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天镇市内值得观赏的有三处,一是慈云寺,另外两处是文庙和玉皇阁。

    慈云寺的平面如图3-16所示,大体感觉与新怀安的昭化寺相似。最前面是山门,两侧各开一扇旁门,图3-17是山门和旁门上的云拱,门内有钟楼和鼓楼,都是圆形重檐,但没有围脊,很是奇特。上层为渗金圆顶,上下两层的柱子都做有卷杀。

    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 图1

    图3-16 慈云寺平面图

    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 图2

    图3-17 云拱

    天王殿里的四天王是中国藏传佛教之物。观音殿、地藏殿东西相对,形式相仿。图3-18是其内部的斗拱,与日本镰仓、室町时期所用的形式极为相似。禅堂、司房也是左右相对,形式相同,图3-19是其外部的斗拱。柱子上不仅有卷杀,斗拱的形式也与日本中世时期之物十分相似,只是云拱做得十分粗糙。图3-20是禅堂的正吻,其轮廓与近代正吻有些差异,倒是和日本唐招提寺的鸱吻有些相似。圆殿内供着释迦、阿弥陀、药师三尊佛像,还有壁画,说是唐代的传承。对此很难即信,不过制作的确精良。图3-21是圆殿山面的手法,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横跨在月梁上面脊瓜柱左右的一种驼峰。

    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 图3 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 图4
    图3-18 内部的斗拱 图3-19 外部的斗拱
    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 图5 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 图6
    图3-20 禅堂的正吻 图3-21 圆殿山面

    毗卢殿五间两面,厢廊一间,单檐,悬山顶,斗拱的形状很特别。每一根圆形椽檐上都吊着一个风铎。外侧斗拱间的斗拱板上都画有佛像。门扉是木板门,上面打着五列门钉,每一列九个。下面有木制的下槛,另外三面有抱框,木框呈复杂的刳形。山面悬挑很深,屋脊中央置宝顶,左右有走兽排列,如所有道教庙观一般。

    慈云寺的年代不详,碑上有大明嘉靖十八年的铭文,应该是重修的年代。该寺的创建年代应该更为久远,从圆殿内壁上画的传说以及其建筑手法推断应该就是唐宋年间,只不过因为之后屡次重修,屋顶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屋顶上铺了数种琉璃瓦,附加有各种手法雕琢的装饰物,竭尽艳丽浮华。

    有关文庙整体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提起之处。举个细部的例子,如图3-22的悬鱼,是为了遮盖搏风板接缝而存在的,是为了遮盖檩桁末端而使用的一种装饰。

    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 图7

    图3-22 悬鱼

    正吻如图3-23所示,和旁吻合成了一体。中国建筑中有时会出现在屋顶正脊上使用旁吻形状的例子,而此处正是正吻旁吻相结合之例。同类的形态变化此外还有许多,甚至还出现了两头都像龙一样的畸形之物。

    六、天镇的慈云寺及文庙 - 图8

    图3-23 正吻

    玉皇阁在此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