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思维下的O2O营销实践

    “我是江小白”选择绕开主流市场的红海竞争,选择从边缘市场切入,逐步扩展自己的空间,因而其必然采用开创蓝海市场的产品思维。构思蓝海的战略布局,必须认真回答四个问题:哪些被产业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元素需要剔除?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减少到产业标准之下?哪些元素的含量应该被增加到产业标准之上?哪些产业从未有过的元素需要创造?江小白利用互联网思维,有效地回答了以上四个问题,其核心就是互联网的产品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

    1.专注、少即是多

    互联网产品思维之专注、少即是多,要求“我是江小白”剔除白酒行业中企业竞争攀比的元素,这些元素经常被认为理所当然,然而他们却不再具有价值,或至少对于江小白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厚重的文化,没有知名的品牌,这些似乎都是劣势,而在“江小白”这里反而成了优势:什么都没有,也就没有了负担。

    历览中国目前白酒市场,到处充斥着“茅台”、“五粮液”的身影。这些品牌一向以大投入、大宣传、大整合的方式进行营销,充分显示了“高大上”思想。这是白酒行业传统的营销方式,也成就了很多年销售超过100个亿,甚至是200个亿的大企业。要进入当下年产值超过4200亿的市场,“高大上”风格的营销方式显然不适合“我是江小白”这个品牌。这点作为江小白的创始人陶石泉早就明白,因此他选择了“大”的对立面“小”,选择小传播、小投入、小瓶装。他说:“我们做不了大象,那我就找大象的对立面,做小,我做不了大象巨头,那我就当当小蚂蚁,蚂蚁的特点是灵活,这个定位就适合我们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品牌。”

    让消费者选择你的品牌,理由有时需一个就够了,但是这个理由必须经得起长久的考验。早在2012年,江小白便已完成了销售布局,将江小白的定位是1种单品、3种容量规格,瞄准的是单品销售的思路。这样有效地抓住了市场,扣紧了消费者的喜好心理,利用高效率的单品销售方式,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响。陶石泉说,“一般情况下,企业经营一个品牌会有较长的产品线,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元到几千上万元不等,大销量都是由多个品种拼凑而成,实际的单品销量并不大。而江小白只有1个单品,3种容量规格,这样可以集中优势力量,更有目标的进行宣传营销,反而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是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