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宜健脾不宜损脾
出现骨质疏松,是因为身体缺少钙质,饮食中的钙成分不能及时补充到骨成分中,导致骨量的补充速度跟不上丢失的速度。老年人的肠胃系统一般也都不太好,身体对钙质及其他多种维生素的吸收能力都会变弱。老年人如果存在脾虚现象,吸收系统是首先会受到影响的身体功能。此时就需要健脾调胃,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
4.宜养血活血,不宜破血耗血
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是腰背酸疼,并伴有四肢出现放射痛、带状痛、肢体麻木、无力的表现,或出现伴肌肉疼痛、下肢腓肠肌痉挛等症状。中医上讲“痛则不通”,这说明体内有血滞的情况,养血活血便是中医理论中提到的通法。只有血气通畅了,身体才能百病全消。
此外,还需要指出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钙是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因此会认定身体出现骨量丢失就一定是缺钙了。而其实多数情况下是身体内钙调节激素出现了失衡状态,破骨细胞活性超过成骨细胞的活性,致使骨质流失速度超过骨质形成速度。尤其是对于更年期出现了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单纯补钙并不能很好地改善病症,同时还要纠正骨代谢失衡的问题。一方面要促进骨生成,另一方面要阻止骨流失,双管齐下,才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根本方法。
而曾经被认定是老年病的骨质疏松,现如今和年轻人的距离也越来越密切了。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喜欢长期宅在家中、出门以车代步的年轻群体,因为缺乏户外运动和充足的日照时间,并且嗜好烟酒、浓茶、咖啡等,更有一些女性为了苗条身材而疯狂节食,这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体内严重缺乏钙质,因此年纪轻轻就会患上骨质疏松这一“老年病”。
只有从年轻时做起,从现在做起,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调整膳食以及多参加户外运动,才可以轻松还给自己一个年轻人该有的身体,并为年老后的脊柱以及全身骨骼健康打下更为坚实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