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圣雅各写的信第1章第17—22节5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18、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19、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20、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21、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6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这些话语,它们如此美丽、如此怡和、如此感人,即使它们无法进入听者的耳朵、无法在听者的心中回响,也不会是因为这些话语本身有什么过失。它们是出自主的一位使徒,如果说我们自己没有更深刻地感受到它们的意义,我们还是敢相信,它们不是胡言和空话7,不是一种对虚无飘渺的思想的华丽表达,不,它们是忠实而可靠的,就像那写下了这些话的使徒的生活一样,经受过考验和试探8。它们不是被随便地说出的,而是带着特别的强调,不是顺口带过的,而是伴随着一种急迫的警示:我亲爱的兄弟们,不要看错了(第16句)9;我们敢有这样的信心,相信这些话语不仅有力量提升起灵魂,而且也有力量背负起它,这些话语,它们背负着一位使徒走过风雨动荡的一生10。它们并非是在与其他话语毫无关联的情况下被说出的;这是为了警告那种“上帝将会试探一个人”的可怕谬误11,是为了警告那种想要试探上帝的心灵痴愚12,所以使徒说:不要看错了,我亲爱的兄弟们;这样,我们敢确定,这话语是强有力的,能够澄清痴愚,能够去刹止谬误的想法。
“各样美善的和各样全备的恩赐,都是从上头来的,并且是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这些话语反反复复地在世上被重复13,但仍有许多人,就仿佛他们从不曾听见过这些话,也许,如果他们听见了这些话,这“听见”对他们会起到打扰的作用。他们无忧无虑地一路向前,一种友善的命运使得一切都轻松如意,每一个愿望都得以实现,他们的每一项事业都有着进展。尽管他们不知道“怎么会如此”,他们处在生活的运动之中,这生活的运动是那将“先前”联接到“以后”的链子中的一个环节;尽管他们毫不关心“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他们在同时代的浪潮之中随波逐流。自然法则使得一个人的生命在世界里得以发展,正如它在地球上铺展开花毯;依托于这自然法则,这些喜悦而心满意足的人们在生命的变换之中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在任何瞬间都不曾想到过要从这种变换之中挣脱出来而诚实地给予每个人其应得的一份:如果他们知道那些美善的恩赐是来自这个人,那么就把感恩给予他,如果他们认为这个人需要帮助,正如他们认为这帮助对他是有好处的,那么就向他提供帮助。他们肯定知道“各样美善和全备的恩赐存在”,他们也知道它们来自哪里,因为,大地给予自己的收成,天空给予春雨秋雨14;亲戚和朋友们为他们作着最好的考虑,而他们的计划则聪明而理智,很有前景,——既然它们是聪明而理智的,自然就有前景。对于他们,生活没有任何谜,然而他们的生活却是一个谜、一场梦,使徒的严肃警告“不要看错了15”阻止不了他们,他们没有时间去留意这句话,或者所有那些话;波浪又怎么会关心,它来自哪里,它要去哪里?16或者,如果他们中会有个别的一些人思考着某种更高事情,留意到了使徒的话,这些人也马上很快就了结了自己与这些话的关系。他们让自己的思想在这些话语中专注上一瞬间,然后,他们说:“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些东西;现在,再给我们一些新的我们尚未明白的想法吧。”他们也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使徒的话语并不难懂,然而,通过“他们在明白了它们之后离弃它们”这种做法,他们就恰恰证明了“他们并没有理解这些话”。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这些话有着如此强烈的抚慰和镇痛的作用,然而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明白应当怎样去从它们中吮吸出安慰的丰富营养的、是真正明白应当怎样去吸收这营养的!那些忧虑的人,那些人,生活没有允许他们进入成年,他们作为孩子就已死去,那些人,他们没有得到成功之乳的喂哺,他们很早就已断奶;那些悲伤的人,他们的思维试图穿透那变化着的东西而达到那持恒的东西;——他们感觉到使徒的话语并且留意着这些话。他们越是有能力让自己的灵魂沉浸在这些话语之中、有能力因它们而忘记一切,他们就越是觉得自己得到了力量并充满信心。然而他们马上就发现,这力量是一种幻觉;不管他们赢得了多少信心,他们仍然没有赢得穿透生活的力量;这忧虑的心灵和无措的思绪一忽儿试图奔向那种丰富的安慰,一忽儿又重新感觉到矛盾。最后,他们也许会觉得,这些话语对他们的安宁来说几乎是危险的,它们在他们心中唤醒一种信心,一种不断地被辜负的信心,它们给予他们翅膀,这些翅膀固然能够让他们上升到上帝那里,但却无法在他们走通生活的过程中帮上他们;他们并不否认这些话语之中不竭的安慰,但他们几乎是畏惧这种安慰,尽管他们赞美着它。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件富丽的首饰,他不曾在任何时候否认它是富丽的,然后,他不时拿出它来,为之欣喜,但是,他却马上又说: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是不能用它来打扮我,而那种能让它真正获得意义的庆典场合,我则是在徒劳地等待着。然后,他当然是把这首饰放到一边,并且忧伤地想着:他拥有一件这样的首饰,生活并没有赋予他去真正带着喜悦展示它的机会。
