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谭 恶霸是这样改邪归正的

    妖怪

    第十一谭 恶霸是这样改邪归正的 - 图1

    正午,太阳晒得人脸发烫。西城的集市还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茶水铺,一位路人入座,铺子里的陈奶奶给他上了一壶凉茶。

    路人猛喝一口,神清气爽,也开了话匣子:“陈奶奶,你听说了吗?陈员外的儿子落水啦!”

    “你是说那个十二岁的陈一桥吗?哦呦,说话好凶的,总是吓哭小娃娃,到街上第一件事就是抢,吃饭从来不给钱。虽然是孩子,但已是咱们西城一霸咯,人人见了都要躲。”

    “对,就是他。”

    “不敢相信,他爹那么好的人,生出这样的孩子,如今还遭了这样的罪。他现在怎么样了?”

    “救上来了!”

    “大难不死,说不定这次以后要改邪归正了呀。”

    “害,这谁知道呢。”路人眼前的茶水已空,他放下两个铜板,起身走了。

    西城有善人,陈一桥的爹陈丰成。陈丰成二十岁名落孙山,没有功名他也看得开,转而从商,竟然真成了一番事业。富甲一方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娶妻生子,第二件事就是为西城修桥修路。唯一的儿子取名陈一桥,仿佛也是在提醒百姓他的作为。人们爱戴他,自然也容忍了他的纨绔独子。况且陈一桥也才十二岁,大多数人都当他是还小,不懂事。

    西城有文人,陈一桥的堂兄陈羽生。别人家孩子七岁还在背诗,他已经读完四书,该读五经了。十五岁时写文章,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今十七岁,读书之余还帮着叔夫陈丰成打理生意,可谓全才。说起陈家的这些小辈,人人都对陈羽生赞不绝口,绝口不提陈一桥。

    陈一桥醒了,在自己家的红木床上。

    他觉得自己喉咙里还有一口水没吐出来,他轻咳,也咳不出什么东西,只把趴在床前的小丫鬟沅沅惊醒了。

    “少爷,你醒了,我去叫老爷和夫人!”沅沅小跑着出去了。

    一束光照进屋子里,“好疼!”陈一桥听到一个小孩的声音。然后,他看到了一个小男孩把手从阳光下伸回来,手臂上留下了一条伤痕,闪着火星子。看到此场景,陈一桥仿佛能闻到烤焦的肉味,有点恶心。

    男孩抬头看他,眼睛水汪汪的:“哥哥,哥哥,你别怕。你落水的时候,我们就附着你,也被捞上来了。我姓方,这是我阿娘。”

    陈一桥顺着小孩的手指看去,一个妇女挽着低发髻,头发上还在滴水。

    “啊啊啊,鬼啊!”

    陈一桥刚醒,四肢无力,想跑也跑不了,只是把被子掀开了一些。

    “公子莫怕,我们母女来这水面上,只是机缘巧合。不会伤人。”妇人也开口说话了。

    陈一桥直接昏了过去。

    梦中,陈一桥隐约听到轻轻的啜泣声。他再次睁开眼,娘亲正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为他流泪呢。

    大眼睛小男孩还站在屋子里,沅沅端药进来,径直穿过他的身体。陈一桥瞪大眼睛,他心里确认了这是鬼,别人不仅看不到,还摸不着。

    他开始发抖,陈夫人以为他是冷,帮他掖了掖被角:“儿啊,咱这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好好养病,等你好了我们全家都去庙里求个平安,祛除邪祟。”

    听到“邪祟”二字,陈一桥心想,娘啊,咱家现在就有邪祟,你天天拜佛,佛祖怎么没祛除呢。

    陈一桥是个小恶霸,西城的人都这样说。

    陈一桥是个小恶霸,陈一桥也这样觉得。

    他的想法很简单,做个恶霸,无所事事,出门晒晒太阳,欺负欺负人,吃吃喝喝。好过回家看见自己的爹和陈羽生那家伙亲如一家,实在不爽。

    既然是恶霸,不该怕鬼。陈一桥想,对啊,我比鬼还恶,一个妇女,一个小孩,有什么可怕的。

    在床上想明白了这件事,他坐了起来。

    “喂,那小孩!你说你和那个女人是鬼,你们不去投胎,来我家干什么?”

    男孩看向他,默默低下了头。那位妇人——男孩的娘亲却说话了。

    “这位少爷,我们娘俩命苦啊。”她落下泪来,陈一桥才知道原来鬼也是会哭的。

    夫人讲了一个故事。

    丈夫死后,她带着儿子一起生活。一个妇人做生意何其艰难,有时还要半夜雇渔船运酒。她便找了一个帮手,此人极通水性,也能帮不少忙。

    “这天,我和儿子一起去收钱,十几千的钱啊,那个叫吴六的帮手划船带着我们回家。多好的一天,我们就遭难了!”女人又开始哭,小男孩也偎在她怀里,发出“嘤嘤”的哭声。

    陈一桥弄哭过多少小孩,从没在意过。两个鬼在他面前哭,还是头一回。

    “你们别哭了,接着说。”

    女人擦擦泪,继续往下说。

    “别人都以为,是刮大风的时候我们娘俩不小心掉进水里去了。其实,害我们的人,就是那划船的吴六。他水性那么好,怎会救不了我们?他是见钱眼开,想谋财害命!”

