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前言

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现代服务业也颇具规模,但我国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改进和采取新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经过近年来在我国的实践,六西格玛的成功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六西格玛的理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六西格玛的管理体制也越来越成熟。这一切都使六西格玛管理显示出了巨大的魅力,六西格玛管理已经被充分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系统管理方法。在国内,不仅推广六西格玛的各类企业在逐年增加,而且涌现出一批实施六西格玛成效显著的企业。随着六西格玛在国内更多企业的普及、推广,六西格玛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广大企业在推广六西格玛过程中的最大困扰。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骨干力量——绿带(Green Belt)、黑带(Black Belt)和资深黑带(Master Black Belt)等的成长提高成了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中的精髓与真谛?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六西格玛慢慢地从一种过程改进的方法演变成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现组织变革的战略举措。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六西格玛已经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一种管理哲学。这个哲学中蕴涵着六大主要原则,包括:真正关注顾客;以事实和数据驱动管理;以过程为重;预防性的管理;无边界的合作;力求完美但容忍失败。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一下“以事实和数据驱动管理”的原则。近年来,虽然知识管理渐渐受到重视,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习惯性地根据领导者或管理者的主观意见和臆断假设来做决策。六西格玛的首要规则就是要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分辨出什么指标对经营业绩的测量具有关键影响,然后再收集数据并分析这些关键变量,得出最重要的信息以改进工作。但是,数据并不就是信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的关键工具就是统计学。为此,六西格玛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学好统计学。但是,六西格玛管理者学习统计学的目标,并不是要把自己培养成统计专业工作者,也不能把自己变成统计工具的使用者,更不能把自己定位为计算机统计软件的操作者。六西格玛管理者的真正重要任务就是要学好统计思想(不是统计知识或工具,更不是软件的具体操作),要学会用统计思维看待和分析问题,避免只看到表面层次的现象就去下结论作决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去年本公司的顾客满意率为70%,今年调查了100个用户,其中75个表示满意,满意率达到75%。根据“数据驱动管理”的原则,是不是可以说“今年的顾客满意率已经比去年提高了5%”?相信大多数读者会认为“当然可以这样说”。但事实上这个结论根本不对,这里的抽样数量太小,不足以得到这个结论。详细的解释读者可以参看本书第6章。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拿到了一些数据,但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哪些判断是正确的?哪些判断并没有根据?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统计学有深入的了解。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六西格玛管理中用到的有关统计学背景知识及其统计思想,并把各方面统计内容的介绍与计算机MINITAB软件的操作使用结合起来,使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学习本书后,对于常用的六西格玛管理中的统计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有更广泛的应用。

本书的编著者将此书的特点定位于下述几个方面:

1.它是统计方法的应用指南。它与一般的统计教材不同,大大增加了实际应用(特别是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应用)的方法介绍。它不强调公式与理论的推导(最多给出公式),但要求能学会理解统计思想并使用统计工具,结合计算机软件MINITAB直接解决具体问题。本书的阅读对象是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大专毕业水平,不要求具备专门的概率统计基础。

2.它是软件操作的使用指导。它与一般的软件使用说明书不同,不是只讲操作,而是特别强调通过统计概念的介绍,讲明有关计算的统计含义。如果实际问题同时有多种统计方法都可以处理时,本书会介绍各种方法的共同点及其差异,以使读者明白如何进行统计方法的选择。因此,本书强调,在理解有关统计概念的基础上,一定要具体落实到计算机的软件操作上,最终获得实际问题的准确分析。因此本书特别强调实用,但又要在理论上达到一定高度。

3.它是六西格玛培训教材的辅助参考书。它与一般的六西格玛黑带培训教材不同,在内容上对有关管理方面的内容基本上不涉及,但针对统计专题将介绍得更广泛、更深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马林主编的《六西格玛管理》是我国黑带培训教材的代表作,2007年又出版了其第二版。此书或其他类似的六西格玛黑带培训教材中,对于常用的统计方法已经作了简要的介绍。本书对这些常见的统计方法的背景和统计思想将有更多的说明,对于一般书籍中道理讲得太简单之处,予以补充完整,因此,本书可以作为六西格玛管理者首选的统计学参考书。

