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谭 誓言
毛绒尾巴
定水县城里,锣鼓喧天,处处张灯结彩,长街上,居民们准备了几天的美食被端了上来,供参加丰收节的人们享用。
紫萍和积雪顺着人潮缓缓向前,两旁是热络的招呼声,盛情邀请品尝他们的食物,这是丰收节的习俗,这些沿街摆放的食物,若是被吃完了,准备食物的人家就可以到地庙求一只上签,为下一年的生活祈福。
“积雪,为什么我走了这么久,没看到鱼呀?”紫萍嘴里塞着米糕,含糊不清地问道,“不是年年有鱼嘛。”
积雪摇了摇头,她不像紫萍那样喜欢吃人间的食物,对于有没有鱼这件事毫不在意,只是随着人潮,欣赏着节日氛围。
“啪!”县衙后院,精致的筷子被扔在地上,县令看着满桌饭菜,呼喊来厨师,愤怒质问道:“不是和你说过,今日我有贵客上门,须得鸡鸭鱼肉,整备齐全,可现在,你看看你准备的鱼,不足一掌大,如何让人下筷?”
厨师委屈道:“大人,我也难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定水县,能寻到这两条鱼,已经是很难得了。”
“怎么,平湖那么大,就捞不上几条大鱼?”
厨师苦涩地摇摇头:“捞不到。说来也怪,往年的平湖,莫说一般大鱼,就是几十斤的鲈鱼,也不稀罕,只是今年莫不是个灾年,鱼获骤减,竟连一尺长的鱼也罕见了。”
县令沉默了,这件事他曾派人查过,但是一无所得,那些鱼就好像凭空消失一样,他甚至派人潜入平湖深处,依旧一无所得。
“好了你下去吧,只是不许再提灾年之说,我定水风调雨顺,粮仓满储,何来灾年之说。”说罢,挥了挥手,步伐沉重地走向会客厅,那里正坐着一个高冠男子,身形瘦长,颜貌白俊。
“仙师,让你见笑了……”县令有些歉意地说道。
“哪里,定水县鱼类消失一事,我最近也有耳闻。”
“哎,本朝国泰民安,我的辖境却出现这等事,惭愧呀!”
“县君莫要自叹,不如就在今日,我等一起去那平湖,探探究竟如何?”
县令听到此话,顿时大喜,道:“好,有仙师亲自出马,一定能查出问题所在。”于是赶紧吩咐皂吏,点齐人手,齐备渔具,准备前往平湖。
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准备就绪,众人便敲锣打鼓出发,沿途还加入许多看热闹的百姓,远远看去,浩浩汤汤。
城中大道热闹非凡,而城南也不寂寞,一个破旧庙宇前,几个老人唉声叹气,大骂人心不古,围观群众则默默看着。
正巧在街上吃饱了的紫萍、积雪两人,闲逛到这里,看着一群人围着几个老头,好奇地凑了上来。
“哎,这位老人家,出什么事了嘛?”紫萍性格活跃,直接问了出来。
见有人关心,其中一个愁眉苦脸的老者接过话茬,先叹口气,然后说道:“这位姑娘,你是不知道呀,就在昨晚,不知道是哪个丧天良的,偷走了龙王庙的金身,要遭雷劈呀!”
“原来是这样,老人家你先不用生气……”紫萍温言劝着老者,旁边的积雪则打量着眼前这座有些破旧的龙王庙,随着大门打开,可以看清楚里面的陈设。
一间不过五米进深,宽只有三米的小庙,除了中央放置金身的高台,仅有摆放牌匾的案台和厚重的黄铜香炉,其余地方空空如也。
“那个金身很值钱嘛?”
“不值甚钱,木胎刷了一层漆,只是年份老了一些!”
积雪闻言有些疑惑,若真如老者所说,这小贼可真是个“不识数”的,竟放着可以变卖的贵重香炉不偷,去偷一个不值钱的雕塑。
但若是这个贼不是为了钱,而是另有目的呢?
积雪目光在庙内逡巡,最后落在案台木脚旁,那里有一滩浅浅水渍。
“老人家,可以和我说说这龙王庙的故事嘛?”
一个老者有些疑问:“姑娘,龙王庙的故事,和金身被盗有关系嘛?”
