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先天畸形

有些患者的腰椎病是先天的。如腰底部骨骼出现先天畸形或下肢畸形等,都会导致走路时无法保持正当的平衡姿态,久之就会致使腰部筋骨出现劳损而疼痛。

患上腰肌劳损后,多会伴有长期且反复发作的腰痛病,患者会感觉到腰骶部一侧或两侧有酸痛不适感出现,休息后病情会减轻。腰肌劳损一般为慢性病,但却可以急性发作。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腰部活动受限明显。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均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程度,阴雨天时腰痛会加剧,患者还会有乏力感,受凉或劳累后症状也会更重。

患上腰肌劳损后,通过对脊柱外观的检查也可以分辨一二,患者可发现一侧或者两侧的腰部肌肉出现板滞现象,局部有压痛感。单纯性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常位于棘突两旁的骶棘肌处,或在骶骨后面的腰背肌止点处。若伴有棘间、棘上韧带损伤,压痛点则位于棘间、棘突上。如果受损情况特别严重,行动就会明显受限,且在做了X光检查后可以发现脊柱腰段原本正常的生理弯曲都已经有所改变。

要注意的是,腰肌劳损在初发病时很容易被误诊为腰椎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脊柱炎。腰椎骨性关节炎也会导致腰椎出现广泛退行性改变及增生,类风湿性脊柱炎则常表现为腰部僵直状态,其具体症状还是需要请教医生多加分析,避免盲目施治。

在临床上,腰肌劳损为常见病,医生一般都会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自我保健。恰当的自我保健方法不仅可以预防疾病,对已经发生劳损的情况也会有很好的恢复作用。

1.按揉肾俞、腰俞、委中、阿是穴,每个穴位可按揉2分钟左右时间。

2.两手采取半握拳姿态,在腰部两侧凹陷处轻轻叩击,注意力量要保持均匀,避免用力过大、过猛,每次叩击约2分钟左右。

3.采取与肩同宽的站立位,两手背放在背部,沿腰两侧骶棘肌上下按摩100次,以腰部感觉到热感为宜。按摩方向一般为从上往下,也可以采取顺逆时针交替的按摩方式。

4.把两手叉在腰部,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腰部尽量放松,保持匀速慢呼吸,腰部在双手带动下做顺逆时针交替旋转摇动,约转80到100圈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转动的时候,速度要慢,幅度要小,随后可以逐渐增大幅度。

5.对痛点进行弹拨或者轻揉,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

所有的腰椎病,都是在腰肌劳损的前提下慢慢发展而成的。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便是一种典型的在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累积所致的疾病。在累积期间,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腰椎问题的严重性,再加之长期保持某些不当的姿势而又加重了椎间盘退变。

防治腰椎病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减少累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的床垫不要过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桌椅高度,并且还要定期改变姿势,避免久坐,定时做伸腰、挺胸的活动,如果使用腰带的话建议使用较宽的腰带。

在平时的锻炼中,要注意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针对性训练,这可以帮助患者增加脊柱内在的稳定性,防止肌肉萎缩带来更多不良后果。如果需要捡拾东西,尽量采取蹲位,而非弯腰,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其实,爱护腰椎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要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只要稍加防范,就可以避免对已经受损的腰椎造成二次伤害,也会还给自己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