4.它讲述内容的顺序安排是按统计方法的知识结构来设计的。一般的六西格玛黑带培训教材,在内容安排的顺序与步骤上,强调与DMAIC顺序一一对应。DMAIC(Define(界定),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进),Control(控制))代表了六西格玛改进活动中的五个阶段,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和程序,也是六西格玛中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和程序。我们强调在应用统计方法的介绍时,在内容上一定要与六西格玛管理密切结合。但本书着重介绍与统计方法有关的思路及目的,因此在内容安排的顺序与步骤上,是按照统计方法的内在知识结构安排的,由浅入深,以便于读者学习。例如,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MSA),在六西格玛管理中是属于第二阶段测量(measure)的,但它要用到方差分析及方差分量计算等统计内容,要用到质量管理中的“变异源分析”等工具,因此我们安排在第11章中才作介绍。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安排才能使读者对各部分内容理解透彻。

5.它使用的是MINITAB最新版软件。任何与统计有关的工作离开计算机的使用是不可能的。目前全世界通用的统计软件不下百种,但MINITAB是目前在六西格玛管理中使用最多的统计软件。2007年1月,MINITAB软件公司推出了R15版,不但在功能上较以前版本有所增加,而且首次增加了中文简体版界面。中文版界面的出现将使广大的中国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它、使用它,有了问题也更容易查到有关的详细的中文帮助信息,这将大大推动应用统计及计算机软件在中国的普及应用。2010年6月,该公司推出了最新的R16版,但其界面及操作与R15版基本相同。本书使用的界面是MINITAB的R16中文版,在内容方面试图包括新版软件尽可能多的功能。我们在全部使用中文版操作说明的同时,在计算机的每步操作使用上,都在中文操作说明之后用括号注明英文原文的内容,这对于使用英文原版或使用早期其他版本的读者也很方便。限于篇幅,在输出结果的界面内本书只给出了中文输出结果,不过使用英文原版界面的读者对照着两种输出,不难理解其含义。为了更方便两种文本的对照,在本书的最后附录有英汉、汉英统计词汇对照表,供读者检索。

6.本书在语言方面力求通俗易懂。在介绍统计知识时,本书尽量避免使用专业的数学语言,特别注意做到叙述的通俗化,例题力求生动具体,稍微深入些的或不常见到的内容都加以解释,努力使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能看得懂、学得会。

为了方便读者的学习使用,我们将本书所使用的全部数据放在网络上供大家免费下载。读者可以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管在线(www.rdjg.com.cn),也可以登录编著者电子信箱:fengshima@163.com,登录密码为:statistics。MINITAB软件R15及R16的英文版、中文版的试用版可以从MINITAB软件公司及其在中国的上海泰珂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站上免费下载:www.minitab.com或www.techmax.com.cn。

本书的初稿完成中,周暐负责第1、3、11、12、14章;刘传冰负责第4、5、6、9章;马逢时负责第2、7、8、10、13章。初稿完成后,大家交互讨论修改了多次,最后由马逢时负责完成全书的审订修改。根据审稿者的宝贵意见,在出版前编著者再次进行了修改。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中国质量协会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的关怀与指导,得到了MINITAB软件公司及其在中国的上海泰珂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支持,初稿完成后承蒙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何桢教授审稿(参加审稿工作的还有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师生张敏、韩亚娟、梁昭磊及施亮星等),编著者对他们表示诚挚谢意。

虽然本书编著者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但限于各方面的条件,难免会有错误或疏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联系电子信箱:fengshima@vip.sina.com;zhou-wei-2008@hotmail.com;liuchuanbing@126.com。

提供支持的网站:www.caq.org.cn;www.techmax.com.cn;www.qualityclub.cn;www.6sq.n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