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军阀迭起与“四帝内乱”

    屋大维在长期和平时期的精心治理为罗马帝国的繁荣昌盛打下了牢固的根基,虽然从提必略的晚年到卡利古拉的短暂统治时期出现了一段暴政,但这只是过眼烟云,并未动摇罗马帝国的坚实基础。克劳狄乌斯虽然平庸懦弱,却能依赖元老院治国有方,进一步维系和推进了罗马的繁荣与稳定。尼禄接任帝位时,罗马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尼禄统治了罗马14年时间,其愈演愈烈的乖戾行径终于激起了人们的普遍愤慨,致使行省揭竿,藩镇叛乱,罗马帝国再度陷入内乱之中。

    率先举旗起事的是山北高卢的总督温德克斯,他的反叛虽然很快遭到了罗马驻日耳曼军团的镇压,但是西班牙东部塔拉戈纳行省总督加尔巴却起兵响应,叛乱烈焰迅即在罗马帝国境内蔓延开来。出身名门、德高望重的加尔巴很快就得到了罗马元老院的支持,西班牙西部卢西塔尼亚行省总督奥托也加入了加尔巴的阵营。穷途末路的尼禄自杀身死,加尔巴控制了罗马的局势,并被元老院拥戴为新的皇帝。

    加尔巴在皇帝的宝座上才坐了7个月,就被属下奥托杀害,奥托顺势接替了加尔巴的帝位。在同一时期,下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维特里乌斯也被手下将士拥立为皇帝,先后与加尔巴和奥托争锋。公元69年4月,维特里乌斯的军队在贝德里亚库姆(意大利北部)战役中打败了奥托,刚刚僭位称帝的奥托自杀身死,维特里乌斯入主罗马,成为“四帝内乱”时期的第三位皇帝。

    就在群雄争锋之际,担任犹太军团指挥官的韦斯巴芗先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继而则在东方的叙利亚军团、支持奥托的多瑙河军团以及埃及总督的共同支持下公开称帝,与维特里乌斯分庭抗礼。公元69年9月,双方军队再次在贝德里亚库姆发生会战,韦斯巴芗的麾下大获全胜,乘胜直逼罗马。在位仅仅8个月的维特里乌斯兵败被杀,笃实稳健的韦斯巴芗削平群雄,一统天下,建立了罗马帝国的第二个王朝——弗拉维王朝。

    从尼禄被逼自杀,到韦斯巴芗重整河山,其间经历了一年半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拥兵自重的各地军阀相继登台亮相,逐鹿中原。最终的结果则是三家归晋,弗拉维王朝脱颖而出。由于“四帝内乱”的时间较短,军阀混战对于罗马社会的冲击和伤害比较有限,因此重建统一国家的韦斯巴芗得以在尤利乌斯-克劳狄王朝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继续推进屋大维开创的罗马统治下的和平与发展。

    敦实的韦斯巴芗

    提图斯·弗拉维乌斯·韦斯巴芗(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公元9年—公元79年)出身于罗马骑士阶层,家族中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祖先肖像(罗马名门望族家中往往会摆放出任过要职的祖先肖像,以示荣耀)。韦斯巴芗的祖父曾经是庞培麾下的百夫长,在法尔萨卢战败后解甲归田;其父当过亚细亚地区的包税人,作风廉正,素有清誉。韦斯巴芗从青年时代就开始了戎马生涯,在提必略晚年即出任军职,历经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尼禄诸帝的统治,先后在色雷斯、日耳曼、不列颠、阿非利加等地担任过军队指挥官和行省总督。后因有一次在尼禄本人的“演唱会”上犯困打盹,他遭到皇帝的呵斥,恐受责罚而隐退乡间。公元67年,没有显赫家世背景的韦斯巴芗再度被尼禄起用,出任军团的指挥官,率部前往东方去镇压犹太人的起义,并且很快就平息了叛乱。不久后国内版图动荡、硝烟弥漫,深谋远虑的韦斯巴芗于沧海横流中异军突起,最终在时势造英雄的命运驱策下成就了帝业。