“我怀疑偷窃者是专门为了金身而来,所以知道龙王庙的故事,对追回金身,很有帮助!”
此话一出,几个老人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央求她帮忙找回失窃金身。
积雪不适应地后退,这时候紫萍解围道:“你们先说龙王庙的事情呀,要不怎么帮你找回金身。”
其中一位老者听到这话,点了点头,流露出回忆的神色:“那是前朝景武元年的事了,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那一年,正是盛夏与秋之间,百谷成熟之时,本该是一个好时节,可惜呀,有飞蝗自海上来,它们群飞蔽天,以草木为食,所过之地,片草不留。不过半旬时间,连襄道就饿殍枕道,流民四起。而其中一支流民就逃到了如今的定水地界。
那时候的定水和现在不一样,到处是毒瘴恶沼,水满成泽,水落塌陷,野无人烟,又哪里能找到吃的。绝望之下,这伙流民走到了平湖前,开始掘草根饮湖水充饱,坐以待死。”
说到这里,老者沉默了一会,待情绪酝酿好后重新说道:“就在这时候,平湖突然生起大雾,一个中年男人从浓雾深处走上岸,他头戴冠冕,自称陶君,说不忍看见人间饥馑,特意前来搭救。
至于搭救之法,陶君告诉人们,只需折湖边柳枝,垂于平湖即可,到时候他会施法,让鱼咬住柳枝。陶君还与大家约定,吃鱼之人,今生及后世子孙,再不许于平湖结网捕鱼,要以往世之有余,还馈今日活命之恩。
流民们按照他说的做了,果然有大鱼不断地咬住柳枝,一连十日,鱼获渐充,直到人们存了数月余粮后,垂柳之法才失效。
有了吃的,大伙儿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开始打算定居在这里,他们抬高地势,排水开田,重新耕种,并把这地方取名为定水。而最初的龙王庙,就在平湖边上,人们感恩陶君搭救,以其样貌泥塑了龙王像,并把当日约定镌刻在陶器上,让后世子孙谨遵照办。”
“后来,定水人越来越多,旧朝不再,新朝干脆设立县制,龙王庙也被搬到了这里。”
“姑娘,你真的能找回金身嘛?”
“积雪?”紫萍也好奇地问她。
积雪点点头:“我猜到是谁偷的了,不过拿回金身还需要一点时间。”
平湖畔,县令和一众人等来到湖边,临湖而立,而此时的平湖,则笼罩着轻纱般的薄雾。
县令看着平湖一筹莫展,平湖上安静无比,唯有少许风吹的褶皱。
“仙师,你看该怎么调查?”
“我现在也看不出来,但平湖里面突然鱼虾殆尽,料想是妖邪作乱,烦劳县君遣人将船只用粗壮绳索连在一起,并铺上木板,搭出一个平台来,我准备焚香祭礼,要在湖心施法问妖!这一沓驱妖符箓,县君可让人先贴在各个船舱四角,避免妖物侵袭。”
“好,我这就让人去办!”
半个时辰后,连船搭建完毕,船篷都被拆了,铺上了一块块门板,成了一个两丈长宽的水上平台。仙师率先登台,然后于平台中央放置了一个案台,摆上火盆水罐,焚香插旗,县令也带上十个身手矫健的捕快,陪着登台。随后,在力夫的推动下,平台逐渐离开岸边,朝着平湖中央驶去。
而平湖依旧平静,只是湖中心的薄雾,渐渐变浓……
眼见着湖上平台驶离视野,旁边凑热闹的人群渐渐无聊,有一些人回县城去了,一些人等在岸边,但还有一些人,三五成群地,在其他地方找了小船渔网,也凑热闹般地跟了上去,沿途玩水抛网,不亦乐乎。
湖心,仙师紧紧皱着眉头,周围雾气正在不断变浓,这很不正常,但更不正常的是,他竟然感觉不到丝毫妖气。
妖气就和人的味道一样,同类并不自觉,但是异类就会非常敏感,尤其是施法之时,妖气散发特别明显,纵使是大妖敛藏妖气,也只是像小妖一般,不至于毫无妖气。
不能继续等下去了,仙师从祭台上取出一张黄纸符箓,两指一捻,一端就无火自燃,同时口含祭酒,默念上清法诀,一口喷出,只见酒雾遇火,“砰”地升起大片火光,仙师则双手结印,口中大喊“风君有形,水火相齐,天地雷动,疾!”