于是,他们就处在宁静的哀伤之中,他们并没有让自己去冷漠地对待那些话语之中的安慰,他们谦卑得足以让自己承认生活是一道谜语17,这就像,如果有一句解说性的话语的话,他们在自己的想法中就会快快地听,同样,他们也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18。他们不会大胆地丢弃掉这些话语,只是在等待着,那适当的时刻会到来。如果这时刻到来,那么,他们就得救了,这就是他们的想法;而你,我的听者,则说,这样的事情必定会发生。或者,难道就只有一个在天上作见证的灵,但却没有任何在地上作见证的灵19?难道只有天与逃离大地的灵知道上帝是善的;难道地上的生活对此就一无所知?难道在天上发生的事情与在地上发生的事情之间就没有任何共鸣?难道在天上有喜悦而在地上只有悲伤,或者,难道就只有“天上有喜悦”的消息?难道天上的上帝拿出那些美善的恩赐,为我们将它们藏在诸天,这样我们会在来世的什么时候接受它们?也许你在你心灵的困惑之中就是这样说的。你并不要求,各种迹象和神奇的作为应当为你而发生20,你并不孩子气地要求你的每一个愿望都会实现,你只请求迟早有一个见证,因为你忧虑的灵魂隐藏着一个愿望。如果这愿望实现了,那么,这样的话,一切就都很好,这样的话,你的感谢和你的赞美就会是永恒的,这样的话,那庆典的机缘就到来了,这样的话,各样美善的和各样全备的恩赐就都从上头下来。然而,看,你的这个愿望遭到了拒绝;你的灵魂变得不安,因这愿望之激情而辗转反侧;它并不变得违抗和狂野,你并没有不耐烦地丢弃谦卑之牵引带21,你不曾忘记你是在地上而上帝是在天上22。带着谦卑的祷告,带着燃烧的渴望,你就似乎是在试探上帝:这个愿望对于我如此重要;我的喜悦、我的安宁、我的未来,一切都依赖于此,对于我,它是如此非常重要,对于上帝,它是如此轻易;因为不管怎么说,他是全能的23。但是这愿望并没有实现。你徒劳地寻求安宁;你在你毫无结果的烦乱之中尝试了一切;你登上了“预感”的令人晕眩的顶峰,想要侦察出是不是会有一种可能性出现。如果你瞥见一个这样的可能,那么,你马上就准备好了你的各种祷告,这样,你就能够借助于那看上去可能的东西来创造出那现实的东西。然而,这只是一种幻觉。你走下顶峰,你听任你自己沉溺在“悲伤”所具的麻痹性的迟钝之中,这样,随着时间流失,事情就会好起来;有了早上,有了晚上24,但是你所想要看见的那一日,它却不冒出来。然而你仍做着一切,你早晚祷告,越来越真挚,越来越具诱惑性。唉!然而这事情并不发生。然后,你放弃了对此的期待,你想要让你的灵魂存留在忍耐之中25,你想要在宁静的切望26之中等待,只要你能够赢得一种确定性:永恒会为你带来你的愿望,为你带来那构成你眼中的欢愉和你心中的渴望的东西。唉!但对于你而言,这一确定性也被否定了。然而,在各种忙碌的想法在工作中使自己疲倦的时候,在那些毫无结果的愿望使你的灵魂衰竭的时候,这时,也许你的本性变得更宁静,这时,也许你的内心,隐蔽而不着痕迹地,在自身之中发展出这样一种温顺,它接受那被种植在你心中并且能够使得你的灵魂得到至福的话语,“所有美善的和所有全备的恩赐,都是从上头下来的”。这时,你无疑就在所有的谦卑之中承认:在上帝接受你的尘俗愿望和痴愚渴望、为你换掉它们并且作为取代给予你天上的安慰和各种神圣的想法的时候,他肯定没有欺骗你;在他拒绝实现你的一个愿望、而作为补偿在你心中创造出这一信仰的时候,在他没有给出一个“即使有能力做到一切也至多只能给予你整个世界”的愿望、却赋予你一种“借助于它你能够赢得上帝并且胜过整个世界”的信仰27的时候,他没有亏待你。这时,你带着谦卑的喜悦认识到,上帝仍是最全能的天和地的创造者28,他不仅从乌有之中创造出世界29,而且还做了更奇妙的事情:从你不耐烦而不持恒的心中创造出安静心灵的不朽本性30。这时,你带着羞愧承认:“上帝不让自己受试探”31,这是好的,对于你如此非常之好;这时,你明白了使徒的警示,明白了为什么这警示关联到那种想要试探上帝的谬误32。这时,你认识到,你的行为是多么痴愚。你想要让上帝的关于“什么对你是有好处的”的各种观念成为你的观念,但是你还想要让他是最全能的天和地的创造者,这样,他就真正能够实现你的愿望。不过,如果他要分享你的观念,那么,他就必须停止作为全能的父。你会在你孩子气的不耐烦中就仿佛是要扭曲上帝的永恒本质33。你盲目得足以欺骗你自己,就仿佛是:如果天上的上帝并不是比你更清楚“什么是对你有好处的”34,那么你就得到了帮助;就仿佛是你不会在任何时候带着恐怖之心发现,你曾希望: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任何人都不会有能力承受得起。让我们用一小瞬间来愚妄地35并且照人的方式说话36。如果有一个人,你对他真正有着信心,因为你相信他想要为你好;但是你有着一种关于“什么对你是有好处的”的观念,而他则有着另一种这方面的观念,是不是?这时,你无疑会试图说服他,你也许会祈求和恳请他实现你的愿望;但是,如果他不断地拒绝你,这时,你就会停止请求他,你会说:如果我现在通过我的各种请求来打动他去做他认为是不对的事情,那么,这时所发生的只会是更可怕的事情:我虚弱得足以去使得他也变得同样虚弱,这样,尽管我在陶醉的瞬间会把他的虚弱称作是爱,我其实已经失去了他和我对他的信心。
或者,这也许不是你的情形;也许你太老而无法怀有各种关于上帝的童心想象,太成熟而无法从人的角度来想他;你也许想要借助你的违抗来打动他。你肯定承认“生活是一个谜语37”,但是你没有根据使徒的警告马上去聆听,是不是会有一句解说性的话;相反,你与他的警告作对,马上进入了愤怒。如果生活是一个谜语,那么就让它是吧,你无需去为解说担忧,而你的心变得冷漠麻木了。你的外表也许平静,也许友善,你的话语甚至充满了善意,但是,深深地在内心之中,在思绪们的秘密工坊里,你在那里说,不,你没有说,你是在那里听见一个声音在说“上帝试探着人”。绝望之寒冷冻结起你的精神,它的死亡孵伏在你的心头。如果生活有时又在你的内心之中蠢动起来,这时,各种狂乱的嗓音咆哮起来,各种不属于你、但却从你的内心之中响起的声音。为什么你的抱怨是如此激烈,为什么你的尖叫如此有穿透力,为什么连你的祈祷也是那么富于挑衅?或者,这是不是因为你相信:你的痛苦是如此之大、你的悲伤是如此令人心碎,作为由此得出的结论,你的抱怨是如此公正,你的声音是如此有力,以至于它必定会在诸天之上轰鸣,把上帝从他隐蔽的幽深之中38呼唤出来(你觉得他是平静而漠不关心地坐在这隐蔽的幽深之中丝毫不关注世界及其各种命运39)?但是,天把这种放肆大胆的说法关闭在外40,圣经上所写的是:上帝也不被任何人试探。你的话语是无力的,无力如你的思想,正如你的手臂是无力的;天听不见你的祷告;但是如果你让自己谦卑地处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并且心碎地在精神之中叹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我的罪是如此之大,大得超过它能够被原谅的程度41,那么,这时天就又重新打开了,这时,上帝,就像先知所写的那样,从自己的窗户向下垂看着你42并且说:还有一小点时间43;还有一小点时间,并且我将更新大地的面貌44,——看,你的形象被更新了,上帝仁慈的恩典在你贫瘠的心灵之中培育出了那种“领受道”的温顺45。这时,你在上帝面前谦卑地承认:上帝不试探任何人,但是每一个人,在他被自己的各种渴望引诱和牵动的时候,都受到试探,同样你也会受到各种骄傲、傲慢和杵逆的想法的试探。你的谬误是认为“‘上帝试探一个人’这种想法能够解释生活”,你因这谬误而感到恐怖;因为,在生活对于你成为一个谜语46的时候,这时,你听从这样的一个解释,正如你自己不得不承认的,这解释恰恰使一切变得无法解释。这时,你谦卑而羞愧地承认,这样的事情是好的:“上帝不让自己受试探,他是全能的上帝,能够碾碎每一种放肆大胆的想法,这样,你在你的绝望中就不会去找到一种对生活的谜语的解释,任何人都无法坚持这种解释”。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那里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这些话语是如此容易理解,如此简单,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们,真正明白它们是一枚纪念币47,这纪念币比世上所有宝藏更美好,但它也是一枚兑换币,它能够在生活的日常关系之中被使用。
