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大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内,建于辽金时代,分为上下两寺。下寺保存着很多古式,上寺则加入了明显的新式。

    下华严寺的平面图如图3-30所示。其正殿名为薄迦藏经,堂内有碑,题为:

    大金國西京大華嚴寺重修薄迦藏教記

    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 图1

    图3-30 华严寺平面图

    这大概是因为大同于金代被称作西京,而大华严寺就是那时建成的。

    正殿(图3-31)为五间四面,单层,歇山顶。殿内安置有释迦、阿弥陀、药师三尊像。此外还有很多佛像,都是和藏传佛教的混和物。建筑形式具有金代建筑的独特之处,其斗拱(图3-32)手法是不用补间铺作,而用短柱。大斗和升的比例与日本斗拱相似,斗拱手法即所谓的“和样”。柱子上端做有很大的梭杀,柱子直径与大斗的大小相当。

    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 图2 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 图3
    图3-31 华严寺正殿 图3-32 斗拱

    正殿前面有钟楼和碑楼。钟铭刻着:

    下華嚴寺
    住持澄定
    前住持禧因
    助緣僧清鑑
    □明
    淨寶淨果繼安
    天順六年十一月吉日造鐘
    □重三千三百二十斤
    四川成都府化緣僧道中

    此钟的龙头与日本的十分相似。

    天王殿为三间三面悬山顶,建筑年代与正殿相比要晚许多。四天王是藏传佛教式。内部为彩绘海墁天花,构架图如图3-33所示,三条横梁上各有卷杀,卷杀的形式各有不同,耍头上的绘样相互各异。梁下的驼峰也是三者三样。

    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 图4

    图3-33 构架图

    正殿东北有一座海会殿,里面安放着观音像(见图3-34)。单檐悬山顶,形式和手法很是古朴奇特,看上去应该是金代创立之初的建筑形式。图3-35是装在柱头上的檐下斗拱,其斗柱的用法与日本镰仓时代以前惯用的手法相似。图3-36是山面的手法。图3-37类似于日本“外阵繁虹梁”的手法。

    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 图5 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 图6
    图3-34 海会殿 图3-35 檐下斗拱
    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 图7 八、大同的大华严寺 - 图8
    图3-36 山面手法1 图3-37 山面手法2

    上华严寺的正殿就是大雄宝殿,七间五面,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的建制与下华严寺相同。诸佛像以及色彩、装饰纹样等都是近代之物不值得关注。内部的壁画也完全没有观赏价值。要之,这里的建筑构造完全是下华严寺的仿制。

    如上所述,华严寺迦蓝建于金代,可以说下华严寺的海会殿完好地体现了金代建筑的形式风格。海会殿里还有许多石佛,其相貌与日本所谓的弘仁时代的佛像相仿,大概都是辽金期间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