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失控社会的流窜作战

    庞勋起义对唐朝政府的打击,不仅是军事上的,而且是财政上的。由于唐政府动用了大量军队参与镇压,使得原本捉襟见肘的财政平衡被打破,民间经济越过了能够承受压榨的临界点,唐代也随即进入了起义频发的末期状态。

    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在山东地区的濮州(现河南省濮阳境内),有一位叫作王仙芝的人借助饥荒开始造反,第二年,冤句(现山东省曹县)人黄巢也加入了王仙芝的队伍。这次起兵是西晋末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民间运动,也向世界展现了运动战的魅力。

    不管是王仙芝还是黄巢,都充分发挥了起义军擅长的游击战。由于唐末地方政府的盘踞分隔,几乎很难对持续运动的军队形成有效打击。唐代中央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财政来支持战争,只能仰仗地方割据势力。而战争制造的流民又源源不断加入起义队伍,使得起义规模越来越大。当起义规模超过了地方藩镇势力之后,就没有人能够制止他们直捣关中了。

    王仙芝、黄巢的起义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王仙芝的死亡作为分界点。在前个阶段,起义者的活动范围还有所收敛,被政府军围困。而到了后一个阶段,黄巢开始了极为大胆的长征,在唐代的边境地区穿插发展,使得政府无力再应付。

    最初两年,两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如今的山东西部一带,以濮州、曹州为中心,并向东南方进攻沂州(现山东省临沂)。为了镇压起义,唐代中央政府派出了周围的五路节度使军队,分别是镇守郓州、曹州、濮州的天平节度使,镇守江都(现江苏省扬州)的淮南节度使,忠武节度使(现安徽省淮阳),宣武节度使(现河南省开封),义成节度使(现河南省滑县)。后来又动用平卢节度使宋威参与救援。

    但政府军犯了一个错误,宋威率军将王仙芝、黄巢在沂州城击败后,以为两人已经死亡,就上奏中央罢兵了。罢兵之后,要想再次召集军队,势必引起更大的不满,甚至士兵的哗变,对于镇压更加不利。

    王仙芝、黄巢兵败后,离开了他们的老家根据地,开始了更加广泛的军事机动。从这一刻开始,唐朝传统的镇压方法变得不再灵光,因为藩镇兵不愿离家太远,无法跟上起义者的行军速度。

    王仙芝的下一站进入了现今河南境内,很快攻克了阳翟(现河南省禹州)、郏城(现河南省郏县)等八县,这些城市都靠近现在的许昌、郑州一带,距离洛阳已经不远,威胁到了唐王朝的东都,变得更加危险。

    唐朝政府被迫部署东都的防守,并派人守住了潼关,避免王仙芝流窜进入关中平原。此刻,王仙芝的军事实力还不够强,虽然能够攻克一系列的城市,引起东都巨大的震动,却无力攻打东都。他在政府军的逼迫下,继续向西南方机动,寻找薄弱点。

    王仙芝寻找的薄弱点是洛阳南方的邓、唐一带,以这里作为跳板向汉江流域的南襄平原进军。南襄平原是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在湖北的西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进入湖北、湖南的跳板,占领了这里,就扼住了两湖与中原之间的最主要通道。

    王仙芝与黄巢在南阳、襄阳地区攻城略地,攻克郢州(现湖北省钟祥)、复州(现湖北省仙桃)、随州、安州(现湖北省安陆)等地,又派人向东面的淮河、长江流域渗透,攻打申州(现河南省信阳)、光州(现河南省潢川、光山)、寿州(现安徽省寿县)、舒州(现江西省安庆)、庐州(现江西省九江)等一系列地区。如果这些地区丢失,意味着从中原到长江流域交通的阻滞。唐朝从中原到长江中下游,只有南襄隘道、武汉以北的义阳三关、寿州以南的巢淝故道以及大运河四条路可以走,王仙芝活动区域扼住了前三条通道,只有最后一条道尚没有触及。

    唐朝的地方官员为了自保,纷纷闭关不出,也不参与讨伐。中央政府第一次感觉到无力镇压,于是开始考虑封赏和招降王仙芝。

    在王仙芝和黄巢之间,也有了矛盾,王仙芝不排斥招降,而黄巢则是更加坚定的起义者。

    第一次招降虽然没有成功,却分化了王、黄两人,此后,黄巢北上回到了山东根据地,并在山东、河南、湖北的宽广区域内来回流窜,而王仙芝的活动范围则主要在湖北中西部、河南西南部。

    到这时,两人的命运也有了区别,黄巢仍然把军事机动贯彻到底,攻克州县是为了劫掠,不是长期占领。如果碰到绝对优势的敌人,就明智地避开。王仙芝由于受到招降的影响,开始寻找根据地,他的目光盯在了湖北西部。他攻克了鄂州(现湖北省武昌),但随着盘踞意识的增强,机动性大大下降,随着伤亡的积累,军队也逐渐被削弱。

    当军队被削弱后,唐王朝的招安意识也越来越淡,更倾向于武力镇压。

    在南襄地区无法立足的王仙芝决定向荆州进军,企图夺取荆州作为基地,但进攻失败。他的军队实力、士气等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最终在黄梅被杀。

    王仙芝早期的成功,在于他的机动性作战原则,使得唐朝调动军队的能力已经超出了极限,不得不对他招降。王仙芝要么接受招降,要么坚持机动性,但他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丧失了机动性的他不得不承受失败的代价。

    在王仙芝兵败被杀后,他的搭档黄巢却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胆的机动行军,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壮大,直到拥有了推翻唐王朝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