“所有美善和所有全备的恩赐都是来自上帝”。 使徒使用两个表达。“所有美善的恩赐”,他说,并且以此来标示这恩赐的内在本质:它是健康而受祝福的果实,在这之中不藏有任何不健康和有害的附加物。“所有全备的恩赐”,使徒说,并且以此来标示进一步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美善的恩赐在上帝的帮助下走向那接受它的单个的人,这样,那就其本身而言是美善的东西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损害和毁灭。与这两个表达相对应的有另两个表达。“这恩赐是从上头来的并且是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它是从上头来的”,使徒说,并且以此来使得信者的思想转向上头对着天上,那里是所有美善的东西的归属处,那令嘴巴满足的祝福、那令心灵满足的祝福,向天一路上去,所有善的灵都从天上出发走向人类的拯救48,向天一路上去,所有善的意图都从天上出发作为天上的恩赐归返回来。“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使徒说,并且以此来标示,上帝以自己的永恒明晰性穿透一切,他从远处知道人类的想法并且知道一切他们所行的路49;他永恒的爱急促地先行并且预备着一切50,这样,它就使得“美善的恩赐”成为“全备的恩赐”。如果一个人要给一件美善的馈赠,在暗中给出,并且就像是无定向的51,他当然因为这是一个美善的馈赠而高兴,他是一个乐意的赠与者,但也因为他不知道这馈赠是否会对另一个人真正有好处而悲哀;但天上的上帝不像这样的一个人。“所有美善和所有全备的恩赐”,使徒说;“所有”,这意味了什么?难道使徒是以此来标示:天上广延的堡垒52是一个巨大的储藏室,然而天空所包容的一切,是善美的恩赐,他标示出,上帝从这一丰富的储存中拿出各种馈赠53,不时地根据时间和场合来发送,有时候给一个人,有时候给另一个人,给这个多一点,给那个少一点,给某单个的人纯粹乌有,但他所发送的东西则是美善和全备的?让我们看下面这些话:“在他那里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如果使徒想要表达的是这个,那么,他就会在这些话的段落加上:来自爱的上帝、慈悲和安慰的上帝、善美的恩赐的给予者54,或者,他另有什么比我们所能表达的更好更具强调性的表达方式;想来他会更进一步劝诫信者们根据时间和场合去感恩,既然那些美善的恩赐被分发给了他们。他没有这样做。他的警告所针对的是那种“上帝会试探一个人”的谬误想法,那种“上帝会让自己受试探”的谬误想法;他所训诫的是,一切都在变化,而上帝仍持恒地保持是同一个上帝;他所劝导的是要这样爱上帝:我们的本性变得等同于他的,我们必须不断地赢得上帝并且在忍耐之中保全我们的灵魂55。通过这些话,他没有说及任何关于这些单个的恩赐的特征的东西,他所谈的是关于上帝与信者的永恒关系。在喜悦使得生活在光辉之中得以美化、一切都明亮而清晰的时候,他警告着这种光辉的美化,他劝告要将此归于众光之父,在众光之父那里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在悲伤把阴影置于我们的生活之上的时候,在沮丧使我们的目光模糊的时候,在忧虑之云把他从我们的眼前拿走56的时候,这时,使徒的警告就是:在上帝那里没有转动的影儿。使徒所警告的是,不要用试探之不安去打扰上帝的至福的本性,就仿佛他的心要么是变冷了,要么是变弱了;他所强调的是,正如上帝的全能之手使得一切都甚好57,他,众光之父,同样也仍永远不变地在每一个瞬间使一切都甚好58,使得一切,对每一个有着足够的心灵让自己谦卑、有着足够的心灵让自己充满信心的人,都成为一件美善而全备的恩赐。
然而,怀疑确实是狡猾而诡诈的,绝非如同人们在描述它的时候常常宣称的那样是“喧哗而违抗的”;它是谦恭而审慎的,不是无礼而放肆的;并且,它越是谦逊,它就越危险。它不否认那些话语是美丽的、不否认它们是富于安慰的;如果它否认,那么心灵就会奋起反抗它;它只是说,这些话语是艰难的,几乎是神秘的。它想要帮助那忧虑的内心去理解使徒所说的话语:所有美善和所有全备的恩赐都是来自上帝。“这话想要说什么?除了是说‘所有来自上帝的东西都是一份美善的和一份全备的恩赐’和‘所有是一份美善的和一份全备的恩赐的东西都是来自上帝’之外,又会有什么别的意思。”这一解释肯定是简单而自然的,然而,怀疑却很审慎地藏身于之中。因此,它继续说道:“因此,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里要从这些话语里找到安宁,那么,他就要么必须能够决定什么是那来自上帝的东西,要么能够决定什么是合理而确实地能够被称作是‘一份美善和一份全备的恩赐’的东西。但这怎么会是可能的呢?那么,每个人的生命是不是一种不断继续的奇迹之链呢?或者,对于一个人的理解力来说,‘在这有各种推导的因果构成的无法被参透的系列之中开辟出一条贯通的道路、穿透所有处于间隔之中的东西并且以这样一种方式找到上帝’,这是不是可能?或者,对于一个人的理解力来说,‘带着确定性决定出什么是那对于他而言的一份美善的和一份全备的恩赐’,这是不是可能?理解力难道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些问题上搁浅吗?难道人类不是、难道每个单个的人不是已经太频繁地经历了这痛楚的经历:‘想要冒险去取得那被拒绝给予人类的东西’是一种不会一直不受惩罚的痴愚做法?”这样,怀疑就结束了自己对那些话语的解释,并且,它也结束了——不再与那些话语有什么关系。它把使徒的全权话语转化成了一种只是口口相传却毫无意义的空谈。它谦逊得足以不去要求人们删除这些话语并且将它们付诸永恒的遗忘;它把它们从心灵中扭夺出来并任由双唇来决定它们。
事情是这样的吗,我的听者?难道那些话语也许并非是出自主的一个使徒?难道它们也许是出自那支天空下属灵气的军队59?难道在它们之上降有一道诅咒,以至于它们在这个世界里无家可归并且无法在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找到居所;难道它们的定性就是“使得人类惶惑失措”?那种令人焦虑的运动,思想在之中精疲力竭但却无法进一步走更远,难道它就不可能被停止?然而,或许事情会不会就是这样:上帝在试探一个人,如果不是以其他的方式,而只是通过“宣示出一句只令他的思想困惑的话语”?
使徒保罗60说:“所有上帝所造之物都是好的,如果它们是被带着感恩领受61”。使徒说这些话,其实是为了警告人们提防那种会在各种圣殿仪式中奴役信众们的世俗睿智62。然而,使徒是怎么做的呢?通过一种虔信的省察——“一个人总是应当感谢上帝63”,他把信众的心灵提升到各种尘世的和有限的忧虑之上、提升到世俗的睿智和怀疑之上;因为使徒所谈论的这种感恩不可能是一种由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展示的感恩,而那些错误学说的说教者当然也认为,信众违反仪规是对上帝行罪。所有恩赐都是一件美善和全备的恩赐,如果它们是被带着感恩领受,——难道这同样的情形不应当有效于每个人与上帝的关系?
