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驶向未来的自动车
递进自组织将“权力意志”溶入“社会意志”,以“和载体”取代“权组织”,社会从此不再分离为二元,不再需要通过“压力”和“强力”才能调整或更换权力,第八章图 13 的模型将变成如下的图 19。
在图13中看到,“社会意志”与“社会意志实现”之间隔着诸多环节,“权力意志”是主要的障碍。而在图19中,已经没有“社会意志”与“社会意志实现”的区分。或者说,在“社会意志”与“社会意志实现”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障碍,只要“社会意志”形成,就意味必定实现。
图19所表达的,“个人意志”通过“递进自组织”产生“和载体”形成“社会意志”,四个元素可被视为是完整的一体,中间没有任何断裂,也不需要联系管道,每个部分的结合都是全方位的,因此图形不用通常那种分开的框与线。用了目前这种阶梯形式,也只是为了取与本文相合的“递进”意象,而非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分隔和错位。那将是最为简洁、灵敏、有效与和平的社会结构。
政治制度有如承载社会的车,社会意志是其应有的行驶路线。二元结构的政治之车虽在大方向上不能脱离社会意志,但是恰好的状态不多,总是左摇右摆,甚至落沟或撞崖。
专制政治之车的方向盘操于当权者之手,其他人被隔离在乘客区不能过问,只有在事故频仍,撞得头破血流后,忍无可忍的乘客打破隔离,才能换上新司机,随即又会被隔离,进入下轮循环。
代议制让乘客定期推举司机,也能对司机评头论足,但是选上的司机不一定合适,或者坐上司机之位就变得任性,不到下次选举仍难更换。好在不用冒车毁人亡的风险暴动,虽然有滞后,可以等到推举新司机后再修正偏离。
根本的解决是换上一辆由社会意志直接控制的自动车。如科幻作品描写的意念驾驶,社会意志怎么想,车就怎么开。递进自组织的“和载体”相当于社会意志的“意念”,其对社会意志的体现便相当于对社会之车的驾驶。社会意志是社会之车的行驶路线,而社会之车又由社会意志控制,形成完美的自洽。
本文除递进自组织之外未涉及诸如国家形式、经济制度、所有权、财富分配、社会福利、教育、军队等方面的构建,原因在于递进自组织不是一种目标,更不是乌托邦。乌托邦构建的是理想社会或终极状态,递进自组织只是一种方法,或者说是达到理想的手段。乌托邦是事先选定的目的地,递进自组织只是驶向未来的车。目的地是什么,不由车决定,也不会有终极目标。然而只要有了这辆自动车,社会所需的其他方面便会自然形成,且会随发展自然变化,社会始终平顺无阻地按照社会意志驶向未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