    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 图1

    稳健笃实的韦斯巴芗

    据说在韦斯巴芗称帝之前曾经出现过许多异象,例如有一次一头疯牛冲进了他吃饭的餐厅,众人四散而逃,但是疯牛却瘫倒在泰然危坐的韦斯巴芗脚下;尼禄皇帝从希腊神庙运到罗马来的宙斯巨大塑像,竟然自动地把面孔转向了东方(当时韦斯巴芗正在东方平定犹太人的叛乱);在贝德里亚库姆战役发生之前,人们盛传看见了两只鹰在天空中鏖斗,其中一只败退后,从东方又飞来了第三只鹰,把胜利者赶跑了。凡此种种,似乎都在预示着某位真龙天子的出现。除此之外,东方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预言:命中注定将有某位来自犹太的人会统治世界,这个预言似乎也在韦斯巴芗身上应验了。但是数百年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个统治者应该是指耶稣。

    韦斯巴芗身体强健,笃行务实,他掌权后大力恢复社会秩序,整治军队的专横跋扈,尤其是限制近卫军的专权。从提必略时代开始,罗马近卫军的权力越来越大,其不仅干预政治、滥杀无辜,甚至把皇帝的废立之事也玩弄于股掌之间。韦斯巴芗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罗马军团来削弱拱卫首都的近卫军,同时极力修复与元老院的关系,提升元老和骑士阶层在罗马政治生活中的权重地位。以前的皇帝如卡利古拉、尼禄等都与元老院弄得剑拔弩张,形同水火,而韦斯巴芗则要重新回归屋大维开创的元首政治,竭诚与元老院同舟共济,共襄国事。他也像奥古斯都一样推崇传统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遏制奢靡淫乱之风。韦斯巴芗对于自己要求严格,朝乾夕惕,励精图治;对待别人却和蔼宽厚,善于用质朴的幽默来化解尴尬和矛盾,从来不滥用权力去进行报复和迫害。

    韦斯巴芗在长相上显得憨厚朴实,很像一个老农民,其行为方式也简朴低调,他不尚张扬,而且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卑微出身。他曾经在举行凯旋式时自嘲道:“一个老头子贪图凯旋式真是傻相!”有一次,一个浑身散发着香水气息的年轻人前来感谢皇帝对他的任命,韦斯巴芗却轻蔑地对他说道:“你身上最好散发大蒜味!”并因此取消了对这位青年的任命。

    韦斯巴芗当政唯一遭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强行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他不仅恢复了加尔巴时期已经废除的一些赋税,而且还巧立名目增加了许多新的税种,特别是对行省人民加重了贡赋盘剥。但是韦斯巴芗此举并非为了中饱私囊,而是为了充实国库。因为此前尼禄的挥霍和内乱的劫难已经致使国库空虚,国家财政出现了巨大的亏空,所以韦斯巴芗只能通过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加强国力。据说当韦斯巴芗征收厕所税时遭到了其子提图斯的质疑,这位憨厚幽默的农民皇帝拿起一枚钱币放在儿子的鼻子跟前对他说道:“孩子,金钱是没有臭味的!”

    韦斯巴芗统治期间还在罗马大火过后的废墟上开展了一些修复和新建工程,例如他重建了卡庇托尔山上的神庙和国家档案设施,修建了罗马广场附近的和平神庙(韦斯巴芗神坛),特别是在尼禄“金宫”的遗址上新建了罗马圆形大剧场,即大名鼎鼎的科洛西姆竞技场。早在屋大维时代,罗马人就计划修建一座这样的大剧场,但是该计划一直未能付诸实施。韦斯巴芗从公元70年开始修建圆形大剧场,一直到十年之后,他本人已经作古,其子提图斯统治时此工程才最后竣工(“金宫”中的尼禄巨幅雕像也被复制出来,只是尼禄的面孔换成了阿波罗)。时至今日,罗马帝国的风采早已成为明日黄花,但是科洛西姆竞技场却岿然屹立,向后人展现着昔日帝国的旷世雄风。