难道不是这样吗,我的听者,以这样的方式,你解读那些使徒的话语,对于那“是一件美善和全备的恩赐”的东西和对那“是来自上帝”的东西,你没有什么困惑;因为,你说,所有恩赐都是好的,如果它们是被带着感恩从上帝的手上领受的,并且,所有美善和全备的恩赐都是来自上帝。你没有焦虑地询问,那来自上帝的东西是什么;你欣悦而坦然地说:是这个,为此我感谢上帝。你没有心情烦躁地去考虑“什么是一份美善和全备的恩赐”;因为你充满信心地说,我知道它就是我为之感谢上帝的东西,并且因此,我为了它而感谢他。在你扩展了你的内心的时候,你解译了使徒的话语,你并不要求从生活中学到很多,你只想学一件事:总是感谢上帝,并且由此学会去明白一件事:万事须当作此效力,使爱上帝者得益64。
那么,这使徒的话语,“各样美善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这是一种晦涩难懂的说法吗?如果你认为你无法明白它,那么你敢声称“你曾想要明白它”吗?在你对那来自上帝的东西和那“是一份美善的和一份全备的恩赐”的东西有疑虑的时候,你是不是曾胆敢去冒险尝试呢?在喜悦的轻松游戏召唤你的时候,你感谢过上帝吗?在你是如此强大而以至于似乎你无需任何帮助的时候,你感谢过上帝吗?在你被分配的份额很小的时候,你感谢过上帝吗?在你被分配的份额就是苦难的时候,你感谢过上帝吗?在你的愿望被回绝的时候,你感谢过上帝吗?在你自己不得不否定掉你自己的愿望的时候,你感谢过上帝吗?在人们委屈你和侵犯你的时候,你感谢过上帝吗?我们并不是在说人类的不公正因此就不再是不公正,说这种不健康而痴愚的话又有什么用!这是否不公正,要由你自己决定;但是,你有没有把这委屈和侵犯归因于上帝,在你的感谢中,你将之65作为一份美善而全备的恩赐从他手里接受过来?你有没有这样做?是啊,这样,你就合格地解译了使徒的话语,将上帝置于荣耀之中,将你自己置于拯救之中;一个人祈祷,这是美丽的,许多应许被赋予那不停地祷告的人66;但总是感恩,则是更大的祝福。是啊,这样,你就合格地解译了那句使徒的话语,甚至比所有天使以如火焰的舌头67讲话更荣耀。
然而,又有谁曾有这样的勇气、这样的信心;谁曾以这样的方式爱上帝?谁是那个喜悦而坚定的虔诚斗士,他如此坚忍不移地站在生活中的岗位上,甚至从不曾打一下瞌睡?如果你曾这样做,我的听者,难道你没有对你自己隐藏起这个?难道你就不曾对你自己说:我确实是明白使徒的话语,但我也明白,我太胆小,或者太骄傲,或者太懒惰,因此我无法真正地想要去明白它?你警告过你自己了吗?你有没有考虑过,胆怯的人也会,尽管这看来像是一种让人无法解释的说法:胆怯的人也会有一颗不忠实的心,也会是一个不诚实的爱者?你有没有考虑过,判决也会落在沮丧之人身上,但谦卑的心却不会进入这判决?你有没有考虑过,悲伤的人也会不尽全心爱上帝,但那因上帝而欣悦的人则战胜了世界?至少,你有没有对你自己有所审视?你是否曾把使徒的话语当成是神圣的?你是否曾将之珍藏在一颗纯净而美丽的心中68,以任何代价都无法收买,因为你有这样的一种至深之痛——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承认“你从不曾像上帝爱你那样地爱上帝69”,任何睿智的狡猾贿赂都无法将你从这痛楚之中赎买出来?你不得不承认:在上帝是忠信的时候,你是失信的70;在他火热的时候,你不冷不热71;他送你美善的恩赐,你却将之转化成对你自己的损害;他询问你,但你不愿回答;他召唤你,但你不愿听从;他友善地对你说话,但是你听而不闻;他严肃地对你说,但你误解他的话;他实现你的愿望,作为感谢你提出更多愿望;他实现你的愿望,但你并非真正地作出了这愿望,你很快地动怒72。为了标示出你与上帝的关系,你需要如此多的话语,你是否曾真正深切地感觉到这之中可悲的地方?你是否至少曾以这样的方式在你与上帝的关系之中诚实地对待你自己和你的上帝?你是否曾推迟对自己的清算,难道你不是宁愿在你的孤独之中为自己感到羞愧?你是否曾很快就忍受清算的痛楚,你有没有考虑过,他先爱你73?你是否曾迅速地为你自己作出论断,在你慢慢地回报以爱的时候,断定他不会继续爱你?如果你曾是如此,那么,你肯定会在一些时候赢得勇气去感谢,即使那发生的事情在你眼里是很奇怪的,也依然如此,你赢得勇气去明白,各样美善的和各样全备的恩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你赢得勇气去在爱之中解释它,你赢得去接受这勇气的信心;因为这无疑也是一份美善和全备的恩赐。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那里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这些话语是如此有治疗作用,如此有医效,然而,那忏悔的灵魂有多少次曾真正通过它们而让自己得以痊愈呢,有多少次他们曾不仅明白了它们审判性的严肃,而且也明白它们仁慈的恩典呢?
或者,我的听者,在你的生活之中也许就没有任何机缘,让你觉得那些话语是难解的?你是不是总是对自己很满意,如此心满意足,乃至你也许感谢上帝,你不像别人74?也许你已经变得如此聪明,乃至你理解了那毫无意义的话语之中的深刻意义:“不像别人”是一种荣耀?……那么,那使得它们变得对你来说难以明白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自己是一份美善和全备的恩赐,如果他只是有着一种接受着的态度并且接受一切出自上帝之手的东西,是的,那么他又怎么能够接受除了各种美善和全备的恩赐之外的其他东西?然而,在你屈从于人的普通命数的时候,这时,你则承认,你既不是美善的也不是全备的,你并非只是有着一种接受着的态度,相反,在你所接受的一切东西中,都发生着一种变化。那么,难道那同样的东西能够被除了同样的东西之外的其他东西理解75,难道那美善的东西能够在美善的东西之外的其他东西之中保持美善吗;难道健康的营养能够在有病的灵魂之中保持其健康性吗?一个人并非纯粹地处于接受着的状态之中,他自己是施予着的,对于你来说,这变得难以理解,那来自你的不健康的东西对于别人怎么会成为某种并非是损害的东西。当然你明白,只有通过对上帝的感谢,一切对于你才会成为一份美善和全备的恩赐,你坚持认为,另一个人也必须是以同样的方式来获取一切;然而,甚至那生产出感谢的爱,它纯洁吗,难道它不使得那被接受的东西有所改变吗?那么,除了去爱之外,一个人能不能做更多?对于“去爱”来说,思想和语言是不是有着某种比“总是感谢”更高的表达?绝没有,它有着一个更低的、更谦卑的表达;因为,即使是一个总是想要感谢的人,他也根据自己的完美性去爱,而只有在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不完美去爱上帝的时候,这个人才能真正地去爱上帝。这是怎样的一种爱?这是悔之爱,它比所有其他爱更美丽;因为你在悔之中爱上帝!比任何其他爱更忠诚更真挚;因为在悔之中,爱你的是上帝。在悔中你接受来自上帝的一切,甚至那你带给他的感谢,因而,甚至这情形也是“小孩子的礼物”在父母眼中的情形,一个玩笑,一种对“你自己所给出的东西”的接受。难道不是这样吗,我的听者?你只是想要感谢上帝,但甚至这也是如此地不完美。这样,你明白了,是上帝,在你身上做着一切,这时他赋予你那种孩子般的欣悦,使得你能够为“他把你的感谢当作一件你所给出的礼物”而感到欣悦。如果你不畏惧悔之痛楚、不畏惧那种深深的悲伤(在这悲伤中,一个人因为有上帝而像一个孩子那样变得快乐),如果你不怕去明白,这是爱,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76,那么,他就赋予着你这喜悦。
而你,我的听者,你以一种更为单纯而更为谦卑的方式来领会这想法的深刻意义,“你不像别人”,是不是对于你,要误解使徒的话语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你完全明白,所有美善和所有全备的恩赐都是来自上帝,然而,唉!难道你无法明白,它们在你身上可以成为“损害”之外的其他东西?露水和雨是从上头下来的一份美善的恩赐,但是,如果有害的植物懂得自身并且能够说话,那么,它也许会说:“哦!停下,重新回到天上去,这样,我就能够在干旱之中死去,不要滋润我的根茎,这样,我就不会繁荣昌盛,变得更有害!”你并没有明白你自己,没有明白使徒的话语;因为,如果事情是如此,那么,“所有完备的恩赐都来自上帝”就不是真的,那样的话,上帝就不会大于一个人焦虑的心灵77,所有美善和完备的恩赐怎么就会来自他?
