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二元结构的滞后
尽管从大历史看,社会意志能制约权力意志,然而制约总是滞后。首先,反扭力的形成是因为社会多数成员已经感受到恶果且恶果达到了相当规模——这是产生压力的滞后。其次,二元结构中的权力对压力的感知并不及时,当权者也不会一感受到压力就进行调整,直到压力大到相当程度——这是压力作用的滞后。在此期间,恶果将继续扩大。第三,已经形成的恶果不会随权力意志的调整立即消失,有些恶果甚至不可逆——这是恶果消除的滞后。
以强力更新权力则造成更严重的滞后。革命导致动荡和战争,形成大规模流血和死亡,经济后退,文明破坏、财富毁灭。即使革命成功能促进社会新的发展,但死者无法重生,家破难以重圆,每个具体生命的损失都无可挽回。
民众大规模不服从的方式,某些情况下可以让旧权力倒台,却不见得具备建设性。社会意志的反扭力盲目释放,并非就是体现社会意志。如果没有新的沟通结构迅速替代和覆盖整个社会并被人民接受,革命狂欢的第二天就会陷入混乱。在旧政权垮台后的权力真空中,会涌现形形色色的权组织跑马圈地,彼此争夺。权组织的本性就是追求扩大权力,最终如何达到稳定,或是由谁一统天下,往往要经过长久争夺才会尘埃落定。
更糟的是,由于权力意志与社会意志的脱离不可避免,无论压力调整还是强力更新都不能一劳永逸。新的当权者和权组织在与社会意志短暂拥抱后,必然重新渐行渐远,进入下一个轮回。权力调整和更新的滞后将不断发生,恶果反复重现,人民也将周而复始地遭受损害——这几乎成了历史难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