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明 Michael Szonyi 作者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歷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及中國近代社會史學家。擅於利用歷史人類學和田野調查方法研究中國東南地區的社會史。著有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等書。
鐘逸明 譯者
祖籍潮汕的新加坡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大學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就讀於牛津大學聖十字學院。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現代史和華人華僑史。譯有The Scramble for China: Foreign Devils in the Qing Empire, 1832-1914(尚未出版)。
李仁淵 審訂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研究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社會與文化史。著有專書《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與多篇論文。
延伸閱讀
毛澤東的大饑荒——馮客
圖文中國史——樊樹志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胡川安
聯經社群
回函贈書
獻給我的三位老師
卜正民 科大衛 鄭振滿
正式秩序……在很大程度上總是寄生於非正規過程,雖然正式制度並不承認它們,但沒有它們又無法生存,而若只有非正規過程,它們自己也無法自我創造或維持下去。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國家的視角》(Seeing Like a State),頁三一○。
遵守,但不順從(Obedézcase, pero no se cumpla)——卡斯蒂利亞人對王室命令的反應。
——露絲.麥凱(Ruth McKay),《王權的限度:十七世紀卡斯蒂爾王國的服從與反抗》(The Limits of Royal Authority: Resistance and Obedienc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astile),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