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谭 不闻不见

    轻舟

    第四十五谭 不闻不见 - 图1

    假山上的小楼藏着狐狸,是卫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卫家老爷子年轻时颇好风雅,重金请来江南工匠盖楼修院。不大的府邸中处处景致如画,尤其是院中的假山流水,造型别致,让人见之忘俗。

    假山之上的小楼名为绿意轩,笼在榆树之下,是夏日纳凉的好去处。老夫妇极爱在此抚琴对弈,神仙眷侣的样子。然夫人不幸早逝,老爷子几十年未再登楼,此处也荒废下来。

    不知何时,传出楼中有狐的流言。

    起初是定期洒扫的丫鬟,发现明明无人光顾的楼阁竟干净得一尘不染。随后是哪个护院,信誓旦旦地说在风雨将至的午后,门窗常常自行开关张合。三人成虎,传得越发真切,终于传到了老爷子耳畔。

    新进门的儿媳惴惴不安地等着老爷子反应。月上中天,只见老人轻启茶盏,不以为意:“天地灵物,有狐又如何。”

    小孙子卫瑜倒对这则流言上心得很。

    他本来有一孪生姐姐,可惜小小年纪就夭折亡故。卫瑜便成了家里独苗,倍受爱重呵护。虽然锦衣玉食,但少有玩得来的伙伴,分外孤独。读书之余,便颇好探听一些志怪传奇,甚至想一探究竟。

    丫鬟仆人都劝他:“少爷不可,老爷早就开过口,严禁任何人无故登楼,违者家法伺候呢。”

    卫瑜满不在乎:“爷爷最疼我了,顶多骂上两句,不会太多怪罪。”

    “谁知楼里藏着的是怎样的狐狸!我可听说了,有的狐狸厉害着呢,爪子尖尖的,能吃人!”

    几个人连劝带吓,再拿来一碟蝴蝶酥,终于将小少爷的念头暂且压下。卫瑜摸着嘴巴,满心疑惑:人人都说狐狸害人,那楼中有狐狸,爷爷为何不管呢?

    三更时分,小孩心性的卫瑜正在梦中和一白狐追着玩。那狐狸的尾巴又大又蓬,就在他眼前跳跃,引诱人伸手抓上一把。卫瑜跑得欢快,一眨眼的工夫,狐狸钻上树不见了。

    狐狸呢?他四处张望,就是见不着踪影。惶惑之时,有琴声隐约传来。卫瑜不懂琴,却也觉得这音色恍如月下流水,听得让人心情舒畅。

    仔细辨别,还有落子之声,微弱而真切。

    追寻之间,他缓缓地睁开眼睛。只是场梦啊。打个哈欠,抻抻腰,转个身又是一场好眠。不对劲——卫瑜从床上惊起,眼睛睁得溜圆。

    若方才是梦,那此时的琴声棋声从何而来?

    声音从北面传来。而家里最北侧的屋由老爷子一人住着,说是可以将院子看得更清楚,乐得在这庇荫处独居。

    卫瑜蹑手蹑脚地来到房门前,却发现门没有关紧,摇曳的烛光从缝隙倾泻而出。早该就寝的爷爷似乎在独酌,时不时传出倒酒的声音。

    “在外站着干嘛?”老爷子开口招呼,“进来吧。”

    小孙子乖巧地进屋,坐到了老爷子对面,好奇问道:“爷爷也是听到这琴声和棋声才起来的吗?”

    老爷子笑意悠然,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月色皎洁时,那楼中便会传来琴棋之声,颇有意趣。想来是只文雅的狐狸!”

    “人人都说狐狸凶恶狡猾,爷爷明知楼中有狐,为何不将它驱赶走?”

    老爷子挑眉:“为何要驱赶?这吟风弄月,夜闻琴棋,不远胜府中那些只会饮酒赌玩的下人?”

    话虽有理……卫瑜眨眨眼睛,还是困惑:“那又为何将那楼关上,不准任何人靠近呢?”

    微风阵阵,琴棋之声渐远。老爷子再度举杯,欣赏清冽的酒液中月亮的倒影,声音很轻:“海客无心,则白鸥可狎。相安无事已久,只宜以不闻不见待之。”

    “你也要记住,无论楼中有何异象,只作不闻不见,不得擅入。”

    卫瑜在似懂非懂间被催着回房睡觉。再度阖上双眼时,只记得老爷子房中烛火已熄,但地上却如积水空明。那轮月亮被四方形的窗子嵌住,洒下妖冶的光芒。

    次日清晨,伺候的丫鬟一声惊叫。原来老爷子已在梦中溘然长逝。八十高龄,也算得上寿终正寝。卫瑜模糊之间听说爷爷走时面色安详,甚至噙着笑意,想来是无牵无挂了。

    十年后。

    盛夏时分,庭院中一片生机勃勃。园丁精心呵护着园中的一草一木,未因老爷子的逝去而显出荒废。

    略显阴冷的堂中,卫老爷和卫夫人却是眉头紧锁,盯着面前来客。

    这是老爷托了四方关系才寻来的高人,据说得道升仙多年,法术相当了得。此刻青衣一袭,眉眼刻薄,周身灵气涌动。确是仙人之姿,只是这笑容总有种不吉的意味,令人望而生厌。

    霍青书望他二人忌惮的神色,微微一笑:“咱们就长话短说吧。如此着急地请在下入府,可是令公子近日有何异样?”

    卫老爷迟疑片刻,末了还是开口:“如霍仙人所言。犬子近日茶饭不思,气弱体虚。明明是酷暑时节,风寒却迟迟不消。总半夜三更独自钻到观水的小楼里,不知是……”

    见他欲言又止,霍青书已猜出半分,笑吟吟问道:“那楼里有什么?”

