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瓦拉的缘起与潜在威胁

    当专家和企业家还仅在概念层面纠结O2O是什么,O2O要怎么做的时候,其实中国早已经有一个行业和一群人在默默实践着O2O,这个行业便是影视娱乐服务业。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有时候自己想要看一部电影,却不知道到哪家影院才可以看到,而到2005年,人们便开始能够在网上购买电影票,如网票网、时光网等,但在网上选购电影票应该是从2010年开始普及的,在格瓦拉、时光网、豆瓣等专业力量进入之后。2010年,我们就已经可以在线上购买电影票,然后拿到线下的影院去核销。在那个时候,甚至还没有O2O这个概念,更谈不上像现在这么流行。

    2012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170亿元,而且能够以30%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上半年,中国仅在线电影票销售额就超过了16亿元,而且目前的票务市场处于从线下往线上转移的大环境中。在此背景之下,格瓦拉认识到: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以及可能带来的洗牌,观影也作为一种娱乐方式逐渐扩散,格瓦拉积极致力于打破影院与电影爱好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通过构建一个动态更新的“社会生活信息数据库”,让观影者可直接通过数据平台浏览当季的影片资讯以及各家热门影院的排片情况。

    但是,格瓦拉的竞争对手也不容小视,比如业务形态与其比较接近的蜘蛛网、涉足购票的时光网,以及已经形成气候的大麦网,还有淘宝本地网店等。尤其是在2010年《阿凡达》上映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现象之后,几乎跟格瓦拉同一时间,陆续出现HiMovie、Move Tag、聚影网、蜘蛛网等多家电影票预订网站。各家的终端取票机纷纷入驻各大影院,拼就是谁的电影票价格更有诱惑力。同时,这些线上订票网站也都在积极向线下各业务模块发展,形成O2O的业务发展模式,这也给格瓦拉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