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这一讲主要是介绍一下九步法的基本逻辑结构,以便于大家从总体上对九步法有一个把握。
(一)我们在法律适用中使用什么样的推理方式?
法律适用必须依赖于法律推理才能进行。法律推理包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及类比推理等形式。
我们可以先通过以下几个案例来看一看类比推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案例一]甲偷了乙的马并转卖于丙,丙不知道也没有理由知道马是从乙那儿偷的。乙起诉丙要求返还马。乙胜诉。
该案确立了一条规则,即出卖人不具有标的物所有权的,买受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案例二]甲以伪造的支票买了乙的马,甲知道支票是伪造的。乙在把马交付给甲后,发现此事,于是起诉甲,要求返还马。乙胜诉。
该案确立了另一项规则:通过欺诈方法占有标的物者,不能取得所有权。
[案例三]甲以伪造的支票买了乙的马,甲知道支票是伪造的。在乙把马交付给甲后,甲把马转售给丙。丙不知道也没有理由知道伪造支票一事。乙起诉丙要求返还马,乙败诉。
该案如果按照案例一、二的规则,似乎乙应胜诉,因为根据案例二确立的规则,通过欺诈方法占有财产者,不能取得标的物所有权;根据案例一的规则,未取得财产所有权者,不得向他人转让所有权。但该案却判决丙拥有所有权,尽管甲并未取得所有权。
[案例四]丙曾帮甲对乙进行欺诈,其余事实与案例三同。
[案例五]丙从甲处买马后又将马转卖于丁,其他事实与案例三同。丁曾听说过欺诈的传闻。乙起诉丁要求返还马。注19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判例法上的类比推理并非十分简单的“照葫芦画瓢”,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技术性的法律推理过程。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这是英美法系法官们最常用的推理方法。所谓“遵循先例”,就是必须以类比为其方法基础,作为判例法国家,英美法拥有大量判例。每个判例中都包含了法律规则或原则。所有在后来发生的与先例相同或相类似的案件,都应当适用先例所确定的规则或原则来进行裁判。这个过程中,类比推理发挥着主要作用。其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 找到相对应的判例(从手头案件初步判断);
第二步 案例识别,识别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步 对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价值衡量;
第四步 相同点重要,则援引先例中已经确立的规则;如不同点重要,则放弃先例,转而寻找其他先例,如找到其他适合先例,则适用该先例;如不能找到,则创设新判例。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案例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拘束力。其中的法律原则、法律理由才是有拘束力的,尤其是法律理由中的事实要件构成了案件的基点事实。这实际上是要求有非常严格的判例制作技术。艺术家罗丹说,是欣赏者创造了艺术品。同一个物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同一个案件亦是如此。
上面我们讲的是类比推理。这一推理形式迄今为止仍是英美法系的主要推理方式。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演绎推理。到今天为止,演绎推理仍然是成文法国家最基本的推理形式。这是因为成文法的法律规范制定后,一旦发生与法律规范相对应的事件,就必须从法律规范中寻找对应的具体规定,对应完成后,推理过程即告结束。这一过程,就是典型的逻辑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注20。
下面这个三段论的例子,几乎已经被全世界关于逻辑学的书籍举了无数遍:
所有的人都会死 (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苏格拉底也会死(结论)
逻辑学家所说的三段论公式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在初步审阅事实的基础上识别出一个大前提(如上例中的“所有的人都会死”)。第二,用大前提的方式表述一个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第三,最后推出结论(“苏格拉底也会死”)。按照逻辑律,演绎推理是前提蕴含结论的推理形式。也就是说,大前提是关于一般性规则的陈述,其本身就隐含着推理的结论,即凡符合大前提规定的情形,均可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说,演绎推理的结论是逻辑地从大小前提中产生出来的。
从上面的范例可以看出,演绎推理指的是从某类事物的一般性知识出发,推出其中的特殊对象具有某种特性的推理注21。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这一点,与归纳推理正好相反,即归纳推理是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
演绎推理是一种能够确保推理结论形式正确性的推理方式。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推理形式所不具备的,当然,确保推理结论正确性的前提是逻辑律,即大小前提为真,遵守推理规则。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演绎推理对于确定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德国法学家汉斯普维庭指出,“经典的三段论推理模式在今天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注22
有人认为,英美法系采用的是类比推理,他们不太采用演绎推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美国法学家伯顿、列维都曾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英美法系如何采用演绎推理作了详细阐述。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我们的法律适用过程中,虽然演绎推理是主要的推理形式,但事实上,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也同样发挥着相应的作用。
要件审判九步法遵循的也是演绎推理这一最基本的逻辑结构。应当注意的是,在实际案件中,三段论法往往会表现为一连串的三段论,其中一个结论是下一个三段论的前提。这就是复合三段论。无论这种过程的层次有多少个,其推理过程都是一致的。在审理案件中,法官应当注意理清前后三段论的推理层次。
(二)要件审判九步法总体框架的逻辑解析
要件审判九步法的九个步骤中,每一个步骤都可以在逻辑框架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表来看看每个步骤在逻辑框架中的位置:
从上面这个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前四个步骤——固定权利请求、寻找基础规范(含权利基础规范和抗辩权基础规范)、分解规范要件主要解决确立逻辑推理的大前提问题;第五步到第八步——检索诉讼主张、归纳诉讼争点、证明要件事实、认定要件事实主要解决确立逻辑推理的小前提问题;第九步要件归入主要解决逻辑推理的结论问题。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九步法的逻辑结构,我们再来看一看完全性法律条文的逻辑结构:
第四章 要件式审判方法的价值分析
基本审判思路要求法官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对避免实践中因模糊思维而造成的审理思路混乱、裁判标准不统一,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