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年表
以下所列的是本书中提及的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日期标注为儒略历,该历法与西历之间的换算关系为:20世纪比西历晚13天,19世纪比西历晚12天,18世纪比西历晚11天,依此类推。该历法在1918年被废止。
早期历史
6世纪—8世纪,斯拉夫人从中欧迁移到俄罗斯森林地带。
公元7世纪,突厥族系的可萨人征服了黑海草原,建立了可萨汗国;8世纪末,可萨人皈依犹太教;8世纪—9世纪,南部的斯拉夫人向可萨人纳贡称臣。
约800年,在旧拉多加,出现了俄罗斯首个诺曼人的定居点;9世纪,诺曼人沿着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流域扩散,并不断袭扰君士坦丁堡;约882年,奥列格大公将诺夫哥罗德与基辅合并为一国。
966—96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大公攻击并消灭可萨汗国。
970—971年,斯维亚托斯拉夫大公征服保加利亚。
约978—1015年,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在位时期。
987年,基辅皈依基督教。
10世纪下半叶,佩切涅格人入侵黑海草原,11世纪,波洛维茨人(库曼人)紧随其后。
1019—1054年,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在位时期。
1097年,柳别奇王公会议首次召开。
1113—1125年,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在位时期;罗斯托夫大公:约1090—1157年,尤里·多尔戈鲁基在位时期(1155—1157年间为基辅大公);约1157—1174年,苏兹达尔王公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在位时期;1169年博戈柳布斯基征服基辅,但未迁居那里。
1126年,诺夫哥罗德选举产生首位地方行政官;1156年,产生首位被选举出的主教。
约1200年,波洛维茨人阻断了基辅—君士坦丁堡的贸易路线。
1204年,十字军攻克并洗劫君士坦丁堡。
蒙古统治时期
蒙古:
12世纪末,蒙古诸部落统一。
1206年,成吉思汗称汗。
1215—1280年,蒙古入主中原。
1218—1221年,征服中亚。
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
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
1237—1238年,拔都率领的蒙古军队征服了罗斯东北部地区。
1240—1242年,蒙古人进犯俄罗斯南部、波兰和匈牙利,之后撤回蒙古。
约1243年,金帐汗国建立,罗斯东北地区和诺夫哥罗德沦为其朝贡国。
1256—1259年,蒙古人征服高加索和伊朗。
1257年,蒙古人对俄罗斯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诺夫哥罗德:
1257—1259年,爆发反蒙古的起义。
1265年,现存最古老的王公契约诞生。
1348年,根据协议,普斯科夫成为独立的城邦。
约1350年,斯特里戈尔尼克派异教运动兴起。
立陶宛-波兰:
13世纪—14世纪,立陶宛人控制了第聂伯河盆地。
1386年,立陶宛与波兰结盟,立陶宛王朝改信天主教。
东北罗斯:
约1150—约1450年,所谓的“封地时代”。
1252—1263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作为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在位时期。
约1276年,莫斯科公国为涅夫斯基之子达尼尔而建,他在约1276—1303年期间统治莫斯科公国。
1299年,基辅大主教将其主教圣位迁至弗拉基米尔城。
1303—1325年,莫斯科王公尤里·达尼洛维奇在位时期。
1325—1340年,莫斯科王公伊凡一世(“钱袋子”伊凡)在位时期(1328—1340年为弗拉基米尔大公)。
1327年,特维尔爆发反对蒙古人的起义,起义被伊凡一世在蒙古人的帮助下镇压。
1328年,大主教的圣位从弗拉基米尔移至莫斯科。
1359—1389年,莫斯科王公(1362年后为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在位时期。
14世纪中叶,蒙古对伊朗的统治崩溃。
14世纪60—70年代,金帐汗国朝政出现危机。
1368年,元朝退出中原。
14世纪70年代,莫斯科开始干预波雅尔的自由离去权。
1380年,德米特里在库里科沃挫败了某个金帐汗王位的觊觎者。
1382年,莫斯科遭到蒙古人的劫掠。
1389—1395年,帖木儿攻打金帐汗国,劫掠其都城萨莱。
莫斯科的崛起
1389—1425年,瓦西里一世在位时期。
1392年,下诺夫哥罗德被吞并。
1425—1462年,瓦西里二世在位时期(有中断)。
1439年,在佛罗伦萨公会议上,希腊和罗马教会合二为一,俄罗斯教会对此予以坚决抵制。
约1450年,金帐汗国土崩瓦解;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形成。
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
1462—1505年,伊凡三世在位时期。
15世纪70年代,犹太派异端在诺夫哥罗德传播。
1471年,莫斯科攻打诺夫哥罗德,击溃了其军队。
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索菲娅·帕列奥罗格。
1477年,莫斯科再度进犯诺夫哥罗德,并将其吞并。
1477年之后,莫斯科开始在诺夫哥罗德大规模没收土地;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
1484年和1489年,诺夫哥罗德遭到屠杀,大部分居民被驱至俄罗斯内陆地区。
1485年,莫斯科吞并特维尔。
1489年,莫斯科吞并维亚特卡。
1494年,汉萨同盟设立在诺夫哥罗德的商站被关闭。
1497年,俄罗斯第一部法典(Судебник)问世。
