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二维码突然火起来了

    中国人从来就能拼能扛

    什么也挡不住豪情万丈

    火了火了中国火了火了火

    火了火了世界火了你和我

    ——王蓉,歌曲《火了火了火》

    二维码火了

    二维码在不温不火中走了快20年,2012年随着O2O的讨论和各互联网巨头的布局深入,突然“噌”的一下火了。

    2012年9月11日,腾讯CEO马化腾在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中说,移动互联网的地理位置信息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机遇,这个机遇就是O2O,二维码则是线上和线下的关键入口,将后端蕴藏的丰富资源带到前端。

    灵动快拍CEO王鹏飞在谈二维码时充满信心,他说:“2012年,二维码市场处于爆发临界点的关键时刻,随着大量资金的涌入,二维码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商业模式革命,二维码或将是物联网投资最早的受益者。”

    2011年10月,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二维码支付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手机识读支付宝二维码,实现用户即时支付功能,帮助电商将发展空间从线上向线下延伸。

    2012年6月,苹果发布IOS6[1],其中的全新应用Passbook是将优惠券、积分卡、登机牌、入场券、通用会员卡等来自各类服务的电子票据主要以二维码方式整理在一起的手机应用软件。通过定位功能,当用户走过店铺时,Passbook会在锁屏状态下自动弹出二维码优惠券等票据信息。

    2012年9月,新浪微博推出二维码功能。目前,新浪微博二维码应用更多是基于好友互粉。但新浪方面称,二维码的推出开启了新浪微博向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渗透。

    腾讯旗下产品微信通过二维码识读使商家和用户建立起联系,形成“熟人”形式的SNS,进而指导O2O业务。

    第1节 二维码突然火起来了 - 图1

    二维码在手机App中

    2012年9月起,从明星到媒体再到草根,纷纷都开通了微信的公众账号,把账号的二维码张贴得到处都是。微信公号还没想清楚自己的商业前景,却先把二维码带火了。

    和各互联网巨头、草根创业者因O2O吵得不可开交一样,对于二维码,市场上的意见也分成两派。

    Leica中文摄影杂志创始人沈一鸣是最激烈的唱空者,他提到,二维码就是微信用来忽悠线下推广合作的工具,这种逆历史潮流的东西又被挖出来了。篱笆网的联合创始人徐湘涛一针见血地表示:“别看炒得有多热,现在重要的是将二维码扫描之后能拿来做什么。”

    当然除了二维码的从业者外,像麦考林、支付宝、微信、新浪微博等都是二维码坚定的唱多派。麦考林副总裁陈少涛认为,二维码是未来发展趋势,对年轻人来说手机碎片时间和利用率会越来越多,二维码一定会分流线上的购物份额。微信负责人张小龙也多次谈到,搜索框是PC的互联网入口,二维码则是微信的入口,而微信致力于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平台。

    无论是唱空还是唱多,他们认为二维码要继续“火”下去,需要突破以下难点:

    1)二维码购物虽然方便,但如果没有价格优势,仍不会有大幅的转化率;

    2)用户习惯不易改变,推广成本仍比较高;

    3)运营商支持力度不够大、手机终端尚未普及、手机平台身份难以识别;

    4)二维码购物的配套体系如物流、配送还没有建立起来。

    无论是O2O,还是二维码,我们看着“大佬”、草根和风投一边“约架”,一边布局,好不热闹。那么二维码究竟是什么技术呢?

    [1]苹果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的操作系统。苹果公司最早于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北京时间2012年6月12日,苹果在WWDC大会上公布了全新的iOS 6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