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节 向东地中海的扩张

    马其顿战争

    罗马人向东地中海地区的扩张首先由一系列马其顿战争而揭开序幕。相对于艰苦卓绝的布匿战争而言,罗马人在马其顿战争中基本上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非常顺利地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马其顿王国和希腊各邦国。迦太基是西地中海上的商业帝国,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汉尼拔曾经令罗马人吃尽了苦头;而马其顿只不过是亚历山大帝国崩溃以后分离出来的三个希腊化王国之一,虽然在希腊本土分崩离析的各个小邦国中称王称霸,但就其综合实力而言,与曾经称霸西地中海的迦太基却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罗马人征服迦太基的战争旷日持久且蹇滞坎坷,那么罗马人战胜马其顿的战争却势如破竹,马到成功。从公元前214年到公元前146年的数十年间,罗马人与马其顿人发生了四次战争,大体情形如下。

    一、第一次马其顿战争

    罗马共和国与马其顿王国的矛盾最早产生于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当时汉尼拔带领迦太基军队直逼罗马,不仅罗马人心惶惶,罗马的一些同盟国也都纷纷动摇,大家都觉得罗马朝不保夕,迟早会被汉尼拔颠覆。在这种形势之下,与意大利隔海相望的一些希腊国家也开始见风使舵,纵横捭阖,当时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Philip V,公元前238年—公元前179年)就主动向汉尼拔提出了结盟的请求。而汉尼拔入侵意大利本土的政治意图就是要分离肢解罗马同盟,把意大利南部的那些希腊邦国从罗马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因此自然就接受了马其顿的结盟请求。虽然马其顿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前来帮助汉尼拔与罗马人交战,双方只是隔着亚得里亚海相互对峙,但是在态度方面马其顿已经正式向罗马宣战,明确地站在了罗马敌对者的立场上。

    而在当时,希腊本土内部也存在着政治分歧。马其顿王国的南边,有一个由希腊各邦国结成的埃托利亚同盟(Aetolian League),这个同盟和马其顿处于对抗状态之中。因此,罗马人面对着马其顿和汉尼拔的联盟,就与之针锋相对地选择了与埃托利亚同盟相结盟。于是,马其顿和埃托利亚同盟就在希腊北部的伊庇鲁斯地区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局部战争,罗马人和迦太基人都没有直接介入,因此这实际上是一场代理人之间的战争。后来随着汉尼拔大势已去,见风使舵的马其顿人也不敢再与罗马势力继续对抗,于是就与罗马人支持的埃托利亚同盟缔结了和平协议,双方罢兵言和。罗马人当时深陷于与汉尼拔的持久战,并且准备进军北非,无暇旁顾马其顿军队,遂与后者签订了略输体面的和约而休战。因此,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就在双方并没有发生激烈交锋的情况下不了了之。

    二、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到了公元前200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已经以罗马人的完胜而结束,迦太基人与罗马人签订了城下之约,罗马人可以腾出手来应对东方事务了。此时恰好遇上希腊内部发生了龃龉,这为罗马人报复马其顿人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乘人之危的卑劣做法提供了理由。当时,野心勃勃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不仅与西亚的塞琉古王国发生了军事冲突,而且试图凭借武力慑服爱琴海周边的希腊各邦国,直接威胁到雅典等城邦的安全。由于当时的许多希腊城邦已经与罗马人结盟,它们纷纷向罗马告急,请求帮助。于是罗马就以援助雅典等希腊城邦为名,指派当年的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率兵出征东方。公元前197年,弗拉米尼乌斯率领的罗马军队在希腊北部的库诺斯克法莱(Cynoscephalae)大败马其顿军队,腓力五世在战场失利之后,于翌年与罗马人签订了停战和约。和约规定,马其顿从希腊各邦撤兵,仅保留5000名士兵和5艘战船,并向罗马人赔偿巨款。通过签订这些不平等条约,马其顿总算是保住了独立的地位。

    在这场战争中,罗马人又一次以少胜多打败了敌人,这要归功于罗马人从汉尼拔那里学会的两翼包抄、迂回作战的战术,这种战术最初是大西庇阿在扎马之战中用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后来不断被罗马的将军们传承发扬,帮助罗马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罗马人在库诺斯克法莱战役中的胜利终结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从此以后,马其顿的腓力五世至死也不敢再招惹罗马人及其在希腊的同盟者了。

    三、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但是到了公元前179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去世,他的儿子珀尔修斯(Perseus,约公元前212年—公元前165年)继位之后,又开始对北方的色雷斯、伊利里亚地区以及南部的希腊城邦进行军事渗透。当珀尔修斯向东染指罗马在小亚细亚的同盟国帕加马时,帕加马国王请求罗马出兵救援,于是在公元前171年罗马派出了两个军团渡海远征马其顿,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由此爆发。在战争的初期,罗马军队落于下风,屡遭败绩,三度换帅。公元前168年执政官埃米利乌斯·保卢斯(Aemilius Paulus,约公元前229年—公元前160年)开始出任罗马军队主帅,这位保卢斯就是后来毁灭迦太基的罗马名将小西庇阿的生父。他率领15000名罗马将士与珀尔修斯的30000马其顿军在爱琴海西北岸的皮德纳(Pydna)进行了大决战,同样采取骑兵从两翼包抄的迂回战术大败骁勇善战的马其顿方阵。战斗结果是20000名马其顿人在战场上被杀,其余的10000人沦为战俘,珀尔修斯本人也成为罗马人的阶下囚,最终死于罗马的监狱之中。年轻的小西庇阿也随军参加了这次战斗,为他日后的沙场辉煌积累了最初的军事经验。这场战役的另一个重要收获是,作为希腊亚该亚同盟骑兵长官的著名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被当作人质带到了罗马,并被罗马执政官保卢斯礼聘为家庭教师,教导了后来创建丰功的小西庇阿。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其顿的历史命运,珀尔修斯战败被俘之后,罗马人把马其顿王国分解为4个彼此独立的“自治区”,归属罗马监管,彻底灭绝了这个亚历山大大帝的故国东山再起的希望。