    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 图2

    科洛西姆竞技场

    由于韦斯巴芗的家族名为弗拉维乌斯,因此他建立的新王朝就被后世称为弗拉维王朝。该王朝一共经历了三位皇帝的统治,开国之君就是质朴敦厚的韦斯巴芗。据说有一次韦斯巴芗做了一个梦,梦见帕拉蒂尼皇宫里放着一架巨大的天平,天平一边的秤盘中站着克劳狄乌斯和尼禄,另一边的秤盘中则站着他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天平刚好保持着平衡。这个梦境后来果然得以兑现,从克劳狄乌斯到尼禄一共统治了27年(公元41年—公元68年),而整个弗拉维王朝的治理时间——从韦斯巴芗称帝到图密善身死——刚好也是27年(公元69年—公元96年),两边的年数正好相等。

    短命的提图斯

    在韦斯巴芗的10年统治期间,罗马的法制秩序得以加强,社会经济获得了发展,罗马帝国重新走上了和平稳定的道路。公元79年6月23日,韦斯巴芗因病亡故,他的长子提图斯接任了帝位。

    提图斯·弗拉维乌斯·韦斯巴芗(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公元41年—公元81年)与父亲同名,是一个有着良好教养且文武双全的皇储,深受民众的爱戴。提图斯的出生正好与卡利古拉的毙命在同一天(公元41年12月30日),而且他从小与克劳狄乌斯的亲儿子不列塔尼库斯一同在皇宫中接受教育,三人友情甚笃。据说有一次克劳狄乌斯请来了一位相面师为儿子测字,结果相面师断言不列塔尼库斯永远都不会成为皇帝,但是他却指着站在一旁的提图斯说道,这个孩子将会继承皇位。

    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 图3

    短命的皇帝提图斯

    公元79年韦斯巴芗去世后,提图斯果然继承了帝位,但是他却与卡利古拉一样,是一位短命的皇帝,尽管二者的死因完全不同。提图斯一共只统治了两年多时间就得病身亡,而且在其短暂的执政期间还遇上了一系列倒霉的灾难,如维苏威火山喷发、罗马大火和瘟疫等。他的卓越功勋都是在成为皇帝之前建立的,而他称帝之后却政绩平平。早在弗拉维王朝建立之前,年轻的提图斯就跟随父亲在日耳曼和不列颠等地担任过军团指挥官,他也曾作为父亲的副将率兵平定了犹太人的起义。提图斯在作战时的英勇表现使他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士兵们纷纷欢呼他为“英白来多”。在继承皇位之前,提图斯曾多次与父亲共任罗马执政官、监察官和保民官等要职(罗马皇帝往往会兼任执政官等职),他的精明强干使其成为韦斯巴芗倚重的得力助手。虽然一些传闻披露提图斯在登基之前生活放荡和贪婪残酷,但是这些流言并未得到证实。而提图斯刚一登上皇位,就卷入了连续不断的灾难之中。

    公元79年8月24日,就在提图斯刚刚继位两个月后,意大利坎帕尼亚地区的维苏威火山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喷发活动,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把附近的庞贝、赫拉克勒斯和斯塔比埃等城镇完全摧毁和掩埋。亲身经历了这次火山爆发的罗马著名作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约公元61年—公元113年)当时年仅18岁,正在他的舅舅——罗马杰出博物学家和米塞努姆舰队指挥官老普林尼的家中生活和学习。当维苏威火山刚刚开始喷发时,小普林尼在距离火山口30多公里处的米塞努姆(位于那不勒斯海湾西北岬)看到了天空中像“一棵金松”一样迅速扩散的蘑菇云。作为舰队指挥官的老普林尼由于职责所系,亲自乘船驶往离维苏威火山更近的斯塔比埃,结果在那里因火山灰堵塞气管窒息而死。小普林尼带着年迈的母亲与大量人群一起逃亡,他对当时的可怕情景记载道:

    “之后不久,乌云向地面沉落并笼罩海面;它将卡普里完全遮住,使米塞努姆海岬浑然不见。……火山灰已开始落下,但仍然不是十分浓烈。我环顾四周:我们身后有一片浓密的乌云袭来,如洪水般覆盖大地。……这时黑暗袭来,不是无月或多云之夜的黑暗,而是如同在一间封闭的房间内灯光被熄灭之后的漆黑。你可以听到妇女的尖叫、婴孩的哭号和男人的呼喊……灰烬重新开始落下,但这次即如强阵雨般下落。我们间或站起抖落灰尘,否则我们会在其重量下被埋没压垮。……

    “最后,黑暗逐渐淡去,消散于浓烟或乌云之中;真正的日光随之而来,太阳也真切地显露出来,但就像日食时一样泛黄。我们惊恐地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均深埋在雪堆般的灰烬中。”(小普林尼:《书信集》)

    无数来不及逃跑的人被炙热的火山灰烫死或窒息而死,庞贝等城镇被厚重的灰烬完全掩埋。灾难发生后,提图斯皇帝立即采取了救援行动,向幸存者提供避难所和生活必需品,并且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负责进行庞贝和赫拉克勒斯的挖掘与重建工作。但是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被埋没了1800年的庞贝古城才得到系统的发掘,重见天日。

    祸不单行,就在维苏威火山喷发的第二年,罗马城又发生了一场大火,肆虐的火焰焚烧了三天三夜,罗马所遭受的惨重损失堪与尼禄时代的那场大火相比拟。此外,罗马当年还暴发了一场瘟疫,无数生灵丧生于疬疾。殚精竭虑的提图斯疲于应对,四处奔波。与当年作为皇太子建功立业、春风得意的情形相比,身为皇帝的提图斯可谓是焦头烂额,历尽磨难。尽管苏维托尼乌斯赞扬提图斯在大灾大难中“不仅表现出皇帝的焦虑,而且还表现出盖世无双的父爱”,但是毕竟人力不敌天命,这位时运不济的皇帝在应对各种灾难的辛劳过程中突发热病而逝,年仅41岁。他的死或许是由于心力交瘁,但也有人认为他是被自己的弟弟图密善毒死的。

    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 图4

    庞贝古城遗址(远处即为维苏威火山)

    征服犹太

    提图斯一生中最辉煌的业绩就是征服犹太,他率兵洗劫耶路撒冷犹太教圣殿所获的战利品被记录在罗马广场的提图斯凯旋门上,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犹太人作为古代地中海世界唯一信仰一神教的民族,与周边其他信奉多神教的族群始终处于格格不入的抵牾状态。在罗马人的势力扩张到西亚地区之前,生活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先后遭受过埃及人、非利士人、亚述人、新巴比伦人、波斯人和希腊人等异族的统治。但是由于具有坚定的一神教信仰和强烈的选民意识,并且把神律(以“摩西十诫”为核心的律法)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犹太人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任何外来的统治者也不可能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迫其就范。特别是在希腊人的塞琉古王朝统治期间,犹太人因为坚持一神教信仰和行割礼等传统习俗而遭到了希腊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但是他们仍然矢志不改。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塞琉古王朝日益走向衰落,犹太教世袭祭司集团的马加比家族领导犹太人民控制了耶路撒冷,建立了独立的犹太王国。到了公元前1世纪,马加比家族逐渐衰败,犹太王国的政权转到了先后娶了两任马加比王室女裔的以东人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公元前73年—公元前4年)手中。