只听一声惊雷炸响,平台四周涌起狂风,吹散了周边的浓雾。
然而,浓雾散开后,平湖依旧平静,水波不惊。
仙师急忙用手沾了祭水,往自己上眼皮轻轻揉捻,默念明目咒语,然后走到船边,目光透过湖水。
平湖清澈,有着明目咒语辅助,一览无余。湖心是浅浅的水草,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难道真的不是妖物作乱?不,这不可能,湖心这么清澈,鱼虾蚌鳖一个都没有,实在太不正常了。”
“看来真得礼祭天地,来一出湖心问妖了!”仙师下了决定,走到县令前面,说道,“县君,我用道法看不出来有什么妖物,但湖心所见,绝非平常,只能用问妖的法子,才能一探究竟。只是我乃方外之人,在此方问妖,须得借助人道气运和大人您的王朝气运相持。”
知道自己可能要亲自上阵,县令有些慌张,忙问道:“一定要问吗?我看这湖面平静,不像是有妖邪的样子,不如就此退去,反正只是少了些鱼获,不碍事的。”
仙师失望的神色一闪而逝,摇了摇头说道:“此番就算我退了,也会禀报师门和朝廷,请其他人过来,到时候……”
“好,我愿意帮,仙师说我要怎么做。”
“只需县君执笔盖章的手间之血,加上亲笔书写的告天祷文一篇。”
见只是如此,县令松了一口气,在询问了祷文内容后,很快就提笔挥毫,一蹴而就,之后又割开手指,挤出半樽指血,交给仙师。
仙师接过,把血直接倒入祭水中,又割开自己的手指,滴了几滴血到祭水盆中,然后大声诵读祷文。
“皇乎上天,厚临下土,臣理河山,熏沐谨奏……”
与此同时,凑热闹的县民船只结伴,拖着渔网,漫无目的地打捞着,刚才施法的大风并没有吹到他们这里,所以这里的浓雾很快就积累到一个可怕的地步,开始影响到呼吸。
这时候,人们开始慌张起来,短暂混乱过后,县民们开始奋力往回划船,然而他们忘了收网,在划了十分钟后,连接渔网的船只猛地一沉。
“怎么回事?船怎么停了?”
“渔网好像绊到什么东西了。”
“该死,来的时候不是什么都没有嘛?还能不能拉动?”说话的人深深地喘气,大雾已经导致他出现胸闷,“不行就把网解开,我们先上岸!”
“好像能拖动!”拽网的人激动地说,他竟然感觉到从网那边反馈的触动,可见渔网并不是钩到了死物,很可能是一条大鱼。
“那快点……”胸闷的人干脆躺在船舱,那里雾气淡一些,可以勉强呼吸。
“好嘞,大家加把劲,是条大鱼……哈哈哈哈……”
随着渔网不断拉拽,渔船剧烈晃动,溅起水浪,发出哗哗的声响。这声响越来越大,渐渐超过了船只能造成的动静。
“哞……”平湖之上,突然响起来一声牛哞的声音,又如同鲸鸣,低沉,悠长。
伴随这声哞啼,平湖不再平静,如同海潮拍岸,声势积累,渐如雷鸣,蹲守在平湖湖畔的县民,远远地看着平湖上突然掀起近十米高的巨浪,拍岸而来,惊慌之下,连滚带爬,赶紧后退。
而哞啼的中心,渔网所在处,从湖底突然探出一巨物,长六七丈,状若蛟螭,口中喷薄云烟,冷气惨烈逼人,只一下,就摧毁了面前的数个小船,然后卷起波涛碎木,朝岸边袭去。
湖中心,尚未问妖成功的仙师众人也被这动静惊了,只见湖水瞬间抬高数丈,如同一个巨人,擎举着平台,快速冲向岸边,仿佛誓要将他们拍碎在岸上。
情急之下,仙师祭出一个玉碗,抛向头顶,然后口诀速念,那玉碗迎风渐长,笼罩在平台之上,护佑众人。
“轰!”仅数十个呼吸后,处于湖中心的连船平台就被巨浪拍到岸上,支离破碎,而玉碗里的众人,纵使有法力缓冲,也被撞得七荤八素,县令更是呕出一口鲜血。
“走!”仙师强振精神,大喝着拽着县令,朝着远离平湖的地方疾奔。至于那玉碗,经过刚才一下的剧烈撞击,已经彻底破碎。
在他们身后,那巨物身形在浓雾中时隐时现,如巨塔阴影一般,摄人心魄,偶尔一口云烟喷到岸上,就是凝水冻土。
平湖边的惨烈事故很快就传到了城内,人们惊惶不已,直接冲散了丰收节的喜庆。
