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发展与环境保护

  ■杭州分所周旦平

  [摘要]开发区发展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环境保护能为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证,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并降低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但是开发区环境保护力度并非越大越好。建议开发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开发区的发展。

  [关键词]开发区发展环境保护利弊分析建议

  一、开发区发展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

  开发区建设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关注点和增长点。大力开展开发区建设与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有关。从国际形势上看,百年不遇的全球经济危机更加突现出开发区发展对于拉动投资需求、振兴提升产业、促进经济复苏所具有的紧迫意义;从国内形势上看,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各省提出的保稳促调工作方针都有利于开发区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发展空间,为下一步产业集群发展,企业集成创新和资源集成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的背景下,开发区的发展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

  二、开发区发展与环境保护

  开发区环境保护是开发区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但同时开发区环境保护难度大、强度高,而且耗资巨大,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做得越多越细,对环境保护而言绝对是有利的,但对经济发展而言并非绝对是有利的。下面,笔者将就环境保护对开发区发展的影响进行利弊分析。

  (一)环境保护对开发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1.为开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有些开发区由于在过去的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已造成开发区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巨大的发展障碍;而有些开发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而控制了项目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经济发展与开发区环境的持续能力增强,开发区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2.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

  开发区在环境保护要求的制约下,在引进产业时,会进一步考虑开发区内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尽可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从而从整体上加强废料废物的利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最终促使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降低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

  开发区在实施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情况下,首先会将一些高污染的企业排除在外,以避免这些企业入驻后造成的高额污染治理开支。其次,目前开发区内已经存在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为了在开发区内继续生存和发展,会采取措施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技术,以达到开发区环保的要求。二者将从源头上和客观上降低开发区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

  (二)过度环境保护对开发区发展的不利影响

  1.加大开发区发展的机会成本

  我国的开发区经济尚处在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引进项目以推动其高速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然而,如果开发区在对拟引进的项目做评估时,过度地忧虑项目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影响,将会导致相当一部分项目不能通过可行性论证,从而使开发区与一些优秀项目失之交臂,错失发展机遇,这无疑会加大开发区发展的机会成本。

  2.开发区资源可能得不到最佳配置

  开发区可以配置的资源是有限的。加大对环境保护资源的配置,就意味开发区其他方面的资源配置减少了。同时,任何一项投入和产出都有一个最优配比,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当开发区在环保方面的资源配置超出了这种最优配比时,就会出现环保资源配置过多而其他方面资源配置缺乏的问题,也就会使开发区资源达不到最佳配置状态。

  三、开发区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建议

  (一)编制科学的开发区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的环保规划要从开发区发展的全局考虑,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尽力实现环境保护,同时又兼顾开发区环保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建设先进的开发区环保基础设施环境

  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应本着开放的经营理念,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从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化为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多渠道、多方面合作的经营项目,从而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获得更多的资金,以达到更高的标准。同时,先进的环保基础设施环境又能为开发区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优质的项目,获得更多的投资,从而促进开发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设立系统的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开发区需要设立系统的环境监管体系以实现对开发区环境保护的监管。开发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产业结构,有目的性地引进和筛选与开发区产业结构相匹配的、耗能低、污染少、收益好的项目;在项目进入开发区后,应根据项目特点分阶段进行回访,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环境保护方面遇到的困难,及时地为企业出谋划策;开发区应设立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在污染事件发生时,该机构能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并在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做好开发区环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