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码公司的O2O产品架构
翼码公司(以下简称翼码)的O2O产品架构是围绕商品内容碎片化展开的。首先,对商品进行数字化(主要是线下商家的商品数字化),进行商品分类(实物类、金额类、权益类和订单类),同时基于O2O互动商业模式特点,对这些商品进行了生成(LBS/时间、营销相关条件、商品编号等)、发布(交易渠道前端)和管理(进销存/财务的关系、渠道和商品的关系、营销媒介的关系、对账关系)的初始化行为,并将数字化后的商品存入翼码O2O平台(命名为e码平台)。比如,线下商家在e码平台通过定义商品属性,包括商品名、价格、有效期、提领点、约定提领时间等。
翼码的O2O产品架构
e码平台给这些商品穿上一件“二维码电子凭证”的外衣,采用国际标准的加密二维码承载所有的数字商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安全、便于传递、验证;然后通过手机彩信、手机App、微博私信、微信、电子邮件、印刷品等媒介,将数字化商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完成线上引流、线下交易的O2O业务模型,使传统企业很便捷地搭上互联网营销平台,实现新型的互动营销。
数字化后的商品,除了商家自己开展各类线上业务外,还能通过e码平台提供的e码采购、权益联盟、街奴、Home O2O等应用频道,发布不同O2O社会化营销渠道,比如大企业营销渠道(银行电子商城、中移动积分商城等)、社会化网络营销平台(微博、微信、视频等)、生活服务类电商(淘宝、1号店、QQ商城等)以及有内部管理需求的企业(企业内部ERP系统)。最终,使这些渠道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商品内容,高效、便捷地开展各类营销活动。
对于O2O线下到线上的入口业务,翼码的标签业务采用二维码主读应用方式。利用不同手机客户端的拍码功能扫描二维码标签,从而获取信息或触发动作。二维码标签应用的范围包括:跨屏信息交互、企业营销、产品溯源、产品比价、售后服务(拍码找小二)。
翼码就是O2O中间的那个“2”
无论是线下到线上的入口,还是线上到线下的出口,翼码公司主要采用手机二维码技术手段。但入口和出口的技术选择不是O2O产品的关键,翼码本身不介入二维码技术和RFID技术之争,当然,公司会对这两类技术进行有效的技术储备。
翼码关心的是电子标签和电子凭证产品的内特性,以及与O2O业务的融合度,以此为基础来定义O2O的产品架构,并把自己定位在O2O互动的那个“2”通道。
当然,一个O2O产品架构和系统只是基础。一个从事O2O的企业所需要的远不是O2O产品系统。2007年,马云在《赢在中国》中提到:成功的企业一定是靠产品、服务的完整体系。那么这样的完整体系就需要O2O的组织文化,第10章将展开讨论O2O的组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