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饼的秘密武器

如何提升产品的购买、赠送和销售效率?这或许是所有传统企业在线上销售希望搞清楚的问题。韩义的方法是:一是社交玩法,二是深度结合微信卡包和微信支付,把全员营销都基于微信平台做线上化,同时以联盟的形式进行推广。

所谓社交玩法,就是基于微信把所有的功能都做完,如买月饼、送好友,甚至还可以建立兴趣小组、做语音传情、群发月饼等。这种社交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将真正有需求、有共同语言的用户聚合起来,并让这个群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不难发现,微信月饼的产品本质是基于微信卡券功能,用户最终领取的月饼会以卡券的形式呈现,并且在卡券页面可以实现月饼邮寄、月饼转赠等功能。

“有了这么好的一个载体,我们就可以完成一些微信卡包、微信支付的功能,最后发月饼就像发红包一样简单。”韩义认为,“月饼说”是一种“社交+电商”的创新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搜索+电商”模式,让消费变得更加简捷化。

事实上,每一张微信卡券都拥有特定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凭此券可以直接到店领取,也可以发起邮寄。一张卡券就是一件商品在微信上的凭证,凭证的入口非常浅,方便随时使用。

韩义的秘密武器在于:配合“月饼说”这个活动,信息驿站为酒店打造了一个基于微信的全员分销体系,运用的是微信二维码的接口能力和微信支付中企业付款的接口能力。

在往年,酒店销售月饼也会实行员工分销,不单是销售人员,许多员工都会利用人际关系销售月饼,以获得提成。

基于微信的分销系统,全员分销的能力可以得到成倍的放大。韩义说,酒店员工只需要在信息驿站平台上进行申请并经过酒店审核,就可以成为月饼销售大军的一员,获得专属的业务授权二维码或者一个内含参数的销售链接。这也意味着员工每卖出一盒月饼就可实时结算,马上会收到以企业红包为主要形式的相应销售提成,改变了往年酒店线下的分销月饼提成三个月都发不下来的窘境。

不过,这个看似很厉害的“秘密武器”在执行过程中也相当不容易。

“月饼分销作为一个很好的起步,更多是为了以后的其他分销解决‘到底分销是怎么弄的?’这样的问题。”罗与卓说。这个过程中,员工的教育问题是推广的一大难题,需要在员工培训上下很大的工夫。

罗与卓回忆说,突破性地采用全员营销的模式,向上万员工发送个人专属二维码,在一两天是很难完全接受和深刻理解的。这个模式毕竟很新,要让每个员工都熟知这种操作,相信能够用这个方法卖东西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碧桂园在不同阶段进行了有步骤的宣传,并采用个人业务发展与酒店管理公司同一步伐的宣传行动,共同推进月饼销售工作。实际操作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众多的员工中,他们从怎么拿二维码到拿到二维码怎么办都会产生疑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们首先要准确登记个人信息,当中会发生一些情况,比如说名字、员工号、所在酒店名称填写错误需要修改等,随后还要把上万个二维码发下去。发下去之后,有些员工不熟悉二维码在微信上的存放地方,要告诉他们寻找的路径。

第二,拿到二维码之后,要引导他们去用这个二维码。有时候我们会给他们一些公共的宣传资料,比如少配一些图片,该配一些什么文字发出去,然后发到哪里,大概什么时间发,要有一个统一的动作去统筹他们,这样效果会好一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碧桂园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去跟进,问题反馈,反馈到谁那里,反馈之后怎么解决,还有宣传推广的方式和渠道,都有专门跟进的团队负责。

2.月饼的秘密武器 - 图1

罗与卓认为:“首先这肯定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一,未来酒店会习惯用微信来做销售。从一开始微信订房、微信订餐,到微信卖月饼,可以以此拓展很多东西出来。微信卖月饼,同时是为日后延伸其他产品的销售打基础,让每位员工熟悉这种模式,为销售有关产品拓展渠道。这些都是新的尝试,拓宽了碧桂园凤凰酒店的营销渠道,把线下的面对面客户转化为很多种方式存在的用户。

第二,社会化分销可以调动每一个人。给每位员工发送个人专属二维码,为员工传播微信月饼销售界面带来便利之余,更能有效地跟踪每一位员工的销售情况。碧桂园采取的是即时激励发放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让每位员工都发挥主人翁精神,投入月饼销售工作中。