    “那楼荒废已久,相传有狐狸居住其中,偶尔会有门窗自动打开,夜里传来琴棋声。家父在世时曾交代过,严禁任何人入楼。待家父去世后,我也承他的意思,封上了那楼。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叫他偷溜进去……”

    霍青书微微点头,神情似笑非笑。

    “几个月来,儿子身体每况愈下,我甚是担心,才派管家暗中看管他的举动。夜里他独自上了小楼,不知与谁有说有笑,还传出琴棋之音。管家心中疑窦,便闯了进去。”

    卫老爷脸色一片灰暗,卫夫人也是神色哀戚。立在身旁的大管家低声道出了下文:“趁着月光,只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长相与少爷死去的姐姐几乎一模一样。”

    今夜十五,正是月圆时分。

    门外看守的护院似乎被撤下了。卫瑜不知父亲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仍旧推开了房门,着魔似的登上那座小楼。

    月光妖冶,照亮陈旧的内室。琴声缭绕,棋局未破。破旧不堪的轻纱之后,长发女子抬起头,目光盈盈如水。

    卫瑜欣喜地开口:“阿瑾!”

    女子莞尔,察觉到卫瑜身后的气息,霎时又变得惊恐。卫瑜还未来得及反应,后脑便受了不轻不重的一击,软软地倒了下去。

    霍青书站在其后,目光瞥向女子——极美的眉眼,与卫瑜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此相似的两张面孔凑在一起,倒真是对璧人。

    “这小少爷还真古怪,偏迷恋与自己一样的脸。”

    笑罢话锋一转:“如此蹩脚的幻术,就别在我这现眼了。”

    女子咬紧下唇,一袅青烟之后,一只白狐赫然立在月下。

    “卫家与我有约。”白狐声音清澈,“只要我不出此楼,安心修炼,便可相安无事。”

    “卫家的谁与你有约?”

    “卫子珹。”

    正是已故的老爷子的名字。霍青书来了兴致,闲散地往门侧一靠:“你与他又有什么渊源?老实交代,留你一命未尝不可。”

    白狐瞪他,但能察觉到对面仙人气息非同一般,想来自己不是对手。眼睛一转,还是乖乖交代道:“我在城外山中已修行百年,遇到瓶颈,功力难以提升。想着入人世寻求机缘,恰巧发现此楼正是风水宝地。月光皎洁,灵气充沛,有助我修行。”

    “不久后被卫子珹发现。情急之下,便施展法术,化形为他挚爱之人。谁知他虽是一介凡人,却有双慧眼。只摇头,说你不是她。”

    白狐化形之术出神入化,常人极难分辨。霍青书心中暗叹,老爷子还真不是寻常人物。

    “可他也奇怪,不赶我走,只与我下了一夜的棋,听了一夜的琴。最后说,只要我保证不出此楼,便可许我在此修行。我应了约,几十年来未曾踏出半步。”

    “直到卫小少爷自己找了上来。”

    白狐歪头:“他自己进来的,总不能算我食言吧?”

    谈话之间,卫瑜捂着头迷迷糊糊地醒来。而楼下等候的护院家丁也不耐烦,拿着长棍乱哄哄地冲上来。一片嘈杂之间,只见一只银白色的狐狸摇动尾巴。不知谁喊了声“妖怪”,一窝蜂地冲上来要抓住那只狐狸。

    卫瑜死死抓住一人衣袖,声音急切:“那不是妖怪!那是阿瑾啊!”

    哪有什么阿瑾,明明就是狐狸!狐狸见状不妙,一转身从窗台轻盈跳下。卫瑜甩开旁人,踉跄着趴到窗边。只看见镜子般澄净的湖面上映起一朵小小水花,转眼又归为平静。

    小少爷声泪俱下,哭喊:“为何,为何要害死阿瑾!”

    有人辩解:“少爷,卫瑾小姐走了这么多年……这明明是狐狸的邪术!霍仙人,你说是不是!”

    霍青书冷笑,看着月下岑寂的湖水:“蠢材。”

    打那以后,楼中再无异事发生。卫瑜卧床大病一场,身体是恢复了不少,可神智却比往常更为疯癫。白天黑夜地在湖边低首,看着那清澈水面上自己的倒影,露出痴迷爱恋的笑容。

    “阿瑾……”

    卫老爷拿儿子没办法,整日唉声叹气,卫夫人也是以泪洗面。丫鬟仆人们闲言碎语,都说少爷被妖怪魇住,这辈子怕是走不出来了。

    盛夏的夜晚,虫鸣阵阵。石头上放着盏灯笼,卫瑜靠着石头,低头痴痴地望着水面。

    月光一恍,霍青书的身影出现在身后。

    他轻声开口:“你在看什么?”

    卫瑜置若罔闻,只对着水面笑。霍青书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波光涟涟中,卫瑜俊秀的面孔模糊不清,带着几丝招诱意味。

    “这只是水中的倒影。”霍青书说,“一碰便碎了。”

    可那人不听他说,只沉湎在这镜花水月之中。怀瑾握瑜,何等美好的寓意,如今却落得这番田地。霍青书不再看他,笑容略带讽意。

    这世间假象纷扰,虚虚实实本难分辨。若要寻求至道,便要看破表象,放下欲望,体会万物的本质。自知凡人之力难以做到,闭目不闻不问,倒也是个良方。

    只是,又有几人能懂得此中道理呢?

    夜风拂面,异仙的身影已在月下缓缓隐去。葱郁的树阴之下,小楼仍洒满月光,却再无琴棋之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