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餐饮业现状
餐饮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两位数的增长高速发展,直到2013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增速明显放缓。对餐饮业影响最为深远的依然是市场因素,就是所谓的“三高”现象,即原材料成本、房租物业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不断持续地上升,大大影响了餐饮业的利润水平,导致餐饮行业的普遍的薄利现象。另外,人们对于健康、营养餐饮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禽流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餐饮业的表现略显低迷,竞争也更加激烈。
任何行业的进步都是在危机和困难出现时通过科技进步、技术手段运用、经营模式的调整来实现的。餐饮业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时,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催生了互联网自助餐厅的诞生。从个体商户到连锁巨头,从大众快餐到高档餐厅,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微博、微信、大众点评等社会化媒体(新媒体)传播渠道,很多品牌也都一腔热血地扎进了网络营销中。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具有以下三项明显优势:
1)性价比更高且效果更易于衡量。与传统广告公关相比,新媒体营销费用更低且灵活多变,但效果更直接、更直观,效果反馈也更快。
2)传播更快且更直接。新媒体传播是与大众更加直接、更加亲切的一种传播形式,也是现在大众接收信息最多的渠道之一。
3)传播达到率更高。从优惠促销的角度来讲,餐饮业比拼的并不是优惠的力度,而是优惠的到达速度和到达率,这也就是为什么餐饮业纷纷从线下的纸质传单转向线上的大众点评、团购等。
然而,餐饮企业经营者所期望的绝对不是网络和微信中的热闹,而是希望能够促进人流量和消费量。就在各大品牌有的已经碰了一鼻子灰、有的还在微信营销的道路上探索的时候,微信5.0的出现又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是升级为服务号还是停留在订阅号?想要具备更多有意思的功能但又很难放弃每天一条信息推送的权利,两者如何权衡?相信这是各品牌市场部的共同困惑。此外,优惠券的发送和达到率是餐饮业的另一大难题,现如今消费者对于四面八方的优惠券已经略显审美疲劳,如何能再次让消费者对普通的优惠产生兴趣呢?各大品牌该如何在各大网络营销的激战中突出重围?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也许能够调动起餐饮业企业家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数据来自2013年)。研究显示:市场规模方面,2012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为386.6亿,比2011年增长87.1%;201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61.1%,达到622.8亿;预计到2015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左右。用户规模方面,2012年中国餐饮O2O在线商务用户规模为0.98亿,相比2011年增长58.1%;2013年中国餐饮O2O在线商务用户规模预计将达到1.39亿;未来几年,餐饮O2O商务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5年这一规模将超过2亿。此外,餐饮O2O市场规模占整体餐饮行业的比重还非常小,2012年仅为1.7%,2013年将达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