第三,通过这种“病毒”式的传播,达到了信息、产品的有效流通。同时,以月饼为载体,通过这种社交圈层传播方式,在品牌推广上得到的是传统广告无法比拟的效应:微信社交圈层的品牌形象输出,采取了时下最受社会大众关注的平台和交往模式,做了一次完美结合。

叶娃说,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理解卡券驱动社会化营销的价值,一般的操作思路是:用微信企业号做员工管理,用微信服务号做顾客管理,借助卡券和支付把企业员工和顾客之间销售的链条串接起来,最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精细化经营管理模式。

过去的营销课程也提到过类似模式,知道从哪个环节到哪个环节是谁带来了多少,消费者在买什么。如果不借助微信卡券系统,真正要做到精细化和常态化的统计是比较难的。

微信有ID,从该ID动作发生的触点就可以知道是谁在操作,操作什么商品,应用了哪个渠道或者是哪个人送给他的优惠,最终支付了多少钱。整个数据,企业都可以通过微信的开放功能和接口得到。这是对传统经营的升级。

韩义认为,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需要更加精确,即满足特定场景下特定社群的需求。微信生态的本质是去中心化,人类最重要的财富是存储在社交链里的,这也是企业可以做全员营销的重要依据。未来卡券在O2O营销里将扮演更加重要的入口作用,既有裂变营销的价值,也会让市场交易更加活跃。

第四节 生活家卡包革命三部曲

作为跨国公司宝洁的第三方服务公司,随视传媒一直想解决宝洁的一个痛点:与宝洁一千多万邮箱会员和数百万手机登记会员进行有效的连接。

宝洁一直头疼的是无论是邮箱地址还是手机号码,会员所填写的信息对于宝洁来讲只是一堆联系方式,背后对应的会员画像却一无所知,结果导致:“你发小样的时候这些人可能出现一下,但你要邀请他来参加活动,或者给他发问卷评价新的产品时,这些人就找不到了,活跃度非常低。”

过去五年来,宝洁一直在调整媒介和品牌传播策略。宝洁越来越意识到,传统媒体越来越难界定价值,无法定量去看真正的品牌转化率。而传统电商渠道由于数据回收周期慢,也很难将用户的画像描述和品牌发生的纵深联系记录下来。

宝洁更希望的是:在品牌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把更多的费用用在促销上面,更直接地拉动销售。

宝洁的问题只是快消日化行业的一个缩影。过去种种营销方式的弊端造成日化行业获取用户数据不够完整,无法直接连接消费者,这也直接影响了品牌的销售和决策。

1.连接顾客,把会员搬上微信

作为首批卡券测试商户,随视传媒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宝洁做卡券的接入工作,实现移动端的会员连接。宝洁的逻辑在于:

消费者在哪里,品牌就在哪里,消费者喜欢用什么方式来沟通,品牌就应该用什么方式来沟通。现在消费者喜欢用微信沟通,微信自然是我们首选的沟通平台。

连接会员,并不是直接引导邮箱的会员和手机的会员再用微信注册一次。随视传媒的策略是:在大卖场的现场活动里,利用诸如包装条码扫描来直接招募新会员。

让新会员通过微信来关注公众号,从而成为微信会员,这种路径设计是宝洁希望可以减轻用户的心理负担。而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宝洁和会员单向的连接(过去只能通过短信、邮箱),使其可以借助微信平台与会员“对话”。

所谓的“一人一码,一人一iBeacon”,是指宝洁开始用二维码作为连接顾客的入口,在线下销售人员的工牌上以及卖场的易拉宝、海报上都增加了二维码,此外,用户购买的宝洁商品上也有公众号平台入口,用户可以扫二维码进入微信页面确认领取小样,或者填写邮寄地址获得小样。

实践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在人比较多的时候二维码是很不方便的,顾客都挤进来扫二维码,造成拥挤的场面,有些顾客看到这种场面就离开了。

事实上,在卖场里面,商户用展架、海报这种方式去扫二维码的话,只在客流量小的时候这么做,周末人流量大的时候几乎没法用。

于是宝洁又借助了iBeacon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宝洁促销员的工卡上安装了iBeacon,如果是用iBeacon摇周边的方式,顾客在20米范围之内只要听到提示,打开蓝牙,摇就有优惠,比靠近来扫二维码要容易多了。

通过摇一摇、卡包、红包等线下营销活动,宝洁生活家公众号的粉丝迅速增长到550万。不过这只是解决了连接顾客的问题,还没有连接会员。随着宝洁生活家公众号粉丝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会员也就逐渐转移到微信上来,宝洁希望能跟原有的会员体系进行信息匹配,尽可能将原有的会员连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