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派與調轉
倪五郎入伍後,被分派到「衛」。「衛」是一個軍事單位,最高長官為指揮使。一個「衛」,按規定應有五千六百人,下轄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各有一千一百二十人。此外,還有「守禦千戶所」,它們受衛指揮,但不直接隸屬於衛。「千戶所」下設「百戶所」。低級軍官頭銜由其麾下士兵的數量命名。「千戶所」的指揮官為「千戶」,「百戶所」的指揮官則為「百戶」,蒲媽奴即一名「百戶」。18由於「衛」和「所」是和平時期主要的軍事單位,中國學者經常使用「衛所」一詞,作為明代軍隊的簡稱。
倪氏族譜告訴我們,倪五郎被分派到金門服役。金門是一個小島,在倪五郎位於福州近郊的原籍地以南約三百公里的地方(圖8)。金門是守禦千戶所,受永寧衛的指揮。倪五郎的後代今天依然住在那裡。我曾和他們聊天,他們告訴我,倪五郎是被「調」到金門來的。歷史學的訓練,令歷史學家對故事保持一定的警覺,百姓口中的自身經歷並不可靠,更不用說那些有關他們父母或近祖的故事了。不信任講述六百多年間家族祖先戎馬生涯的口頭傳說也許很合理。但事實證明,倪氏後人所講的故事多半是真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還可在《明實錄》中查到相關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