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商圈是优质的入口

4.商圈是优质的入口 - 图1

黄丽曾经这样评论智慧商圈:“商圈不是电商平台,而是一个服务的承载口。”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智慧商圈和传统的O2O最大的不同是,如何克服商圈内商铺的高度碎片化,形成统一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原本无法接入小商铺的那些玩法,比如在以万计数的用户平台上展示自己、组织大型的线上线下联动活动等,能够在智慧商圈层面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统一平台的建立也给长沙天心区政府对商户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天心区政府正在利用微信支付反映出的营销额,作为为商铺提供贷款支持的重要依据。

长沙五一智慧商圈是线下无数个优质入口的真实案例。

在黄丽看来,通过跨公众号的服务整合可实现对用户服务价值的提升,进入商圈之后,用户可以打开商圈里的服务,比如滴滴打车、人人快递等,这样商圈就又变成一个大的流量入口,把外面的服务接进来。

以前不这么做,是因为成本很高,要打广告,用户还不一定知道。现在一打开商圈,第三方服务列表里就都能看到。不只是针对用户和消费者,商圈里还有这么多企业和从业者,他们也需要服务。所以,绝不是做成另外的天猫或淘宝,而是商业的归商业,用户到了商圈后,逛街的可以去逛街,打车的可以去打车,商圈也可以扩展。

黄丽说,那些拥有巨大“人流”的线下商业体都具备商圈的条件。

比如机场。我们知道,机场的优势是封闭且拥有大量的人。劣势是空间有限,商铺再多数量也有限。商铺收入的40%要上交机场,为什么这么高?一是机场要管理,二是机场检验检疫的成本很高,还有就是机场的铺面资源很稀缺。

机场具有商圈特定的性质,如果微信可以帮助机场扩大销售面积、提高销售体量呢?比如机场采取虚拟和现实结合的方式,划出一小块地方作为样品展示,用户看好后可以直接在商圈公众账号上购买、支付。

再比如天虹、上品折扣这样的零售企业,它自己是个百货,建立了一套体系,包括会员体系、卡包、iBeacon,好不容易都打通了,做成了整个系统,但只服务于自己的商场。为什么不能为周边的各种奶茶店、小精品店、小餐饮店、小便利店去做商业形态?去做摇一摇和微信支付?让这些小商户使用自己的系统,把他们都连接进来,就形成了以天虹、上品折扣为中心的一公里的商圈。对小微商铺来说,不用开发,不用自己管理,但是可以通过申请来发消费券。

对用户来说,原来只关注一个天虹或者上品,两三个月去一次。但今天会去喝奶茶,明天会去吃拉面,通过天虹、上品商圈号来发优惠券,是不是也就整体提高了整个商圈的频次呢?

再比如某个步行街,不能每个店铺都开发微信支付、公众账号,那么以步行街为主,利用公众账号把所有店铺都连接进来。关键是通用的会员体系和积分,比如本来集6个戳就可以换取某个东西,但在同一个店铺很难集齐,现在有了商圈,可以这个商店一个,那个商店一个,很快就能集齐6个并换取商圈里的某个东西。这么一来,用户的黏度、活跃度、购物频次全部提高了,还降低了商户在互联网开发上的成本。

基于商圈的开发也极大地为像嵊灿这样的第三方提供了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