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闻

太阳从天边升起时,太后在厅堂中召见了牛向晚。厅中放了一块屏风,屏风前站了五六个男子,他们身着便服,各个孔武有力。

侍卫关上门,厅堂里顿时暗了下来。一名年轻女官站在屏风前,表情严肃,知州站在一旁,不停地用袖口擦汗。

女官清了下嗓门,问起了那日厅中的异象。

那是个炎热的下午,闷热潮湿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润州西北方向的山上升起了一道五彩的光芒。牛向晚等人正在厅里搬物什,听见外面有人喊,不等他去看热闹,厅里起了一阵风,随后出现一个长数十丈的驴头。

驴头来势汹汹,刮起的风里混杂着草木和尘土,甚至还有一只乱叫的野鸡。驴头绕着厅堂转了三圈,最后朝牛向晚的搭档马翔脸上冲去。马翔拔出刀正要抵挡时,那只驴头风似的消失得干干净净,在马翔头上留了一堆草和一只鸡。

牛向晚到此便闭了口,年轻女官不时向屏风后的人俯身,问了一些关于驴头的细节问题,双方似乎有某种默契,对占卜的事只字不提。

牛向晚垂着头,眼睛却向屏风后瞅,可惜屏风绣着繁复的花纹,除了一个娇小的人影,牛向晚什么也看不清。这个曾经搅动京华大陆局势的女人就坐在屏风后,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二十步。

坊间关于太后的传闻有许多,都离不开两个字:一是丑,二是毒。像什么养年轻的面首、丑得吓杀了进贡的珍奇异兽、把先皇的爱妃削成人棍等等,但润州人讨论最多的,是关于太后娘家起事的传闻。

太后娘家陈氏是在润州起事的。在那个天下大乱,诸侯并立的年代,陈氏家族打了败仗逃入了润州城,眼看陈氏再无争雄之力,却忽然得了妖怪帮助,一路势如破竹,杀得敌人直接投降。

传说中,太后因嫉妒出卖了自己倾国倾城的孪生妹妹,让她陪了足足七七四十九个妖怪睡觉,陈氏方才获得了妖怪的帮助。

这则传闻过于香艳离奇,但太后毒妇名声在外,也有许多人相信。不过牛向晚在意的是,既然是孪生姐妹,为何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奇丑无比?

胡思乱想时,忽然听见知州叫他的名字。牛向晚应了一声,只见知州一脸严肃,说太后要单独留他说一些话。

单独留?难道太后看上了他,要把他接入宫中?

牛向晚正想着离开的托词,却发现润州官府的人都出了门,知州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好好表现。

随着侍卫拉上门,厅内再次安静下来,这次安静得让牛向晚窒息。女官唤牛向晚上前,牛向晚一步一步向屏风走去,动作好似提线木偶。他低着头,隐约扫见女官身后坐着一个身着华服的人,那个人正盯着他看。

“你的父亲牛弘阳年轻时曾跟随我,”太后的声音比想象中更柔软,“但你一点也不像他。”

臭老头竟还有过这样一段过往。

牛向晚应了一声,随后抬起了头。太后是个小个子老太婆,看上去大约有七十来岁,她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皱巴巴的,鼻孔朝天,嘴巴有些歪。然而,在那张丑脸上,却长了双美丽的黑眸,清澈得似一汪凌冽的潭水,似乎要将人溺毙。

如果不是那双漂亮的眼睛,太后几乎就是从话本中走出来的恶人。

牛向晚正惋惜这双眼睛没长在孟兰脸上时,太后站起身,一个精致的小瓷瓶从她身上滚落,摔碎在地,白色粉末沾满了裙摆。女官顿时变了脸色,她吩咐两个丫鬟清理粉末,丫鬟的眼神让牛向晚怀疑,粉末是什么让人七窍流血的毒药。

太后看着丫鬟,缓缓道:“年轻真好,看见你们,我就想起了以前在润州城的那段日子。如今快要死了,连个瓷瓶都拿不住了。”

太后的声音似蜜水一样滑腻腻的,却是掺了毒。牛向晚屏住呼吸,厅堂中的空气再次凝滞起来。死亡是这里所有人都不敢提的事。

在女官的搀扶下,太后踱步到窗边,用拐杖支开了窗。西北方向的光芒依旧笼罩在天边,为润州城外光秃秃的山增添了一丝色彩。

太后捂着心口,似乎在回忆以前的事。随后,她道:“牛向晚,你爹曾拼死护着我和雅公主逃出了敌人的围剿,如今老太婆求你一件事,你答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