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保守的大家族遇上新兴的互联网应用
掌握着国家财税命脉的部门因为责任重大,行事向来谨慎而保守,机关办事层层审核,但求不出差错,由此给纳税人留下刻板和严肃的印象。
西安市国税局常常遇到这样的难题:面对社会和商业经济一系列新的挑战,用传统的模式和方法有些力不从心。
以发票为例,比较突出的就有两个问题:
1)兑奖怎么办?
西安市国税局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来自“营改增”的政策改革。
西安市国税局相关领导介绍说:“2015年,国家继续要求落实‘营改增’的工作任务,也就是原来由地税部门主管的生活服务业的营业税要划改为国税部门主管的增值税。”
在此前,地税部门一直通过在发票上设置刮奖区的方式来鼓励市民主动索要发票,实现以票控税。“营改增”之后这项政策还将保留,兑奖工作也要过渡给国税局。但问题来了:国税局之前并没有处理这类业务的经验,再加上国税局原有发票也将纳入兑奖范围,怎样才能让纳税人和消费者满意呢?
2)假票怎么查?
假发票的问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
税务部门想尽了各种办法打击假发票,比如在发票上增加防伪标识等,但不法分子还是能成功造假。
而且,随着近年来各种网络社群的发展,假发票贩子往往藏得更深,小广告通过互联网传播也更快,打击起来比以前更加困难了。
西安市税务部门向公众开放了电话和短信的防伪查询平台,很多人都嫌不够方便。试想:会计面对一张贴满了发票的报销单,光算清总数头都大了,如何来得及再细辨真伪?……
由于假发票的泛滥,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公私财产损失。传统的应对方法对于假发票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一切业务流程都绑定在线下,或者其他不够便利的手段上。
现在的在线支付功能已经很成熟,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网银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来支付奖金呢?再比如假发票的查询,扫二维码比打电话、写一条十几位数字的发票编码方便太多了,为什么不能采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