    公元前64年庞培终结了塞琉古王国,并把犹太王国纳入罗马人主宰的同盟之中。在后来的罗马内战中,精明的希律王在庞培与恺撒、安东尼与屋大维之间见风使舵,游刃有余,维系着犹太王国的独立。到了屋大维统治时期,他一直对信仰一神教的犹太人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及至希律王去世、犹太王国内部发生分裂之后,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犹太中部地区被列为罗马帝国的次级行省,归属于叙利亚行省总督管辖。

    相比而言,多神教之间容易彼此融通,而一神教则具有较强的独尊性和排他性,很难与其他宗教和平相处。恺撒、屋大维等罗马统治者深知其中的奥妙,故而一直以柔性的方式来对待犹太人,免除他们向罗马纳税和参加军队的义务,并且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如行割礼、守安息日等,只要犹太人不反对罗马人的政治统治即可。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的宗教圣殿是极其神圣之地,除了犹太教徒之外,其他人一律不得进入;尤其是其中的内殿,一年中只允许大祭司进入一次,一般犹太教徒也禁止入内。当年庞培初次占领耶路撒冷时,因为不知情而擅闯其中,激起了犹太人的极大愤慨。后来的罗马统治者都比较尊重犹太教的教义,在耶路撒冷也不驻扎军队,实际上是默许犹太宗教祭司在耶路撒冷实行政教合一的自治。然而,这种宽容政策却进一步助长了犹太人的卓尔不群,诚如一神教很难与多神教相合流一样,犹太人也很难真正融入罗马主流社会。罗马人不仅擅长征服,而且善于通过普遍性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来同化被征服的民族,但是犹太人却始终恪守其特立独行的宗教信仰和禁忌,成为罗马帝国中格格不入的“异类”。当其他民族——西班牙人、希腊人、高卢人、北非人、埃及人等——都潜移默化地融合于“罗马统治下的和平”时,只有犹太人不断地通过暴动来反抗罗马人的统治。

    公元66年,耶路撒冷地区的犹太人再次发生了大规模的起义,尼禄皇帝命令韦斯巴芗率领罗马军队前去镇压,后者则指定自己的儿子提图斯作为副将,出任先锋。后来韦斯巴芗率兵返回罗马争夺帝位,把犹太战场的重任交给了提图斯。公元70年,提图斯指挥罗马军团攻陷了耶路撒冷,数十万犹太人惨遭屠杀。攻城之后的提图斯还把犹太教神庙一把火烧毁,并将圣殿中的宗教圣物作为战利品掠夺回罗马,其中弥足珍贵的就是圣殿的镇殿之宝——黄金圣案和七宝烛台。提图斯凯旋后,罗马人不仅为他和韦斯巴芗举行了隆重的凯旋式——正是在这次凯旋式上韦斯巴芗自嘲一个老头子傻相毕露,而且稍后还在罗马广场上修建了著名的提图斯凯旋门。这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凯旋门的内侧墙面上,分别镌刻着提图斯参加凯旋式和士兵们抬着犹太教圣殿宝物黄金圣案及七宝烛台的浮雕。在罗马现存的三座著名凯旋门中,公元81年图密善开建的提图斯凯旋门要比塞维鲁凯旋门和君士坦丁凯旋门早得多,所以其文化价值也更高。提图斯凯旋门上的这些浮雕,充分展现了罗马人对犹太人的征服以及犹太民族的苦难。

    提图斯的征服使犹太民族元气大伤,大量人民被杀戮,残存者被驱赶出耶路撒冷,流落他乡。但是犹太民族的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并未泯灭,六十多年后,死灰复燃的犹太人又举行了一次暴动。公元134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再一次残酷地镇压了犹太人的起义,耶路撒冷重罹焚城之灾,数十万犹太人被杀害,剩下的沦为奴隶或四散逃亡。次年,罗马元老院正式决议通过了犹太人大流散政策,明令禁止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地区居住。