也许在你的生活中有着某些事情,你希望它们从来没有被做下过,如果这是可能的话,那么,你就会带着欣悦的感谢从上帝手上拿下所有完备的恩赐。光是对此的想法为你带来的喜悦就已经是如此巨大,这看起来似乎就是这想法是要试探上帝,让他去使得那已被做下的事情重新变成不曾被做下的。上帝不被任何人试探78。你也许曾努力忘记这一点,这样,你的感谢就不会虚弱如同冒烟的灯芯。唉!如果你能够忘记它的话,你又怎么可能领会使徒的话语?如果对于你,忘记它是可能的,那么,所有美善和完备的恩赐就不是来自上帝,你将你自己排除到了神恩之外,不是因为你所做的事情,而是因为你对那话语的贫乏、自爱而随意的领会,完全就如同一个这样的人:他的愿望遭到拒绝,于是他就想要认为这被拒绝的愿望并非也是一份美善和完备的恩赐,这样一来,他也就被排斥到了神恩之外;你的情形完全就如同这个人,尽管,“敢去领会这一点”,对于你比对于他来说,是一件远为更沉重的事情。
也许你以另一种方式来理解那使徒的话语,觉得来自上帝的惩罚也是一份美善和完备的恩赐。你内心中的愤怒就好像是要帮一把那神圣的愤怒,以求让那惩罚销蚀掉你,然而,你所承受的惩罚却不同于你本来认为你要受的惩罚。它也许击中了除你之外的更多人,然而你却是那有辜者,它也许袭向你周围更大的区域,然而你却是那只应当成为它的对象的人。尽管你在你的暗自思忖中承认那神圣的治理79知道怎样去击中一个人、知道怎样去使自己被这个人明白——尽管没有任何其他人明白,使徒的话语对于你仍是晦涩的,就仿佛那惩罚本身成了一种新的试探。那作为惩罚的事情和那作为事件的事情,对你变得模棱两可而暧昧不清,如果那仅仅是一个事件,你的灵魂则要求惩罚,如果那全是惩罚,你则无法将之承受下来。你想要放弃一切,每一个愿望、每一个欲求;你想要放弃你原有的这观念——“在你灵魂的极端努力中,在你确定了‘这是好的’之后,你所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它会是别的东西,而不是痴愚和罪”;你想要承受每一项惩罚,但是这个“更多”,这个与之关联着的“更多”,却是你所无法承担的,难道这也是一份美善和全备的恩赐吗?80于是,你的灵魂陷入晦暗,难道你无法领会这话语?但你又怎么做呢?你丢弃了这话语吗?哦!不,在你的所有危难之中,你紧紧抓住它。在所有恶魔准备就绪想要借助于“上帝不是爱”的解释来把你的灵魂从绝望之疯狂中拯救出来的时候,不是吗?这时,你就紧紧抓住这话语,尽管你不明白它,因为你仍对它有着隐约的希望,而“放开它”则是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可怕的。
你是这样做的吗,我的听者?哪怕外在的人腐烂败坏,内在的人却得以更新81,于是,你明白,所有美善和全备的恩赐,都是从上头来的,如果它们是被带着感恩领受,你明白,悔不仅仅是一种对惩罚的感谢,并且也是对天意命数的感谢,而那在其悔中只想要承受惩罚的人,在最深刻意义上说,他并不是想要根据自己的不完美而去爱。正如主自己说,就在今日82,主的使徒就说,就在今日,各样美善和各样全备的恩赐,都是从上头来的,并且是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那里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就在今日,尽管他在今天和在昨天是同一个83。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那里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这些话语是如此美丽、如此怡和、如此感人,它们有着如此强烈的抚慰作用并且富于安慰,如此简单而容易理解,如此有治疗作用而如此有医效;因此我们祈求你,哦,上帝!为那些迄今不曾留意到它们的人们,你会成就他们的耳朵,使之愿意接受它们;你会通过话语之理解来治愈误解着的心灵使之去明白话语,你会让谬误的思想屈从于话语的拯救性的顺服;你会把坦荡给予忏悔的灵魂,使之敢于去领会这话语;对于那些领会了这话语的人们,你会让他们因为自己一再反复地领会它而获得越来越大的至福。阿门。
注释:
1 所有善的和所有完美的馈赠都是从上头来的]见后面的注脚。
2 大能的手]这一表达出自《彼得前书》(5:6)。
3 令智慧者们在自己的愚拙之中作茧自缚]《哥林多前书》(3:19)中说:“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着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又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另参看《约伯记》(5:12—13)。
4 你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指向《诗篇》(145:16):“你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
也可参看明斯特尔(J.P.Mynster)主教所著《年度所有礼拜日和神圣庆典日的所有布道》(Prœdikener paa alle Søn-og HelligDage i Aaret)第一卷第257页,之中有这样的说法:“他张开他柔和的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
5 使徒圣雅各写的信第1章第17—22节]参看《丹麦圣殿规范书》第87页:“使徒圣雅各写的信第1章从第17句到第22句”,就是说包括第21句但却不包括第22句,是复活节之后第四个星期天的使徒信文。
圣雅各:新约中的使徒雅各。根据老式教会传统,《雅各书》的作者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在克尔凯郭尔的时代,一般人都认为,这个使徒是小雅各(见《马可福音》15:40),是亚勒腓的儿子(见马太福音10:3)。
(jf.fx M.Gottfried Büchner’s biblische Real-und Verbal-Hand-Concordanz oder Exegetisch-homiletisches Lexicon,6.udg.,forøget og udg.af H.L.Heubner,Halle 1840 [1740],ktl.79,s.781,§ 5,d,i artiklen“Jacob,Jacobus”.)