“据说那巨怪出水就有六七丈长,比城门都要高出四丈,若是闯了过来,定水城该拿什么去挡。”
“龙王爷发怒了呀,这都是报应呀,定水城要完了!”龙王庙,几个老人听说湖边发生的事情,趴在地上号啕大哭,而原先不以为然的围观众人,也都面色戚戚,忧心忡忡。
城外,积雪和紫萍正沿着妖气,顺着平湖的一条支流,不断探寻,对于平湖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这妖气源自龙王庙的那滩水渍,积雪在里面发现了淡淡的妖气,在问过龙王庙历史后,便断定,金身就是本地的平湖水族所盗。
只是,平湖水族声名不显,在此之前,她们从未听过,甚至于现在,积雪也不敢确定是否真的存在,或许偷盗者只是一个流落在此的小妖?
两人毫无头绪,只好沿着妖气一路追踪,一直到平湖畔,看到了一个垂钓的老叟。
“老人家,你这里能钓到鱼嘛?”紫萍看着对方空空如也的鱼篓问道。
“都没了,钓不到啦,老头子我只是怀念,又没啥事,就带着钓竿过来了。小姑娘,你们来这做啥子?”
“我们来找东西,老人家,你知道这附近有船嘛?”积雪看着妖气消失在平湖里面,想划船进去看看。
“船?你们是打算游湖嘛,哈哈,平湖好风景哦。”老叟笑着站起来,指着一边说道,“沿着湖岸,走一刻钟,船就在那里,那船上还有一些果子,游湖的时候方便吃些。”
“多谢老人家了,这是一个华币,您先收着,我们看完湖会把船放回原地的。”
老叟收了紫萍给的华币,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好姑娘,好姑娘哦!”
两人告别老叟,沿湖走了不过半刻钟,就发现一直系在柳树上的小船,那是一个乌篷船,色彩斑驳,有一些掉漆。
紫萍跳上船,蹦跶了几下,没发现漏水,于是解开船绳,撑杆离岸驶去。
“呜呼……”她大喊大叫,非常兴奋,积雪则在岸上轻轻一纵,跳到船头。
沿着稀薄的妖气,积雪指引着乌篷船前行,竟然是朝着湖中心的方向,很快,两人就抵达了之前仙师施法平台所在的地方。
此时这里一片平静,丝毫看不出之前的波涛汹涌。
“奇怪,妖气在这里就消失了。”积雪看着湖底,她不需要法术辅助就能看清湖底,可正是这样,对于妖气的突然消失,极为不解。
为了找出原因,两人驱使着乌篷船,又把附近看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
“积雪,我累了,要不我们在船上歇一会儿吧!”紫萍说着,就把长长的撑杆扔在一边,钻进船舱里,“哇,积雪你看,这是什么果子?”
积雪闻言,也钻进船舱,只见桌子上有个果盘,摆放着一些红色的果子,看起来非常有食欲。
“我记得那个老人家说过,船里有一些果子,可能就是指这个吧!”
“那就是能吃的咯,嘻嘻,我先尝尝什么味道,唔,李子味,好香。”
积雪还没来得及阻拦,就看到紫萍抓起一个果子咬了起来,无奈地摇了摇头,也捡起一个,放在手心打量,红色剔透的果子发出淡淡的香气。
紫萍吞下一个果子后,又拿起第二个,并劝道:“你快尝尝,味道好好,还没有核。”
“或许是定水的特色果子。”积雪心里想,尝了一颗,发觉味道确实不错,于是和紫萍两人,你两颗我一颗的,把盘中的果子吃完了。
也就在这时,乌篷船下,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出现一个漩涡,一口就把整个小船吞了下去。
“啊……”船上的两人自然发现了船只坠落,然后很快,坠落的小船就重新落在水上。
两人惊讶地发现,她们来到了一个倒悬的水下世界,原本平湖上的天空,竟然出现在了船底,更奇怪的是,她们明明在水下,竟然不用呼吸。而眼前是一株通天贯地的巨树,无数的鱼鳖正在绕着它,有序地环游。
紫萍都懵了,喃喃说道:“我们是到了平湖龙宫嘛,好美呀!”
