战车上放满了燃烧着火焰的火盆和长矛,想以此来吓唬皮洛士的大象。但是这个发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为这些体型庞大的战车需要罗马士兵来推动前进,一旦士兵战死,无法移动的战车就不能对大象构成威胁了。因此在阿斯库伦的战役中,皮洛士再次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但是如同第一次战役一样,这次皮洛士杀敌6000人,自损3500人,又折损了一些精兵良将。
据说在这次战役结束以后,皮洛士非常沮丧地感叹道:“如果再取得一次这样的胜利,我就彻底完蛋了!”皮洛士深知自己在战斗中损失的人马难以得到有效补充,而罗马人却会越战越勇,不断卷土重来。正当皮洛士在为是否继续和罗马人作战举棋不定的时候,位于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城邦的国王阿加托克利斯去世了。阿加托克利斯生前统治着叙拉古、陶尔米那、墨西拿等西西里岛东部的希腊城邦,拥有非常强大的势力,而皮洛士正好是阿加托克利斯的女婿。阿加托克利斯之死让皮洛士抓住了一个掌握叙拉古政权的大好机会,于是他便率军从意大利半岛“靴尖”的沿海城市雷焦乘船渡过墨西拿海峡来到西西里岛。
皮洛士进军西西里岛的战略意图是继承阿加托克利斯的岛上霸业,依托叙拉古等城邦的实力和西西里岛的地理优势,向西北可以威胁罗马,向西南可以钳制迦太基,以此为基地来实现自己建立地中海帝国的雄心壮志。从公元前278年起,皮洛士在西西里岛苦心经营了三年,不仅成功地把以前各自为政的希腊城邦团结在自己的麾下,还征服了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西部建立的阿格里真托等城邦。但是皮洛士渐渐发现待在西西里岛也难以成就大业,因为岛上各希腊城邦人心涣散,彼此钩心斗角,始终无法真正地凝聚在一起。而且罗马人似乎正在与迦太基人接触,准备联合对抗西西里岛的皮洛士军队,经过三年疲于奔命的南征北战,皮洛士终于发现自己的西西里岛之行是无功之劳。
公元前275年,皮洛士应塔兰托人的请求,离开西西里岛再度回到南意大利。不久以后,皮洛士的军队在意大利中南部的贝内文托和罗马军队发生了第三次战役。这一次罗马人已经彻底掌握了对付大象的方法,罗马士兵以散兵游勇式的自由阵形游移在皮洛士的大象中间,当大象冲锋的时候,罗马的军队就让出通道。大象体格笨重,在进攻的时候只会一个劲地往前奔跑,要想转弯非常困难。而罗马的散兵阵形却非常灵活,可以绕到大象背后和侧面用长矛攻击大象的眼睛、耳朵等柔弱部位。大象一旦受到伤害就会狂怒,分不清方向,四散奔跑,转过身去践踏皮洛士的军队,导致皮洛士的希腊方阵土崩瓦解,损失惨重。经过此役,皮洛士不得不带着残兵剩勇从意大利撤兵,灰溜溜地返回希腊,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染指罗马人的势力范围。
贝内文托之战是罗马人对阵希腊人的首次胜利,这次胜利充分显示出罗马人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超的战争技能,同时再次昭示了罗马人的帝国宏愿。罗马人与希腊人第一次正面相遇,就给了文明雅致的希腊人一个下马威。当皮洛士退兵以后,意大利本土的希腊城邦已经群龙无首,因此罗马人抓紧时机对塔兰托等希腊城邦发起了攻击。公元前272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名城塔兰托;公元前270年,罗马人又攻陷了意大利半岛的“靴尖”城市雷焦。至此,罗马人终于统一了从卢比孔河一直到墨西拿海峡的整个意大利本土。接下来,罗马人就要走出意大利,迈向广阔的西地中海,开始面对海上霸主迦太基了。
罗马人对付象阵
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曾经赞誉皮洛士是自亚历山大之后最伟大的“战术大师”,皮洛士高超的作战技能及其独创的象阵起初确实给罗马人造成了重大的损伤。但是当罗马人战胜了皮洛士,在布匿战争中与汉尼拔统帅的迦太基军队作战时,面对汉尼拔再次使用的象阵,罗马人已经司空见惯、应对自如了。同样,面对着迦太基强大的海军和战船,以前从来没有下过海的罗马人很快也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应对之策。
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阶段以赶走皮洛士、攻陷塔兰托和雷焦、完成意大利的统一而结束,此后罗马人就开始走向广阔的地中海,开启了第二阶段的扩张,逐渐从意大利的盟主发展成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贝内文托之战标志着罗马人彻底打败了希腊入侵者,同时也宣告了大希腊地区的灭亡命运,此后罗马人很快就完成了意大利全境的统一。在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意味着罗马人从意大利盟主向地中海霸主的华丽转身。当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曾经对具有雄才大略的王子亚历山大说道:“孩子,马其顿显然太小了,不适合你!”现在对于雄心勃勃的罗马人来说,意大利显然也太小了,罗马人在“亚历山大综合征”的驱策之下,必须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