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什么是好的产品设计
人人围着我说,我知我不能去比乔布斯,
太多人、太多人一生经历无异,不知所以。
——洪杰,歌曲《我不是乔布斯》
乔布斯的产品设计
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同时人们也把他视作Mac、iPod、iTunes、iPad、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这些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信、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因病逝世,享年56岁,他是改变世界的天才,被称为“神一样的产品设计师”。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在苹果内部获得成功的秘诀是正确回答一个问题:“史蒂夫·乔布斯会怎么做?”美国网景公司[1]联合创始人之一Marc Andreessen也曾说过:“推出第一款产品的切入点,首先是自问‘史蒂夫·乔布斯会怎么做?’”
那么,当要设计一款新产品时,乔布斯会怎么做?著名苹果博客作家Honny Evans表达了几个观点。
KISS
别想歪了,这可不是Kiss,而是英文Keep it simple, stupid(尽量简单)的缩略。
以iPad、iPod或者Mac为例,这些产品完美地结合了软件,但在外观和操作方法上又显得如此简单。它们不仅仅是产品设计,它们还是艺术和创造性的表达。强调重点,保持简约,这要求更繁琐的工序和更高超的技艺。但是,简单却成为用户体验成功的必备因素。
史蒂夫·乔布斯曾在《无线》杂志中说过:设计是一个有趣的词语。有人以为设计是指外观,但是,如果你再往深处探究,它实际上是指作用。Mac的设计不全是指它的外观,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基本上,还包括它的功能。要想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必须明白这一点。你必须真正体会“设计”的全部,要有彻底吃透它的那股热情,咀嚼它,慢慢品尝,可别囫囵吞枣。然而,很少有人肯花时间做到这点。
要领先,不从众
iPad没有吞掉PC的销量。撇开果迷的盲目崇拜,戴尔在向市场推出低价的个人电脑时,付出的努力的确比苹果公司多。但事实是,走自己的路,是任何形式的颠覆性哲学的关键。苹果公司不会从众,而是从自己的想象中找灵感,再结合当今世界科技形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进一步完善产品。
史蒂夫·乔布斯在D8数字会议上说:“苹果公司不是世界上资源最充足的公司,我们能够成功也是因为我们下的注下对了。我们尽量选择那些萌芽中的技术。做对的选择,你就能很成功。”
另外,乔布斯也说过:“我不可能去问顾客一台基于图形的电脑是什么样的,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基于图形的电脑会是什么样。没人见过这样的电脑。”
快、狠、准
当你知道这件事情不会成功时,你必须果断放弃,不应该再等待一个你已知道的结果,做到快、狠、准。
产品设计亦是如此。当一款产品无法进行时,应该立即宣布终止,继续向前看。苹果公司在这方面的手法已是业内出了名得狠。看看苹果公司是如何对待Flash的吧,乔布斯曾说:“有时候我们摈弃一些东西,人们认为我们失去了理智……但有时候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继续前进……Flash已经不行了。”
放在心上
20世纪80年代,乔布斯在接受《花花公子》[2]杂志采访时谈到Mac:“我们是为自己设计,由我们来评判是好是坏。我们不去做市场调查,我们只想尽最大的努力制造出最好的东西。假设你是一个木匠,制作一个精致的柜子,你不会因为柜子靠墙的那面没人看见,就用一块很差的木板。你还是会选一块同样精致的木板,因为你知道即使没人能看见,但那一部分是存在的。因此,为了能晚上睡得安心,外观与品质还是要一致。”
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师乔纳森此前说过,“放在心上”是设计的基本原则。苹果公司的精神是,尽其所能开发出最好的产品,这样公司也才能盈利。
注重细节
乔布斯是出了名的细节控。曾有人透露过一个有趣的段子,当时苹果公司正在准备iLife的发布,乔布斯花了几个小时在会议室,就为了纠结iPhoto的图标。细节就是一切:从产品的概念到产品的内部;从使用的零件和零件供应商到使零件性能发挥到最大的软件和工具;从功能到外观。
除此之外,还有如何推广销售这些产品。乔布斯说:“创作是共通的,当你问创作者他们是如何创作这些产品的,他们会感到有些惭愧,因为他们不是真正创造出产品,他们只是见过这些东西。在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产品就很显而易见了。”
产品设计不是一个人的战役,即使是天才的乔布斯,他也需要一个团队。在1985年的一次采访中,他最后提到了他重要的团队:“我最擅长的就是召集一群有才能的人,与他们共事。”
面向生活消费的O2O新商业模式已经到来,如果乔布斯来设计O2O产品,他会如何设计呢?可惜没有人知道。
[1]网景(Netscape)创建自1994年。该品牌是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的常用简称。网景通信公司曾经是美国的一家计算机服务公司,以其生产的同名网页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而闻名。1998年11月,网景被美国在线(AOL)收购。
[2]《花花公子》(Playboy)是美国著名的娱乐杂志,1953年由休·赫夫纳创办。它是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媒体集团企业,出版多种刊物,也涉及电视、电影等业务。它曾以其前卫的图片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振,并且捧红过像玛丽莲梦露那样的一代影星。《花花公子》的特点是言论倾向自由主义,其文章的水平一般甚高。《花花公子》以“品味高尚”、“乐而不淫”为目标,走的是高格调、中产娱乐消费路线。花花公子和它的兔女郎商标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