积雪也极为震撼,她从没有见过这样的风景,一时间忘了自己的处境,但见那巨树枝干,竟然有数里宽阔,平湖也不过如此,更不用说其颜色缤纷,树叶散发出微光和湖里的珠石辉映,照亮整个水宫,美轮美奂。
没有人打扰,两个姑娘就这样对着周边的景色发呆,兴奋地四处摸索,都忘了来这儿的目的,直到眼前匆匆闪过一个黑影,裹着熟悉的妖气,才惊醒了积雪。
她想起自己是来找金身的,连忙拉着紫萍,追寻妖气而去。
在平湖水宫之中,两人追着黑影穿越珊瑚,探查石洞,不断靠近巨树根部,最后来到一个阁楼面前。
妖气又消失了,不过积雪此时哪能不明白,这是有人故意把她们引来。于是推开阁楼大门,果然,金身就摆放在阁楼的桌子上。
“出来吧,你把我们引来,到底是要做什么?”积雪大声质问。
阁楼平静无声。
积雪此时也不着急,她知道,既然对方把她们引来,肯定是有事情,于是就杵在那里,不言不语。
“哎!”阁楼上传来一声叹息,一个红裳宫装女子走了下来,“姑娘果然聪慧过人,之所以引你们下来,是有一件事需要帮忙。”
“什么事?”积雪打量着对方,发现确实不认识。
“是关于这金身的事情,也是关乎整个平湖未来的大事。”
“我觉得我们帮不了这个忙,你可以另请高明。”积雪拒绝了。
“先不要着急拒绝,两位姑娘,你们来寻这金身,应该听过关于龙王庙的故事吧!想不想知道后续?”
“还有后续?”
“你可以说!”
“当然有后来的故事,你们只知道陶君施法救了那群流民,并留下约定,却不知道陶君因擅自舍弃水族生命,回来就被重罚,加上因他的缘故,流民定居,更是大大的罪愆,幸好主上念他往日功劳,只是将其关押在神树中,受每日一次的鞭刑,待人类依照约定禁渔五百年后,方许释放。”
“然后呢?”积雪心下觉得刑罚太重,然而这是别人家的事情,她无权评议。
“然后人类就忘了约定,在平湖拉船结网,肆意捕捞。还剩一百余年呢,陶君仍在牢中受刑。”
“可现在平湖已经捕不到鱼了呀!”紫萍说道。
“那是因为它们都躲到了水宫里面,然而神树没办法支撑那么多水族,最多半年,就得把它们放回平湖。”
“吖,那到时候,这里的水族岂不是又要被捕捞了?”紫萍不无担忧地说。
“看吧,连姑娘也知道人族不会悔改!不过我水族岂能任人宰割,主上已经决定,积蓄三江之水,不日就要水淹定水,把平湖方圆百里,变成泽国。”
“你既然是水族,又为何告诉我们这个,难道是指望我们劝说你的主上?”
“主上不会见任何人,我找你们来,也只是做个尝试,不愿意他这些年受的苦白白浪费罢了!”说完,宫装女子深情地凝望着桌上的金身。
“我还是不懂,我们能帮你做什么。”积雪摇了摇头。
“我曾听陶君说过,人类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存在,他们有七情六欲,多情又专情,重义又自私,团结又内讧,明明敢向天争,却又敬畏鬼神。所以,我想让你们试试,以龙王之名,借助今日水宫之势,让人们敬畏,从而不敢捕鱼。”
“这怎么可能?”积雪在人间行走这么久,自认为很理解人类,断然摇了摇头。
“试试也无妨,明日,水苍就要卷平湖之水冲击定水县城,你持陶君金身去城头阻拦,水苍识得陶君,不会伤你们,自会退却。这时候,你们可以谎称是龙王遣退了水怪,并要让人们重修当年誓约。若人族答应了,我就去面见主上,求给两族一个平息争端的机会!”
