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重生与破局
1.快速布局,解决关键环节
从前面介绍的阿里巴巴战略中可以了解到阿里巴巴的优势与劣势、既有资源与需要开拓的环节,接下来介绍阿里巴巴的破局手段,在这里我们将阿里巴巴的O2O战略布局称为“千军万码”,在阿里巴巴的大O2O战略,布局可谓三军齐全。
阿里巴巴始终强调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提倡开放服务体系,不断打破竞争壁垒,深化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以及本地化消费服务的功能。
(1)投资线下平台,实现资源互补
丁丁网的投资协同。2013年4月,阿里巴巴增持丁丁网。丁丁网在本地生活领域有着长达7年的经验,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手机优惠券APP之一,阿里巴巴增持丁丁网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弥补其在生活领域的不足,与阿里巴巴多个业务部门产生协同作用,成为阿里巴巴O2O平台开辟生活领域的最佳渠道。
投资银泰,弥补百货零售业。快速实现商家和消费者基础群体的建设,与百货商场合作无疑是最好的形式。银泰商业是一家大型百货商家,有着16年的经营经验,拥有36家门店,最关键的是有着强大的商品数据库体系和150万名会员,以及拥有与其长期合作的品牌商。
阿里巴巴与银泰的结合,可以利用银泰已有的体系和品牌资产,快速打通线上和线下,形成统一的品牌管理标准,将银泰打造成一个开放的O2O平台。并以此为范本复制推广,帮助平台上所有的零售业态,实现实体商业与互联网经济的双向融合,以电子化“货”的形态为基础,实现虚实结合的商品管理系统,成为所谓的“大数据驱动的消费方案提供商”。
(2)拓展工具,连通线上线下
LBS工具:收购高德,填补战略布局重要的空白。用户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需求使得地图俨然成为移动互联网及O2O发展的重要入口,然而在阿里巴巴的品牌体系中,地图恰恰也是其空白的领域。在阿里巴巴的O2O大战略规划中,地图是整个产业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板块,阿里巴巴投资高德成为其布局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的重要战略。
阿里巴巴向高德投资2.94亿美元,持有高德约28%的股份,成为高德第一大股东。高德丰富的位置数据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用户数据的结合,可构建一个大数据服务体系。地理位置数据流加上吃、喝、玩、乐等信息,再附加商户、用户、物流等信息,给未来基于大数据的电商、物流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阿里巴巴通过这次投资占据移动地图领域的重要地位,不管与百度地图竞争还是布局O2O都是很划算的投资。
支付工具:支付宝。支付手段无疑是产业闭环中关键的要素之一,阿里巴巴此次O2O项目打通支付难题的重任就落在了支付宝钱包上。支付宝在阿里巴巴品牌体系中一直作为后端支持体系,而在O2O项目中也将继续定位于支付工具。
随着移动端的广泛使用,支付工具在手机端的功能也越加凸显出来,支付宝便捷性、低廉的特点显然比POS机更具有优势,移动支付将在各个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支付背后有数据交换,数据价值也会越来越强,阿里巴巴将继续打造支付宝,结合转账和扫描支付工具的布局,把支付宝发展成为支付工具和支付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为商家提供卡券类平台化的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二维码计划。在移动端,二维码的诞生成为手机打通虚拟世界和实际世界关键时刻和节点的工具。二维码里面包含了许多功能,能够以简单的形式快速实现电商的融合。二维码包含的品牌、店铺、导购员、会员、支付的多功能,通过手机移动端工具,可以使得交易双方相互沉淀人际关系,打通后续合作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分账二维码的呈现,未来店铺乃至所有传统媒体都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商业模式。
导购宝。导购宝是导购员的导购系统。在阿里巴巴的O2O场景中,导购宝将成为比线下导购员更重要的角色。导购宝系统将建立在数据的交换基础上,使线下店铺变得更加智能。比如消费者在线上形成订单后,导购宝将形成一个二维码;消费者在线下体验满意后,便可以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完成支付。可以看出导购宝将营销互动、商品流量以及支付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所有的社交都在这个地方一起解决。这样一个智能终端可以解决未来很多的问题,作用也会非常强。
2.再战O2O,完善生活服务链条
(1)推出三八生活节
2014年阿里巴巴推出了“三八生活节”,又称手机淘宝节,这次活动是阿里巴巴又一次O2O试水,但是有别于双十一的模式,这次不是冲击交易额,无交易额负担,活动的主战场在移动端,而不是PC端,活动目的是试验阿里巴巴O2O大战略布局的成效,构建一种没有核心的APP。
阿里巴巴不惜成本打造“三八手机淘宝生活节”,首先与银泰商业、大悦城等5大零售百货集团合作,同时联合了37家商场、1500个线下品牌店、300多家电影院、200多家KTV、800多家餐厅参与,打通了手机、电脑、线下零售消费的O2O通道,通过优惠券、红包等形式诱导消费者使用手机移动端进行淘宝,并在线下体验后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在交易双方之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
综合此次活动遭遇的障碍,阿里巴巴此次活动总体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线上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商家三八妇女节期间日均UV是平时的数倍,线下合作的商家普遍对这次的活动都很满意,销售额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相比于销售额数据的增长,阿里巴巴此次活动的价值更在于开启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宣传了O2O本身的价值,这对于以后移动电商的发展意义非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数据的价值越来越重要。通过O2O商业模式的推广,阿里巴巴可以及时把握这种数据价值,通过平台收集每一个消费者的终端消费行为,包括购物、生活等“多点触控”,将这些数据传至大数据平台,利用自身云计算等优势进行集中处理,阿里巴巴能够给用户打上不同的标签,以促进商家更加精准地进行个性化营销,让产品更加适应消费者。
(2)试点批发市场
随着零售业态的试水,阿里巴巴随之开启了批发商渠道的布局。在“ALL IN无线”的策略下,阿里巴巴旗下B2B平台1688的交易也开始尝试让批发商“带着手机”进货。3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将在1688批发订货会上首次尝试B2B的O2O模式。
本次O2O新品订货会以石狮男装产业带和虎门大莹女装城为首批试点对象,联合了50多个品牌企业和2000余家线下实体商铺一起参加,借助手机APP,同样借助电子优惠券等手段,给予一定优惠折扣,鼓励线下买家采用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所需信息,并在此平台采用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支付。
此次O2O新品订单专场活动,实现了在交易平台上与线下档口商铺同步展示产品的优势货源和新品,交易双方可以通过交易平台完成下单支付,简化合作和交易流程;此外,也强化了交易双方的合作关系,新品厂家同样可以借助手机端,将新品拍照快速发布,定向发给指定老买家,缩短新品的发布周期,提升订货的效率,也为生产和库存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此举目的是在未来打造专业市场的O2O模式,通过此次试水将经验复制到更多的线下产业带或专业市场,开展更多的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加速传统线下批发卖场转型移动电商。
目前,互联网巨头形成BAT格局,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在O2O领域中布局初成,占据了有利的地位,这种竞争格局也将全面促进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与其他巨头相比,阿里巴巴的O2O的核心优势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消费数据采集与分发能力。但是阿里巴巴绝杀未来的还是C2B模式,通过整合客户的需求,组织商家批量生产,让利于消费者,C2B才是阿里巴巴的大杀器。2014年是电商O2O的元年,也是电商格局重要整合之年。线上线下的融合是未来电商终局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考验平台商能力的时候,迎接挑战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商机,只有拥抱变化才能赢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