根据四位西方教会圣教父之一圣哲罗姆(Hieronymus,或译圣热罗尼莫或圣叶理诺,也译作圣杰罗姆)的说法,这个雅各则等同于耶稣的兄弟雅各,也被称作主的兄弟雅各;这一解读也推导出,耶稣的兄弟雅各也是他的使徒;在克尔凯郭尔的时代,这解读是人们争议的话题。(jf.G.B.Winer Biblisches Realwörterbuch zum Handgebrauch für Studirende,Kandidaten,Gymnasiallehrer und Prediger,2.udg.,bd.1—2,Leipzig 1833—38 [1820],ktl.70—71(forkortet Biblisches Realwörterbuch);bd.1,s.620—623;W.M.L.de Wette Lehrbuch der historisch-kritischen Einleitung in die Bibel Alten und Neuen Testaments bd.1—2,4.udg.,Berlin 1833—42 [1817—26],ktl.80;bd.2,§ 167,s.302—306;og Ph.Schaf Das Verhältniss des Jakobus,Bruders des Herrn,zu Jakobus Alphäi,Berlin 1842,ktl.U 94.)
6 各样美善的恩赐……能救你们灵魂的道。]摘引自《丹麦圣殿规范书》(Forordnet AlterBog)。克尔凯郭尔自己有一本《丹麦圣殿规范书》,他对这段文字标了自己的强调标记:“各样美善的和各样全备的恩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18、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19、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20、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21、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
7 不是胡言和空话]也许是对应于《路加福音》(24:11),其中说及,在那些女人从耶稣的墓回返,说他从死中复活的时候,使徒们把她们的话视作是“胡言”。
8 就像那写下了这些话的使徒的人生一样经受过考验和试探]根据传说,小雅各先是在巴勒斯坦南部,然后又到埃及到处奔波传播福音,最后在下埃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可参看温纳尔(G.B.Winer)的圣经真实辞典(Biblisches Realwörterbuch)第一卷第622页。而关于主耶稣的兄弟雅各的壮烈之死,则在优西比乌的《最初三个世纪的教会史》(Kirkens Historie gjennem de tre første Aarhundreder af Eusebius,overs.af C.H.Muus,Kbh.1832,ktl.U 37,s.99f.)第二卷第23章中有叙述。
9 我亲爱的兄弟们,不要看错了(第16句)]《雅各书》(1:16)。我直接复制中文版的新约,若是按丹麦语直译,应当是“我亲爱的兄弟们,不要走上歧途”。
10 背负着一位使徒走过风雨动荡的一生]在优西比乌的《最初三个世纪的教会史》(Kirkens Historie gjennem de tre første Aarhundreder af Eusebius,overs.af C.H.Muus,Kbh.1832,ktl.U 37,s.99f.)第二卷第23章中,引用了基督教作家Hegesippos的回忆,叙述了主耶稣的兄弟雅各的壮烈之死。译者不对丹麦文版的引文进行翻译,而是引用台湾基督教教会史网页(http://ekklesiahistory.fttt.org.tw/gb2312/book02/index.html)上的译文,虽然与丹麦文版译本稍有出入(Festus就是圣经中的非斯都):
“他们引导雅各到广场,要求他在众人面前放弃基督的信仰,但与他们的想法相反,出乎意料之外的,雅各以坚定的口吻向众人宣示,他承认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我们的主和救主。雅各虽因他高超的美德和敬虔,被公认是最公义的人,他们却再也无法忍受他的见证。乘着Festus 刚死,犹大省没有首长的无政府状态,到处都是放荡之机,他们杀了雅各。至于他是如何死的,我们已经陈述革利免的记载,雅各是由殿翼拋扔下去后,以棍棒打死。Hegesippus 是使徒时代一位十分活跃的人,于其解经书第五册,留给我们关于雅各最精确的记载:
“我们主肉身的弟弟雅各,因为同名人的太多,自我们主的日子到如今,大家都称他‘义者雅各’。使徒们并委任他治理教会。雅各从母腹就奉献归神。不喝酒或发酵的饮料,禁戒肉类,从不剃头、施膏、沐浴。他蒙特允得进入圣所,从不穿羊毛衣,只穿细麻衣,他习惯独自进入圣殿,经常屈膝并为人得赦罪祷告。由于他惯常在神面前,跪着为人代求,他的膝盖变得像骆驼的一样硬。因着他极尽超越的敬虔,人称他作‘义者’和 Oblias或Zaddick 和 Ozleam,意思是公平和人民的保障,正如申言者论到他的话。我于释经书中,所提到七个教派的人常问他,如何能亲近耶稣,他回答,‘以祂为救主。’藉此,许多人相信耶稣是基督,虽然前述的异端不信复活,也不信‘祂要来按个人的行为报应各人。’许多人却因雅各信了耶稣。由于首领们也信了耶稣。于是在犹太人、文士和法利赛人中间起了不小的骚动,他们认为当下有一个危机,群众指望耶稣就是弥赛亚。于是他们一同来到雅告这里说,‘我们恳求您,限制这些人,他们偏离了正路去跟随耶稣,把祂当作基督。我们请求您说服所有要来过逾越节的百姓,正确认识耶稣。我们都信托您,我们和众人都能为您作见证,您是公义的并且不偏待人。请说服他们不因耶稣偏离正路,因我们和众人都极为信赖您;请站在殿翼上,为了在高处受人注视,众人也能清楚地听您说话。逾越节时各支派,甚至外邦人,都前来一同过节。’话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将雅各带到殿翼,高声说,‘义者雅各!众人所信托的,既然许多人因钉十字架的耶稣,离弃正路,请您告诉我们如何亲近这位钉十字架的耶稣?’他大声回答说,‘你们为什么问我有关人子耶稣的事,他正坐在诸天之上至高神的右边,也要驾云从天来临。’许多人得了坚固,并因雅各的见证归荣耀给神,说,‘和散那!大卫的子孙!’祭司和法利赛人面面相觑,彼此说,‘我们作了一件蠢事,耶稣得了高举,但我们现在上去把雅各扔下来,群众就惧怕而不信他。’他们大喊,‘哦!连义者自己也被骗了!’他们所作的应验了以赛亚书三章10节,‘除掉那义者,因他冒犯了我们,因此他们要吃自己行为的果子。’接着他们上去把雅各扔下来,彼此说,‘用石头打死他!’他们开始用石头砸他,雅各并没有立刻倒下,反而转过身来曲膝祷告,说,‘我恳求您主神与父,赦免他们,因他们所做的,他们并不知道。’正当他们以石头打他,利甲(Rechab)后裔中一个作祭司的,这利甲族人的儿子大叫,‘住手!你们在作甚么?义者正为你们祷告。’但一个漂洗布疋者用他惯用漂洗布疋的棍棒,打破义者的头颅,脑浆迸裂。这是他殉道的经过。人们将他葬在圣殿旁,当前墓石仍留在当地。他向着犹太人和希腊人作了忠信的见证,耶稣是基督。不久,Vespasian 就入侵占领犹大。”
11 警告那种“上帝将会试探一个人”的可怕谬误]指向《雅各书》(1:13):“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
12 那种想要试探上帝的心灵痴愚]也许是指向《申命记》(11:16—17):“你们要谨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离正路,去侍奉敬拜别神。耶和华的怒气向你们发作,就使天闭塞不下雨,地也不出产,使你们在耶和华所赐给你们的美地上速速灭亡。”另见《雅各书》(1:14—15):“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13 这些话语反反复复地在世上被重复]“各样美善的和各样全备的恩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这一表述在丹麦是人所周知并且经常被引用的圣经段落。
(jf.E.Mau Dansk Ordsprogs-Skat bd.1—2,Kbh.1879;bd.1,s.306.)