    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 图5

    提图斯凯旋门内侧的罗马人掠夺犹太教圣物黄金圣案和七宝烛台的浮雕

    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 图6

    罗马广场上的提图斯凯旋门

    从此以后,犹太人就成为一个丧失了家园的民族,流散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国,长期寄人篱下,受尽了磨难。特别是当基督教成为欧洲的主流宗教之后,不忘初心、坚持犹太教信仰的犹太人更是遭受了各种惨无人道的迫害。从中世纪一直到近现代社会,西方基督教世界不断地掀起酷烈的反犹运动,一直到希特勒决定采取最终解决方案把犹太民族彻底消灭。但是犹太人具有一种锲而不舍的信仰精神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神圣使命感(以及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经商理财能力),在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时间里,他们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考验,始终在流离失所的过程中形散魂不散,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重返家园,建立了以色列国(1948年)。时至今天,以色列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犹太人用充满苦难的漫长历程印证了某种神圣的感召。

    或许是出于对当年屠杀犹太人的一种报应,公元81年9月13日,刚刚执政两年多的提图斯突发暴病而亡。虽然坊间有传闻说,是弟弟图密善给他下了毒,但是没有子嗣的提图斯仍然把帝国交给了居心叵测的弟弟。

    诡异的图密善

    提图斯·弗拉维乌斯·图密善(Titus Flavius Domitian,公元51年—公元96年)比提图斯年少十岁,提图斯由于身后无子,称帝时就把图密善确立为帝位继承人。提图斯在当皇太子时就建有卓越功勋,深得韦斯巴芗的器重;而图密善却碌碌无为,一直生活在兄长光辉的阴影之下,故而心中对提图斯多有不满。按照苏维托尼乌斯的说法,图密善从未停止过公开或秘密的反提图斯的阴谋,甚至连提图斯的暴死可能也与他的策划有关。

    图密善刚上台时还比较廉洁勤政,加强法治,巩固边防,进行货币改革,修复了不久前被大火焚毁的一些重要建筑,如卡庇托尔山上的朱庇特神庙等,而且还在罗马广场上为已逝的兄长修建了提图斯凯旋门。图密善在罗马留下的最重要的建筑当数帕拉蒂尼山上的皇宫,这座皇宫规模巨大,奢华壮观,后来的一些罗马皇帝不断地对图密善皇宫加以扩建和装潢,从而使其长期成为罗马帝国的宫闱故地。其实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甚至王政时期,帕拉蒂尼山就是罗马权贵的居住地,山头上修建了许多豪华的富人私宅。到了帝制时期,屋大维最先在帕拉蒂尼山上修建了元首府邸,而图密善则开始在此地大兴土木、修建皇宫,从此“帕拉蒂尼”就从富人区进一步升级为皇宫所在地了。

    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 图7

    诡异的图密善皇帝

    图密善治国早期的善政很快就由于他的本性流露而改变,从小所处的贫穷环境——图密善在韦斯巴芗称帝之前一直生活在贫困的家境中——使他对财富极度贪婪,而长期处于兄长光环遮蔽之下的阴暗心理又助长了他的一种与深度恐惧相交织的暴戾性情。有一种说法认为,图密善在执政中期曾经生过一场大病,痊愈之后其性格举止就日益变态,他越来越热衷于干一些血腥暴力的勾当。他像卡利古拉和尼禄一样滥杀无辜,任意处死元老和平民,并且绞尽脑汁地变换出各种残忍的杀人方式,如用火烧受刑者的生殖器、砍断他们的双手等。他在杀人之前还喜欢作弄受难者,将残酷的折磨和惺惺作态的仁慈相互穿插,让被杀者在断命之前侥幸地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皇帝的恩免,或者让幸免者绝望地感受到大祸临头。这位变态的皇帝有许多奇怪的癖好,例如他每天都要把自己关在一个密不透光的黑屋里一个时辰,专心致志地捕捉苍蝇,然后用尖锐的东西把苍蝇钉在木板上,看着它缓缓死去;他也经常把自己的家奴钉在十字架上任其受尽折磨而亡。由于皇帝的行径诡异莫测,属下之人谁也不知道自己将在何时何处、以什么样的方式遭受杀身之祸。前一时方为座上宾客,倏忽之间即可能成为刀下之鬼!而图密善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让阴森恐怖的氛围笼罩他的宴会或者其他公共聚会。古罗马历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讲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图密善宴会情景:

    第I节 “四帝内乱”与弗拉维王朝 - 图8

    帕拉蒂尼山上的图密善皇宫遗址

    “图密善有一间黑房子,天花板、墙壁以及地板都涂上了黑色,屋中的长凳也是黑的,而且没有垫子。宾客们在深夜被引进了这房间,不能携带随从。每位客人身边,都有一块墓碑般的石板,板上刻着宾客的姓名。石板上方悬挂着一盏幽幽的小灯。入座后,一群漂亮的男孩出现了,他们一丝不挂,浑身上下也被漆成黑色,像幽灵一样,围着客人跳着奇怪的舞蹈。跳完之后,就站立在宾客的身边,每位客人都有一个。接着,有人将酒和食物送了进来。噢,这简直是死魂之宴,一切都是黑的,连菜肴也是黑色的。客人们战战兢兢,仿佛死亡的一刹那随时都会降临。宴会上一片肃静,静得像在坟墓中一样,只有图密善一个人在说话,话题也总是不外乎谋杀或暴卒!宴会结束时,图密善将一直等候在院中的仆人们召进屋,吩咐送客。客人们并不认识、也不知道这些仆人,这无疑又给他们添上了一层恐惧。当他们回到家后,惊魂尚未安定,突然,皇帝的使者又到了,这些图密善的客人都感到也许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出乎意料的是,使者送给每一位客人的是那些“墓碑”(它们其实是用银子制作的)和其他礼物,礼物中包括宴会上的那些菜肴,这实际上是价格昂贵的工艺品,甚至还有在宴会上曾像幽灵般的小男孩,不过,此时他们早已洗去了黑色油墨,衣着也十分漂亮。这些礼物是对客人们一夜惊骇恐惧的报偿。图密善常以这类宴会庆贺自己的胜利。据他说,这是为了纪念在达西亚和罗马死去的勇士们。”

    由于皇帝本人喜怒无常、乖僻暴戾,他的臣属和家奴们时刻都处于一种如履薄冰的惊恐状态中。而图密善的残暴又进一步强化了他自己的恐惧心态,他终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如同防范自己的影子一般戒备森严。知人善任的韦斯巴芗当年就曾经嘲笑过这个胆小的儿子,揶揄他因害怕被人下毒而戒食蘑菇,对任何东西都严加防备,却唯独不怕宝剑(因为那些负责保护他的侍卫都佩戴着宝剑)。后来,作恶多端且如同惊弓之鸟的图密善果然是被人用剑刺杀而死——公元96年9月18日,在皇后多米提娅的策划下,一群宫廷侍从将图密善刺杀于内宫之中。这位性格变态的皇帝在位15年,被杀时才45岁。苏维托尼乌斯对图密善死后的情形描写道:

    “人民听到他的死讯无动于衷,可是士兵却十分悲痛,打算立即称他为‘神圣的图密善’。他们还准备为他报仇,然而没有找到领导人。……相反,元老们却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麇集元老院议事厅,在那里用最肮脏和最凶狠的咒骂肆无忌惮地攻击这位已故皇帝。他们甚至拿来了梯子,看着当场扯下他的盾牌和肖像,并就地砸得粉碎。最后,元老院通过决议,必须涂掉他在各处的题词,有关他的纪念物也必须清除干净。”

    诡异的图密善成为继荒唐的尼禄之后第二个被元老院处以“记录抹煞罪”的罗马皇帝,韦斯巴芗开创的弗拉维王朝也随着图密善之死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