积雪思索了一下,终究是答应了,时间紧迫,她和紫萍没有耽搁,带上陶君金身,在宫装女子遣妖护送下,离开水宫。
而宫装女子,则朝着神树树冠的宫殿位置而去,她没有如所说的那样,把所有希望放在人族身上。
次日,定水县大雨倾盆,城中人心惶惶,从龙王庙传来的预言,加上平湖怪物的传说,在所有人心里落下一块重石。尤其是县令,城中已经有人说,正是因为县令不修德行,才招致天罚,若非威严尚在,他已经被恐惧的百姓绑着祭祀龙王了。至于仙师,也在昨日仓皇逃离,说要回师门,请宗主前来降妖。
就在县令百般焦虑的时候,积雪和紫萍找到了他,并带给他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你是说,两个时辰后,那个怪物,它会攻击县城!”县令现在还驱散不了昨日的恐惧,他曾一瞥那湖怪的巨大身形,那是无法形容的震撼,是午夜梦回,紧攥心脏的恐惧。
“两位……女侠,求求你,求求你们救救定水呀,这水怪一来,定水有十万百姓,生灵涂炭呀!”
“事到如今,能救定水的,只有你们自己。”积雪冷冷道。
“我知道,只求女侠给指个明路!”
积雪和紫萍交换了一下眼神,拿出金身,和县令说出计划。
县令不认得金身,但这两天却不止一次听人念叨,连忙答应,并吩咐下去,让人全程散布消息,即刻水怪就要袭击定水县城,县令已请了龙王现身庇佑定水,有好胆之人,可去城头观看。
消息传出去不久,城中就听到平湖方向传来的滔滔水声,有登城而看者,可见远方一条白线,其中有一点黑影,踏在潮头。
湖怪来了!定水城今日就要面临水淹的结局。城中一片哀嚎,风雨之下,到处是末日景象。
城头,积雪和紫萍静静地等着水苍的到来,旁边的包裹里面,放置着陶君金身。不远处,坐着龙王庙几个老者,正在默默祈求龙王保佑。
“紫萍,你会不会心慌?”积雪难得主动说话,她的目力极好,已经能看清楚水苍那巨大的身形,以她的修行,也只觉得绝望。
“不怕的,因为我们不会有事!”她指了指陶君雕像说道:“有金身保佑,我们一定可以驱退水怪。”
紫萍的话很大,不仅仅说给积雪听,更多的是说城头的其他人听。
人们听到此话,也稍稍鼓起勇气,附和道:“是的,龙王会保佑我们的!”
城头的轰鸣声越来越大,普通人也能看清水苍的全貌,它比一开始的六七丈更大,即使站在城头,依旧只能仰望。
“龙王真的能庇佑我们嘛?”城头百姓心中有一些动摇,实在是水苍带来的震撼和恐惧超脱了信仰的想象。
“会拦住的!”积雪压抑住本能的恐惧,紧紧抱着金身,直到水苍的云烟冷气扑面而来,才打开包裹,举起陶君雕像。
“哞……”水苍发出一声短促的叫声,生生止住了水浪,它弯下身躯,蛟龙一般的头颅近距离看着雕像,磨盘大的眼珠里竟然流露出人性化的思念。
它盯着看了三分钟,而积雪也在寒冷中,忍了这漫长的三分钟。
最终,水苍退去,而那淹城之水,也随它一起,逐渐消退。
定水恢复平静,不久连阴雨也散去,城民得见阳光天日。
“得救了,龙王保佑!”
“龙王保佑……”
定水城充斥着劫后余生的欢呼,县令见状,也赶紧命石匠刻十二石碑,上述定水禁捕之令,分立在四个城门和平湖八方。
剩下的,就是看宫装女子能不能劝住她的主上了。
其后一连三日,积雪和紫萍都抱着陶君金身,忐忑地在城池等着,终于,水苍没有再次出现。
而在这三天,在县令的牵头下,城民自发扩建了龙王庙,并仿照着原来的木雕金身,重铸了一个铜身贴金的真金身,放在庙堂之上,供人祭拜。
至于原本的金身,则在第四天,被积雪和紫萍带往水宫,此是后话,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