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最漫长的流窜
在福建与浙江之间的深山里,藏着一条古代进出福建的主要道路。如今的人们要到达这里,必须先从福州坐火车前往一座叫作建阳的小城,从建阳乘坐汽车到达浦城,这是一座深藏在武夷山中的小城市。武夷山横亘在江西省与福建省之间,自古以来将福建与其他省份隔绝开,如同一处巨大的桃花源。
从浦城再坐车向浙江方向前行,在一个叫作达坞村的小村子下车,再步行前往一个叫作龙井的小村庄。这座村庄在半山腰,过了村子,就是前往仙霞岭的古道。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要想前往福建,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是从浙江进入福建的,从杭州沿钱塘江(浙江)经过金华、衢州、江山,再翻越仙霞岭,进入福建的浦城、建瓯,进入闽江流域,这一条是主路。另一条是从江西翻越武夷山,从上饶地区进入福建的武夷山市,这一条路在后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两条路距离并不遥远,都位于如今福建省的西北角。
在仙霞岭主道上,至今依然保存着古代的卵石路面,从福建翻山进入浙江后,在北侧的山坡上,有一座现代人树立的武士像,他就是黄巢。
当年,黄巢就是借助仙霞岭进入福建地区的。通过仙霞岭后,他率军进入了福建沿海,并凿山开路,从福建进入广东。
在唐代,虽然海上交通已经发达,但从浙江到福建、广东一带,仍然属于偏僻的边疆区域,就像现代人看待四川、云南、甘肃的山区一样。
在黄巢之前,叛乱者一旦向边疆逃窜,就意味着进入衰亡期,不再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只有黄巢是个例外,当他消失在茫茫武夷山中时,皇帝一定松了口气。不想随后更强大的黄巢却从广东杀了回来,变得坚不可摧了。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王仙芝死后,黄巢的境遇也危险起来。此刻,他盘踞在家乡附近的沂州(现山东省临沂),政府的军队正从四面八方赶来,试图剿灭这支叛乱者的最后武装。
黄巢决定跳出包围圈,向东都洛阳所在的河南进军。但唐王朝调拨部队守住了洛阳和潼关,击败了黄巢。
这时的黄巢和唐王朝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从中央政府的角度看,军事财政已经崩溃,政府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组织战争,只能听任各个节度使和地方政府自己组织抵抗。
中央政府临近崩溃时,黄巢也已精疲力竭,无力打仗。到底谁能首先缓过劲儿来组织最后的打击?
黄巢决定以退为进,他率军南下,渡过了长江,向中国的边缘地带撤退。他进入了如今的江西,到达了饶州(现江西省上饶),上饶已经在武夷山的北端,属于江西、浙江、福建的三角地带。从上饶,他率军进入了浙江,想劫掠绍兴所在的太湖平原。这时,他遇到了此生一大对手——高骈。
在唐末,朱温、李克用等人崛起之前,高骈是唐朝最强的战将。他前往交趾对付过南诏,又担任荆南节度使镇守边关。唐朝政府为了对付黄巢,将高骈调任镇海节度使(治所在镇江)。他不负众望,击败了黄巢。
黄巢认识到,浙江仍然不够偏远,他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休整,于是向南撤退,进入了武夷的茫茫大山之中,经过仙霞岭到了闽江流域,在福州等地劫掠。
高骈在黄巢身后紧追不舍,黄巢看到福建仍然不够遥远,继续撤退,他沿海岸线前进,再经过福建与广东边界的山区,进入了广东,并围困了广州。
此时,他已经跳出了高骈的辖区。按照规矩,节度使出辖区是要经过批准的,高骈只好上报中央政府,请求越区打击,但遭到了皇帝的拒绝。
在唐朝,广州已经成了著名的大城市,也是面向东南亚的巨型海港。这里云集着众多的海外商人,据说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等聚集了十几万,是中国少有的国际型城市。黄巢攻克广州后,士兵将这座城市的财富劫掠殆尽,并杀死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外国人。
广州的休养,让黄巢获得了足够的财政支持。休养过后,他决定率军北返。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唐朝政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休养,财力没有恢复,士兵疲于奔命。
黄巢没有考虑按照来时的路返回,因为这条路过于偏僻。在唐代,从广州北返的通道除了福建之外,还有两条:一条是翻越梅岭进入赣江的通道;另一条是经过桂林和严关,进入湘江的通道。后一条路是庞勋所走的路,黄巢也选择了这一条。湘江通道可以直达湖北和湖南,距离洛阳和长安这两个政治中心更近,离黄巢最大的敌人高骈更远。
黄巢从广州沿珠江(西江)和漓江直上,攻克了桂州(桂林),顺湘江直下,到达了潭州(现湖南省长沙),并北上攻克了荆州。就在一帆风顺的黄巢自信满满继续向两京靠近时,第一次打击来到了:他在进攻襄阳时,被唐军击败,被迫南撤。
他收集了残军,撤往了鄂州(现湖北省武昌),并再次转战江西。到这时,他不得不再次面对敌人高骈。
幸运的是,此刻的高骈也陷入了唐王朝内部争执之中。由于高骈抗巢有功,已经升任了天平、淮南、镇海、西川、荆南、安南六镇的行营兵马都统,权力更大。但妒忌高骈的人也越来越多,他本人也更加防范其他将领与他分功。
黄巢利用高骈的心态,先是宣称要投诚,骗取高骈将其他各路军队都遣返回去。威胁解除后,他再次出尔反尔,击败了高骈的大将张潾。随着高骈与朝廷矛盾的激化,他干脆自保一方,只要黄巢不入境,他也不再出击。
高骈态度的改变,让黄巢安全通过了他的辖区,渡过了淮河向北挺进。唐朝的主力军队主要由高骈领导,分布在江淮地区,一旦黄巢渡过了这个区域,在茫茫的北方,就很少有部队能与之抗衡了。
黄巢的大军横扫了安徽、河南,攻克了东都。此刻,在长安的唐僖宗终于意识到,他的敌人比他还强大,于是匆忙间率领百官逃往了兴元(汉中)。黄巢随即攻克潼关,占领了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
然而,占领了长安的黄巢却突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此前他以运动战击溃了唐朝,可一旦占领长安之后,却立刻从运动战变成了守城战。
运动战意味着可以通过劫掠来获得给养,而保卫战却必须在固定的地盘上来解决粮草问题。另外,唐王朝虽然失去了首都,大部分的藩镇对唐朝也并没有太深的感情,但藩镇们又感觉到,相比起草莽起家的黄巢,宁肯接受唐王朝的领导。
黄巢控制了长安及其周边,却无法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建立统治。藩镇在回过神之后,决定恢复一个孱弱的唐王朝。他们组织了一个大联合,除了各个藩镇兵马之外,还请来了少数民族沙陀人的骑兵,共同对付黄巢。
于是,运动战专家黄巢突然间变得笨拙,不知所措,被唐朝军队围困,最终失败。他率军逃离了关中,退回了河南,直到被围困、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