14 大地给予自己的收成,天空给予春雨秋雨]指向《雅各书》(5:7):“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另参看《申命记》(11:14):“他(原文作我)必按时降秋雨春雨在你们的地上,使你们可以收藏五谷,新酒,和油”。
15 不要看错了]我直接沿用中文版的新约《雅各书》(1:16),若是按丹麦语直译,应当是“不要走上歧途”。
16 它来自哪里,它要去哪里]见《约翰福音》(3:8),耶稣对尼哥底母说:“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17 谜语]直译的话是“黑暗的话语”,参看《哥林多前书》(13:12),之中保罗写道:“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如同谜。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另见《民数记》(12:8),之中上帝对亚伦和米利暗说关于摩西:“我要与他面对面说话,乃是明说,不用谜语,并且他必见我的形像。你们毁谤我的仆人摩西,为何不惧怕呢”。
18 快快地听,同样,他们也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各书》(1:19)。
19 难道就只有一个在天上作见证的灵,但却没有在地上作见证的灵]指向《约翰一书》(5:7—8)。和合本的中译本是:“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作见证的原来有三,就是圣灵,水,与血。这三样也都归于一。”但是1819年的丹麦文本,译成中文应当是“因为在天上作证的有三:圣父、道和圣灵;这三者归一。在地上作证的有三:就是圣灵,水,与血。这三样也都归于一”。这与英文版的King James Version相符:“For there are three that bear record in heaven,the Father,the Word,and the Holy Ghost:and these three are one.And there are three that bear witness in earth,the Spirit,and the water,and the blood:and these three agree in one.”
20 要求……迹象和神奇的作为]各种“迹象”和“神奇的作为”。也许是指向《马太福音》(12:39):“耶稣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还有《约翰福音》(4:48):“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21 牵引带]成人在小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拴在小孩身上的套带,用来阻止小孩摔倒。
22 你是在地上而上帝是在天上]在《传道书》(5:2)之中有:“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
23 全能的]参看比如说《巴勒的教学书》第一章《论上帝及其性质》第三段“圣经之中所教的关于上帝之本质和性质的内容”§ 3:“上帝是全能的,能够做一切他想做的事不费工夫。但他只做确定而好的事情,因为除了唯独这个之外,他不想要别的”。
24 有了早上,有了晚上]也许对创世记的叙述的颠倒表达:“有晚上,有早晨……”(《创世记》1:5、8、13、19、23、31)。
25 让你的灵魂存留在忍耐之中]也许是指向《路加福音》(21:19),之中耶稣说:“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
26 切望]《罗马书》(8:19):“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
27 胜过全世界的信仰]指向《约翰一书》(5:4):“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28 上帝仍是最全能的天和地的创造者]指向《使徒信条》的第一条:“我(们)信仰上帝,父,最全能的,天和地的创造者”。也参看比如说《巴勒的教学书》第一章《论上帝及其性质》第三段(见前面的注脚)。
29 从乌有之中创造出世界]从公元二世纪起,基督教创世故事(《创世记》第一章)的解读流传广泛。另外,参看《马加比二书》(7:28):“我儿,我恳求你仰视天,俯视地,观察天地间形形色色的万物!你该知道,这一切都是天主从无中造成的,人类也是如此造成的。”
在《巴勒的教科书》第二章“论上帝的作为”第一节§ 1中有:“上帝从一开始从乌有之中创造出了天和地,仅仅只凭自己全能的力量,为了所有他的有生命的受造物的益用和喜悦”。
30 安静心灵的不朽本性]在《彼得前书》(3:4)说,女人的美应当是“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31 上帝不让自己受试探]见前面注脚:指向《雅各书》(1:13)。
32 那种想要试探上帝的谬误]见前面注脚:比较《申命记》(11:16—17)和《雅各书》(1:14—15)。
33 上帝的永恒本质]参看比如说《巴勒的教学书》第一章《论上帝及其性质》第三段,§ 2:“上帝是永恒的,他既不是初始也不是终结。他是恒定地不变的,并且总是如一。”
34 天上的上帝……清楚“什么是对你有好处的”]参看比如说《巴勒的教学书》第一章《论上帝及其性质》第三段,§ 7,附注:“我们应当带着真正的感恩珍惜上帝的恩赐,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绝不要怕他会拒绝给予我们他认为是对我们有好处的东西。”
35 愚妄地]《哥林多后书》(11:21):“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说句愚妄话)我也勇敢。”
36 照人的方式说话]参看《罗马书》(3:5):“我且照着人的常话说,我们的不义,若显出神的义来,我们可以怎么说呢。神降怒,是他不义吗?”
37 谜语]直译的是“黑暗的话语”。见前面的注脚。
38 他隐蔽的幽深之中]在明斯特(J.P.Mynster)的《对基督教信仰学说的审思》(Betragtninger over de christelige Troeslœrdomme bd.1,s.11.)的“审思立场”第二篇中,明斯特用到过“洞察进上帝之本性隐蔽的幽深之中”这一表述。
39 丝毫不关注……其各种命运]指向宗教哲学的自然神论对上帝的解读:上帝作为遥远的创造者,曾启动世界并在人的灵魂里植入了道德法则,但随后就保持让自己停留在高处,远离持存的世界以及之中的人类生活。
40 天把这种放肆大胆的说法关闭在外]《耶利米哀歌》(3:8):“我哀号求救。他使我的祷告不得上达。”
41 心碎地在精神之中叹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我的罪是如此之大,大得超过它能够被原谅的程度]也许是指向《诗篇》51:(1—5)“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10)“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14)“神啊,你是拯救我的神。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17)“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阿,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也参看《诗篇》(22:1—2):“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我的神啊,我白日呼求,你不应允。夜间呼求,必不住声。”
42 上帝,就像先知所写的那样,从自己的窗户向下垂看着你]不知这一说法的来源。然而可参看《诗篇》(14:2):“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
43 还有一小点时间]在《约翰福音》(16:16)中,耶稣对自己的弟子说:“等不多时,你们就不得见我。再等不多时,你们还要见我。”
44 更新大地的面貌]指向《诗篇》(104:30):“你发出你的灵,它们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换为新。”
45 “领受道”的温顺]“领受道”,亦即,“领受上帝的道”。
参看《雅各书》(1:21):“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
46 谜语]直译的是“黑暗的话语”。见前面的注脚。
47 纪念币]指因特别历史场合的铸造出的钱币,有纪念意义,但不能作为流通钱币来使用。一般兑换币则是日常流通使用的。
48 所有善的灵都从天上出发走向人类的拯救]指向《希伯来书》(1:14):“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
49 他从远处知道人类的想法并且知道一切他们所行的路]指向《诗篇》(139:2—3):“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50 永恒的爱急促地先行并且预备着一切]见《约翰福音》(14:2—3):“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
51 无定向的]参看《哥林多前书》(9:26):“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52 天的堡垒]“天的堡垒”在《创世记》(1:6—8)的和合本修订版中被译作“苍穹”(旧版和合本之中跳过了对这个词的翻译):“上帝说:‘众水之间要有穹苍,把水和水分开。’上帝就造了穹苍,把穹苍以下的水和穹苍以上的水分开。事就这样成了。上帝称穹苍为‘天’。有晚上,有早晨,这是第二日。”
53 上帝从这一丰富的储存中拿出各种馈赠]在《马太福音》(12:35)中,耶稣说:“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
54 这里可以这样解读:“来自‘爱的上帝’、‘慈悲和安慰的上帝’、‘善美的恩赐的给予者’”……
55 让你的灵魂存留在忍耐之中]也许是指向《路加福音》(21:19),之中耶稣说:“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
56 云把他……拿走]指向关于耶稣升天的叙述,说耶稣在使徒们“正看的时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使徒行传》1:9)。
57 都甚好]也许是指向创世故事的结尾:“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世记》1:31)。