    四、第四次马其顿战争

    此后又过了若干年,马其顿彼此独立的4个“自治区”之间不断发生内讧。公元前152年,一位政治野心家安德里斯库斯(Andriscus)冒充珀尔修斯的儿子,自立为马其顿国王,煽动被分裂的马其顿各邦联合起来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公元前151年,罗马元老院指派梅特鲁斯(Metellus)出任马其顿军政长官,在此后的两年中,梅特鲁斯率领罗马军队很快就平定了安德里斯库斯的叛乱,并且镇压了另外一些谋反者。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马其顿问题,罗马人索性将4个“自治区”全部吞并,使其直接归属罗马共和国管辖治理,马其顿因此而成为罗马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行省。

    焚毁科林斯

    马其顿位于希腊的北部,在马其顿的南边,存在着两个由希腊诸城邦组成的联盟,即希腊中部的埃托利亚同盟和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亚该亚同盟。自从亚历山大帝国瓦解之后,这两个同盟就分别联合希腊中部和南部的各城邦,形成了与北方的马其顿以及南方的斯巴达分庭抗礼的态势;同时它们彼此之间也相互抗衡、明争暗斗。罗马人介入希腊政治之后,这两个同盟更是在罗马和马其顿两大势力之间审时度势,游刃有余。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之后,罗马人分解了马其顿,紧接着(公元前167年)也解散了埃托利亚同盟。到了第四次马其顿战争结束时,罗马人不仅把马其顿和埃托利亚同盟的地区合并为罗马治下的马其顿行省,而且开始染指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亚该亚同盟诸国。公元前146年,就在罗马人毁灭迦太基之前,他们先征服了亚该亚同盟和整个希腊南部地区,一把火将亚该亚同盟的总部科林斯焚为焦土,马其顿行省以南的希腊本土也顺势成为罗马的第二个海外殖民地——亚该亚行省。

    第I节 向东地中海的扩张 - 图1

    科林斯遗址

    公元前146年,随着科林斯和迦太基的两场大火,罗马人已经把势力范围从意大利分别扩展到了东、西地中海。更重要的是,罗马人通过这两场大火向地中海世界的所有被征服和尚未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宣示,罗马帝国将像当年的亚历山大帝国一样无敌于天下。“迦太基与科林斯的灭亡,如今不仅成了两座血淋淋的纪念碑,记载着反抗罗马的代价,同时它也令人信服地朗声预言:罗马成为一个世界强权的时机已然成熟。”(理查德·迈尔斯:《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

    第I节 向东地中海的扩张 - 图2

    “我们的海!”

    罗马人在进行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的期间,还于公元前191年至公元前188年发起了与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在名义上是由大西庇阿的弟弟出任执政官和军事统帅,权势渐衰的大西庇阿只是以幕僚身份随军出征,但是整场战争实际上都是在大西庇阿的指挥之下进行的。大西庇阿继续发扬汉尼拔的灵活战术,以相对少数的兵力打败了塞琉古王国的军队,从而将罗马的势力范围从欧洲扩展到达达尼尔海峡(古称赫勒斯滂海峡)以东的亚洲地区,开始染指小亚细亚和西亚。正是在这场战争的议和期间,大西庇阿在塞琉古王国属下的以弗所邂逅了失势的汉尼拔,两人之间有了一段关于“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统帅”的对话。

    到了公元前147年,罗马又派出军队来到西班牙的最西边,先后镇压了卢西塔尼亚(今葡萄牙和西班牙西部地区)和努曼提亚(今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凯尔特土著的反抗,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纳入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公元前133年,罗马采取了与当年焚烧迦太基和科林斯同样的做法,一把火把努曼提亚烧毁。随着这一系列对外扩张战争的结束,罗马人已经在海外建立了四个殖民地,它们是马其顿行省、亚该亚行省、阿非利加行省和西班牙行省(后来又分为远西班牙和近西班牙两个行省),分别分布在地中海的东边、南边和西边(罗马所在的意大利正好位于地中海中央)。就在焚烧努曼提亚的这一年,小亚细亚靠近达达尼尔海峡处的帕加马王国的最后一任国王阿塔罗斯死后绝嗣,临终之前立下遗嘱把国家拱手赠送给罗马,从此罗马人就在亚洲有了立足点。

    到了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罗马人已经高视阔步地走出了意大利,走向了广阔的地中海,罗马共和国也日益成为一个地中海的强权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北非、西班牙乃至小亚细亚西部确立了不可撼动的势力范围。从公元前264年开始,经过了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西班牙战争等长达一百多年的艰苦征战,随着公元前146年科林斯和迦太基的焚毁、公元前133年努曼提亚的焚毁,罗马人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整个地中海的主人。至此,罗马人非常豪迈地把偌大的地中海宣称为:“我们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