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是为了自保
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原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的死亡,让唐代的地方将领感到心寒。
来瑱是安史之乱中著名的大将,镇压过永王李璘的叛乱,阻止过安禄山军队的南侵。他守卫的南阳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南阳丢失,那么中央政府建立的汉江运输线就会断掉,而唐代之所以能够组织起对安禄山的反攻,这条运输线又是必不可少的。
正因为来瑱的功劳巨大,他先后担任过淮南西道节度使、河南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陕虢华等州节度使等重要职位。
安史之乱临近结束,皇帝担心这些节度使的独立性太强,会学习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开始削弱他们的权力。来瑱也被调回了中央,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虽然仍然兼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却不再赴任襄阳,而是留在了长安。
这时,会揣摩皇帝意图的人来了,大太监程元振以前曾经请求来瑱办事,遭到了他的拒绝,一直怀恨在心。他发现皇帝对来瑱充满了警惕,立刻上告来瑱谋反。唐代宗采纳了程元振的说法,将来瑱贬到贵州,又在路上下诏赐死。
来瑱的死亡让所有的将领感到寒心。一位太监在皇帝面前呼风唤雨,就能决定功臣的生死。他们意识到,此刻的朝廷已经不再可靠,任何人离开了手里的军队,被调回长安,都可能遭遇与来瑱一样的命运。
来瑱死亡最直接的冲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安史之乱第三号功臣仆固怀恩的叛乱,二是来瑱所在的山南东道的变局。
在安史之乱后期,由于皇帝想遏制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声名,派出仆固怀恩担任战争的总指挥。仆固怀恩在平定叛乱后,功劳巨大,一家四十六口死于王事。但关于仆固怀恩的功高震主的谣言也越传越烈。他不得不担心自己的处境。
从后来的情况看,皇帝并没有干掉仆固怀恩的意图。但在皇帝与将军之间,却无法建立起一条互信的管道让将军放心,而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也让仆固怀恩寒心。
由于镇压叛乱动用了回纥军队,加之仆固怀恩是回纥可汗的老丈人,在他送回纥兵出境时,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在太原故意把他们当敌人一样防范,不给补给,不犒劳军队,惹得仆固怀恩上书控告。
为了解开两者的矛盾,朝廷派太监骆奉先前来调查。但骆奉先吃了辛云京的贿赂,仆固怀恩却不知道送礼,骆奉先回京后继续造谣说仆固怀恩反叛。皇帝与将军的正常沟通渠道已经不存在了,只能依靠一些太监从中传话。
恰好此时,来瑱的死变得尽人皆知。不管皇帝如何安抚仆固怀恩,都无法再让他放心。仆固怀恩终于与回纥、吐蕃人联合起来,对抗唐朝。
仆固怀恩病死于反叛的前线,他死后,唐朝借助郭子仪的名声与回纥达成谅解,并击败了吐蕃人,躲过了一场新的劫难。
但躲过了外来的灾难,内祸却无法避免。来瑱死后,他的部下、山南东道裨将梁崇义立刻抓住机会,杀死了唐朝在襄阳的官员,自封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不仅继承了来瑱的职位,也大声为来瑱喊冤。他给来瑱立庙烧香,声称来瑱是无辜的,要求惩罚罪犯和凶手。
皇帝只好找替罪羊,借机贬斥了程元振,并承认了梁崇义的篡权,册封他为正式的山南东道节度使。
这件事让人们突然间意识到皇帝原来已经这么虚弱。梁崇义明显的篡权行为不仅不受惩罚,反而得到了承认。只要节度使不去京城长安找死,紧紧手握地方兵权,就可以为所欲为。节度使的命运戏剧般地两极化了:要么待在驻地称王称霸,要么回到长安被皇帝处死。
那些身居最紧要地位的节度使从这时开始考虑如何进行长久统治的问题,他们大部分并没有灭亡唐朝的野心,仅仅靠一个节度使管辖区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自保。
为了自保,节度使们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形成互保联盟,在节度使之间进行通婚,依靠婚姻关系形成复杂网络。一家有难,其他家立刻来帮忙,哪怕是对抗朝廷也在所不惜。这很像是一种群狼战术,一只狼在自然界很难生存,可一旦结成了群,战斗力立刻发生质的变化,让狮子都不敢小觑。
第二,谋求世袭制,脱离中央政府的官员任命体系,不准中央政府任意调动他们的职位,再将职位传给子孙。世袭制一形成,士兵就有了归属感,不用担心节度使死后秋扇见弃,对节度使的忠诚感加强了。
唐代宗时期,藩镇(节度使)已经遍布全国。在玄宗后期,只在边关设了十个节度使。在安史之乱时期,为了对付安禄山和史思明,原来民事、军事和财政分家的地方政治体系已经不适合保卫领土了,中央政府必须在与叛军接壤的地区设立大量的节度使,只有同时掌握了财政、军事和民事全权,才能协调足够的资源来守城和抵抗。
这个时期,在华北、江淮、江汉一带都有大量的节度使出现,他们大的控制十几个州,小的控制三四个州,代宗时期节度使有三十六个,以后又增加到四十多个。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尾大不掉,中央政府已经不可能回到民事、军事、财政分离的体系去。
对中央政府来说,最可行的方法是:保留节度使,承认他们在地方上的全权,但同时设法让节度使不要世袭,而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只要中央政府能随时调动节度使,他们就无法发动叛乱。
到这时,中央政府和藩镇的目标有了极大的冲突。中央政府的目标是把节度使变成“流官”,也就是随时可以调往别处的官员,而节度使的目标却是世袭,永远不离开自己的领地。
当目标矛盾时,两者的冲突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