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精细的剥离

当今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形成盘根错节的纠结。以往那种打倒、推翻、另起炉灶式的革命不仅困难,还可能将洗澡水连孩子一块泼掉。现代专制国家的镇压无所不及,导致无法事先培育替代力量,一旦出现权力真空,来不及整合社会,就可能引发连锁失序,不要说转型不能成功,连社会的基本生存都会受威胁。

尽管革命派总是对此断然否定,并攻击这种担忧的用心,但即使只有“万一”的可能,也须小心对待。小心不是不做,成大事以小心。即使小心最终被证明多余,顶多是徒劳,损失有限,而不小心的结果却可能会跌下深渊。

例如专制政权建立的社会管理机器,费时多年,花费巨大,触角伸及每个社会细胞,网络覆盖整个国家,其专业团队、行政技巧和配合关系绝非轻易可以取代。小心的方式是不能轻言打碎这个机器,反该将其当作值得珍惜利用的资源。从革命角度看,这似乎矛盾,让那机器继续运转难道还是革命?问题在于,当专制权力已经把社会管理的功能与自身合为一体,打倒其便会同时丧失社会管理的功能,恰恰是专制权力竭力营造的“人质关系”。有“乱离人不如太平犬”心态的民众会宁愿放弃民主,也不愿面对无政府带来的难料后果。解决这个问题,取决于能不能把社会管理功能与一党专制的权力剥离。对已然互为表里血肉相连的二者,剥离并不容易,没有可以一刀两断的方式,需要极其小心。

代议制转型是“盖房式”的——须先整体搭建完整的框架(宪政),才能在其上添砖加瓦,完成其他部分。在专制制度下,代议制元素难以自行获得发展空间,依赖当政者赐予的“政治改革”——往往只是开放个别元素(多元化、新闻开放、基层选举等),却不会允许出现整体框架(那等于取代专制权力)。那些元素萌芽后缺少框架约制,便会在竞争中得寸进尺,不断扩张,总是迅速突破当局容忍的界限,导致所谓的“开明政改”半途而废,否则会使专制大堤溃于蚁穴。可以说,代议制是不可能与专制并存的,因此也不会为专制所容。除非专制权力中出了自我转型的“圣人”,否则代议制的实现只能通过革命一蹴而就。那时, 被推翻的专制权力若是与社会管理功能一体,便导致权力真空,带来玉石俱焚的危险。

递进自组织却不同,其每个层块自身内部都具备完整要素,不需要外部框架支撑,即可在内部实现转型。形象地形容,这种转型如同“滚雪球”,从最初的雪核开始,框架与要素皆俱全。递进自组织的扩展只是相同层块的组合,如同滚雪球附着的都是一样的雪,相互黏结是对各层块的向量和进行再求和。或者用另一种比喻,完成转型的层块,就如原本无闸的大坝上每块石头自我形成调节自如的闸门,因此不需要炸开大坝让洪水泥沙一泻千里,而是在无需拆除大坝的状况下让洪水缓慢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