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近场即入口
第20章 iBeacon:蓝牙也性感
“摇一摇”,我把它做成了一种行为符号,所谓行为符号就是,像发神经一样,每天没事就摇。
——张小龙,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
第一节 “摇一摇”是入口
1.是入口,也是一种行为符号
2011年10月,一向低调神秘的张小龙应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之邀,在一间普通的自习室里,面对20多名慕名前来的学生做了一场50分钟左右的内部讲座。
“别以为我在开玩笑,我是很正式的!摇一摇就是这种用户体验,就是这种产品,很简单,但我把它做成一种行为符号。”张小龙如是说,而在当时,微信3.0版本的“摇一摇”功能刚刚发布不久。
在张小龙看来,所谓行为符号就像发神经一样,每天没事就摇。一个产品它能够流行开来是因为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可以让用户的行为变成可传播的符号。如果用户经常想到“摇一摇”,那这个动作本身就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可以传播的符号。
人性是一种理念,在体现美观的同时,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过去十多年,腾讯被外界称为中国互联网最牛的产品型公司,其IM工具QQ也充分表达了腾讯产品对人性的理解和深度运用,真正把腾讯的产品价值观上升到哲学性,张小龙是第一人。
张小龙认为,摇一摇是以“自然”为目标而设计的产品。
“抓握”“摇晃”是人在远古时代没有工具时必须具备的本能。手机提供了激发人类这项远古本能的条件。张小龙在设计“摇一摇”时,目标是希望和人的“自然”或者说“本能”动作体验做到一致。
“摇一摇”给用户的体验包括:动作——摇动;视觉——屏幕裂开并合、响应动作;听觉——有吸引力(男性是来福枪)的声音来响应动作;结果——从屏幕中央滑下一张名片。整个界面没有菜单和按钮,但几乎没有比它更简单的交互体验了。
智能手机让远古时代人们通过投掷石头来连接到其他人,进化到摇动手机来虚拟地连接这个世界。张小龙认为:
“摇一摇”是一种非常移动互联网化的操作方式,它不需要用户动脑输入信息,非常简单,用户就能将信息反馈给系统,这时,“摇一摇”就已经是一个信息入口。
其实我们一直想在“摇一摇”上做一些尝试,因为它是一个入口。说不定我们也会跟电视台合作,比如在看某个节目时摇一摇,就能摇到这个节目的公众号,或者看一个广告,摇一下可以打开广告的详情。
或许是因为“偏爱”,从3.0版本的“摇一摇”开始,张小龙也在极大地丰富“摇一摇”的内涵,从人到音乐,再到电视。
“摇一摇周边”似乎在内容基础上离商业更迈进了一步。
微信所提供的“摇一摇周边”是基于苹果iBeacon技术,通过基于低功耗蓝牙(蓝牙4.0)的iBeacon协议所推出的全新服务,商家能够在iBeacon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时间等个性化服务,从而连接用户与线下空间。
用户只要在该范围内打开手机蓝牙,即会在“摇一摇”内出现“周边”页卡,通过该入口获得优惠与服务,比如可以在线下的商铺、餐厅、橱窗甚至货架前,摇到由商家提供的红包、优惠券、小游戏,或者导航等服务;对于商户来说,“摇一摇周边”是继WiFi近场服务之后,微信为商户摇出来的另一个新场景,成为商户线下场景中的全新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