58 仍永远不变地在每一个瞬间使一切都甚好]指向关于上帝继续创造和维护世界的教条性学说。可参看马丁·路德的《小教理问答书》(Der Kleine Katechismus 1529)中对第一信条的解说:“这就是:我相信上帝创造了我,也创造了其他受造物(……)。但这不是唯一;我也相信,他维持着所有本来会消失的事物:他喜欢有过剩,让这一生命在日常得以维持,衣服和鞋,食物和饮料,家室里的一些房间,婚偶和孩子,田野和牲畜,还有一切美好地存在的东西”。
59 那支天空下属灵气的军队]指向《以弗所书》(6:12),之中保罗写道:“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在丹麦语圣经中,“天空属灵气的恶魔”被写作“天空下邪恶之属灵气的军队”。
60 使徒保罗]保罗把自己解读为使徒。参看比如说,《罗马书》(1:1—2),他写道:“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
61 所有上帝所造之物都是好的,如果它们是被带着感恩领受]指向《提摩太前书》(4:4),之中保罗写道:“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克尔凯郭尔在他自己所收藏的《丹麦圣殿规范书》上的第87页中写道:“《提摩太前书》(4:4)。/所有恩赐都是好的,如果它们是被带着感恩领受。/总是感谢上帝(不是祈祷,因为在那之中没有静止而只是在感谢)”。克尔凯郭尔在“总是”和“感谢”下面加了划线。
62 警告那种会在各种圣殿仪式中奴役信众们的世俗睿智]指向《提摩太前书》(4:1—3),保罗在之中写道:“圣灵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这是因为说谎之人的假冒。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谢着领受的。”这里所警告针对的异端教师有可能是指那些诺斯替主义者,他们拒绝上帝作为创造者的信仰,并把尘世的普通生命视作是价值卑微的,因此他们认为,达到真知的人应当寻求通过禁欲来避免所有尘世的东西。
63 一个人总是应当感谢上帝]《帖撒罗尼迦前书》(5:18),之中保罗写道:“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64 万事须当作此效力,使爱上帝者得益]参看《罗马书》(8:28),保罗写道:“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65 这个“之”是指前面所说的“委屈和侵犯”。
66 许多应许被赋予那不停地祷告的人]指向《路加福音》(18:1—8):“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他伸冤吧。免得他常来缠磨我。主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17)中保罗也写道:“不住的祷告。”
67 如火焰的舌头]《使徒行传》(2:1—4):“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
68 将之藏在一颗纯净而美丽的心中]也许是指向《路加福音》(8:15)中耶稣拿种子做的比喻:“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69 你从不曾像上帝爱你那样地爱上帝]参看《约翰一书》(4:10):“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70 在上帝是忠信的时候,你是失信的]参看《提摩太后书》(2:13):“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
71 在他火热的时候,你不冷不热]也许是指向《罗马书》(12:11),之中保罗写道:“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
72 很快地动怒]对照《雅各书》(1:19)。
73 他先爱你]《约翰一书》(4:19):“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74 感谢上帝,你不像别人]指向《路加福音》(18:9—14)中耶稣关于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75 那同样的东西能够被除了同样的东西之外的其他东西理解]在1842—43年的一段阅读滕纳曼(Tennemann)《哲学史》(W.G.Tennemanns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bd.1—11,Leipzig 1798—1819,ktl.815—826)笔记(Pap.IV C 50 [Not13:28])中,克尔凯郭尔写到关于哲学家塞克斯都·恩皮里柯(Sextus Empiricus)的否认“人通过思维来认识自己的能力”的论证:“塞克斯都·恩皮里柯通过使用‘相同的东西只被相同的东西认知’这一命题来唤醒怀疑(参看308页第9注释),这之中有着很多敏锐的思考,——基督教的命题:我在‘我自己是被知的’的同样程度上认识,在这里也是一样地重要的”。关于哲学家塞克斯都·恩皮里柯的论证,可参看滕纳曼《哲学史》第五卷308页第9注释(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bd.5,1805,s.308,note 9.)
克尔凯郭尔所说的基督教命题指向《歌林多前书》(13:12):“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76 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约翰一书》(4:10)。
77 上帝就不会大于一个人焦虑的心灵]对照《约翰一书》(3:19—20):“从此就知道我们是属真理的,并且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稳。我们的心若责备我们,神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
78 上帝不被任何人试探]见前面注脚:指向《雅各书》(1:13)。
79 治理]亦即“上帝的治理”。参看《巴勒的教学书》第二章“论上帝的作为”第二段“圣经中关于上帝的眷顾以及对受造物的维持”,§ 5:“在生活中与我们相遇的事物,不管是悲哀的还是喜悦的,都是由上帝以最佳的意图赋予我们的,所以我们总是有着对他的统管和治理感到满意的原因。”
80 这一句的丹麦语原文是:
“Du vilde forsage Alt,ethvert Ønske,enhver Begjering,Du vilde opgive Forestillingen om,at det Bedste,Du havde gjort i Din Sjæls yderste Anstrængelse,forvisset om,at det var godt,at det var andet end Daarlighed og Synd,Du vilde lide enhver Straf,men det Mere,der knyttede sig til den,kunde Du ikke bære,var Det ogsaa en god og en fuldkommen Gave?”
Hong的英译本是:“You were willing to renounce everything,every wish,every desire;you were willing to give up any idea that the best you had done in your soul’s utmost exertion,in the assurance that it was good,was anything but foolishness and sin;you were willing to suffer any punishment-but this more that was attached to it,this you could not bear-was this,too,a good and a perfect gift?”
David F.and Lillian Marvin Swenson的英译本是:“You would renounce everything,every wish,every desire;you would give up the idea that the best you had done in the extreme exertion of your soul,was an assurance that it was good,that it was anything else than folly and sin;you would suffer every punishment,but the more which was connected with this,you could not bear.Was it also a good and a perfect gift?”
Emanuel Hirsch的德译本是:“Du wolltest auf alles verzichten,auf jeglichen Wunsch,jegliches Verlangen;du wolltest die Vorstellung preisgeben,das Beste,das du mit deiner äuβersten Anstrengung getan,dessen gewiβ,daβ es gut sei,dies Beste sei doch etwas andres als Torheit und Sünde;du wolltest jegliche Strafe leiden;das Mehr aber,das damit verknüpft war,konntest du nicht tragen:war das etwa auch eine gute und eine vollkommene Gabe?”
81 哪怕外在的人腐烂败坏,内在的人却得以更新]指向《哥林多后书》(4:16),之中保罗写道:“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82 主自己说,就在今日]也许是指主对十字架上的犯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23:43)”也可参看《希伯来书》(4:7)“所以过了多年,就在大卫的书上,又限定一日,如以上所引的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和(3:7)“圣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
83 他在今天和在昨天是同一个]参看《希伯来书》(13:8):“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