    陈一桥听着,能感受到这妇人的痛苦、愤怒。

    “那才是真正的小人!他拿了钱,对外说人和钱都翻到湖里去了。没人能戳穿他的真面目。

    但是他后来竟还有胆量再去水里,他不知道,我们娘俩在水里等着他呢。

    是的,我们化为厉鬼,只为将他也拉进地狱。

    吴六死了,我们娘俩心愿也就了了。在人间耽误了一些年月,该去投胎了,没想到少爷落水的地方,也刚巧是我们落水的那儿。我们看你在水里挣扎,就想到了我们当年啊。我和方儿就想帮你一把,未曾想因此来到地上了。”

    “这么说,是你们母子救了我?”

    “是啊,救了哥哥,我和阿娘也算积了德,说不定下辈子投胎还能生个好人家。”

    “小孩子就是天真,好人家,什么叫好人家?”

    “我看小少爷家就是好人家,有爹有娘,也不缺钱财,更没遇到小人。”妇人微微一笑,“我希望我儿也能生到这样的好人家。”

    遇到这两个人,不对,是这两个鬼之后,陈一桥内心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在房间里养病的这段时间,除了娘亲日夜相守,爹爹也来过好几次,虽然只是站一会儿就走,也确实比平日更多几分关切。

    小方儿(陈一桥也不知道他到底叫什么)时常向陈一桥投去羡慕的目光。父母双全,锦衣玉食,这可是他生前未能享受的日子啊。

    陈一桥心想,我原来,还挺幸福的。

    五日后,陈一桥痊愈了。

    小恶霸要重出江湖,西城人又要开始头疼了。但是谁也没料到,他好了以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去找堂兄陈羽生,他们可从来不对付。

    “你要找什么书?”陈羽生很是惊讶。自己的堂弟他是知道的,从不曾认真读书,不知气走多少教书先生,今天竟然要找书来看?

    “就是……有没有那个记载咱们西城奇闻逸事的书。我想找个故事。”陈一桥不情愿来找陈羽生,但除了找他还能找谁呢?

    得想办法送走家里那对“救命恩人”,该投胎投胎,不好再耽误。从不关心别人的陈一桥竟变得这样热心肠了。

    “自然是有的。”陈羽生带一桥来到了书房。

    好多的书。大大小小的架子上,都摆满了书。这怎么找?陈一桥直接傻眼。

    但陈羽生只是走到左手边第一个柜子,拿起一本《夷坚志》。

    “这里面可能有你要找的故事。”

    陈一桥夺过书就开始翻。他书读得少,认识的字也不多,找得好没头绪。

    “这是卷一,还有几十卷都在这个架子上。”

    听到这里,陈一桥更是要昏头。

    “那个……堂兄,你帮我找吧。”

    对这个称呼陈羽生听了很是惊讶。他知道这个堂弟是从来不喜欢自己的。这生了一场病,倒像是大变样了。他拿索引给陈一桥看。

    《吴六竞渡》,吴六,就是这个。

    陈一桥指着这几个字,堂兄,我要找这个故事。

    陈羽生就帮他拿出第五十卷。

    再次重温这个故事,陈一桥仿佛身临其境。故事中,有他认识的人——卖酒的寡母,八岁孤儿,见财舍义的吴六。

    读完故事,他因吴六之恶而怒,因方家母子报仇雪恨大快。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安顿方氏和她的儿子。书上本就不会什么都写的。

    也许,这位博学的堂兄陈羽生知道?

    他这次真豁出去了,咬了咬牙:“堂兄,我要和你坦白一件事。”

    读了很多的书,陈羽生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这个世界上还真有鬼。

    “这个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无措之中,陈羽生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名字,“但是,我认识一个人,应该能帮他们。”

    陈一桥的眼睛亮了起来。

    竹林,斗笠,蓑衣,铜杖。

    他法号苍海,一个和尚。收到城中小友陈羽生的信,他便从郊外竹林的小屋出发了。

    鬼要去投胎,他便来超度。不是什么“活佛”,只是为世上诸多冤魂寻个去处,也让人界多些安宁。

    陈一桥的事他有所耳闻,顽劣的孩子,总要经历一些事才能成长。落水是劫,但这对鬼母子,却是善缘。

    陈府,十二岁的陈一桥有点不耐烦,堂兄陈羽生想要安抚他,却不知如何对付。苍海就出现了。

    但愿他能帮到他们,陈一桥心想。但他嘴上还是不饶人的:“和尚老头,你要是帮不上忙,我可不会让你在西城好过!”哪里像求人的态度呢。

    苍海只是轻轻微笑:“自然。”

    苍海来到陈一桥的房间,看到方家母子,二人仿佛在等他,投以笑容,孩子的笑天真,妇人的笑安稳。或许就是这种力量使陈一桥改变了吧。

    默念佛经,空气中渐渐散出金光,将这二人笼罩。很快,他们就要消失不见。

    陈一桥对着那小男孩喊:“祝你投胎好人家!”

    话音未落,鬼影已无踪。

    “放心,善人自有善报。他们来世都会富贵长寿。”

    “那挺好。”陈一桥轻声说,“谢谢你啊,和尚老头。”

    听到这样的说辞,苍海也不生气。事情办完了,他该走了。不过既然来了,不妨多说一句。

    “他们重新做人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