1503年,东正教议会驳回了尼尔·索尔斯基要求教会放弃财产权的诉求。俄罗斯教会开始了禁欲派与恋欲派之争。
16世纪
1505—1533年,瓦西里三世在位时期。
1510年,攻陷并吞并普斯科夫,并进行了大规模驱逐。
1521年,瓦西里三世废黜了莫斯科都主教瓦拉姆。
1525年,主教丹尼尔授权瓦西里离婚。
1533—1584年,伊凡四世(雷帝)在位时期。
1533—1538年,伊凡之母叶连娜摄政。
1535年,颁布法令进一步限制修道院拥有土地财产。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沙皇”称号。
1549—1556年,改革时期;1550年第二部法典(Царский судебник)问世;1550年,1064名波雅尔之子获得了位于莫斯科近郊的世袭领地;1551年,“百条决议”宗教会议召开;16世纪50年代,第一所衙门诞生,地方行政进行了改革;1555年或1556年,国家服务体系规范化尝试。
1552年,攻陷并吞并喀山汗国。
1553年,英国人发现从北方通向俄罗斯的海上路线。
1556年,攻陷并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
16世纪50年代,莫斯科公国在其南部边境地区建造了围栏,俄罗斯人开始了向草原的拓殖。
1558—1583年,俄罗斯发动了对利沃尼亚的战争。
1564—1572年,特辖制的恐怖统治。
1566年,缙绅会议召开,讨论利沃尼亚战争事宜。
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在卢布林结盟,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
1570年,伊凡四世下令将诺夫哥罗德夷为平地,城中居民遭到屠杀。
1581—1592年,推行土地清册制度,成为农奴制的基础。
1584—1598年,费奥多尔一世在位时期。
1588—1589年,贾尔斯·弗莱彻旅居俄罗斯。
1589年,俄罗斯宗主教区(牧首区)获立。
1596年,天主教和东正教在布列斯特结盟,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境内建立了东仪天主教会。
1598年,随着费奥多尔的去世,留里克王朝寿终正寝。俄罗斯历史进入了大混乱时代,直至1613年。
1598—1605年,鲍里斯·戈东诺夫在位时期
17世纪
1581—1639年,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
1601—1602年,颁布法令进一步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1606—1610年,瓦西里·舒伊斯基在位时期。
1610年,俄罗斯人将皇位献于波兰王公瓦迪斯瓦夫四世。
1613—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
1613—1645年,米哈伊尔在位时期;在1618—1633年间,由其父,主教菲拉列特辅政。
1632—1634年,俄罗斯人试图从波兰人手中夺取斯摩棱斯克。
1632年,维尼乌斯和马瑟里斯在图拉和卡希拉建造了钢铁铸造厂。
1645—1676年,阿列克谢在位时期。
1648年,爆发城镇骚乱。
1648—1649年,缙绅会议的重要会期。
1649年,新法典(Уложение)颁布。
1649年,英国的商业特权被撤销。
1652年,尼康任大牧首。
1653年,缙绅会议召开最后一次会议。
1654—1667年,为兼并乌克兰发动俄波战争。
1666年,宗教大会谴责了尼康,但保留了他的宗教改革措施;教派分裂由此开始。
1667年,启用新贸易章程(Новоторговый устав)。
1667年,与波兰缔结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俄国获得基辅。
1670—1671年,爆发斯捷潘·拉辛率领的农民起义。
1676—1681年,爆发与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的战争。
1676—1682年,费奥多尔三世在位时期。
1682—1688年,索菲亚摄政时期;戈利岑为实际统治者。
1682年,门第选官制被废除。
1687年和1689年,与克里米亚鞑靼人之间的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彼得一世(1689—1725年)
1689年,索菲亚的摄政终结,彼得一世接手政权(在1696年之前与他的兄弟伊万共同执政)。
1697—1698年,彼得游历西欧(“大出使”)。
1697年,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衙门获得授权专门处理政治犯罪事务。
1700年,牧首阿德里安亡故,由代理教会负责人取而代之。
1700年,俄罗斯在纳尔瓦战役中败于瑞典。
1701年,修道院被要求将收入上缴国家。
1702年,决定建造圣彼得堡;1703年,新城奠基。
1703年,俄罗斯发行第一份报纸《圣彼得堡新闻报》。
1705年,建立义务征兵制。
1709年,俄罗斯在波尔塔瓦战役中击败瑞典。
1709年,开始建设圣彼得堡;1712年,迁都于此。
1710年,俄罗斯人占领利沃尼亚和爱沙尼亚。
1711年,彼得大帝废除大多数贸易垄断。
1711年,沙皇理事会(波雅尔杜马)被参议院所取代。
1711年,俄军在普鲁特河败于土耳其人。
1714年,颁布法令要求地主只能将不动产遗赠给唯一继承人。
1714年,实施公务人员工资制度。
1718年,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
1721年,商人被赋予购买村庄的权利,以便获得工矿企业所需的劳动力。
1721年,参议院宣布彼得为“皇帝”。
1721年,教会规定:废除主教职位,由圣主教公会取而代之。
1722年,官阶表发布。
1722年,继承法被废除,从此沙皇可以自由选择皇位继承人。
1724年,开始推行人头税制度。
1724年,首次实施全面保护性关税。
1725年,科学院成立。
彼得一世的直接继任者
1725—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在位时期。
1727—1730年,彼得二世在位时期。
1730年,宪政危机爆发,最高枢密院试图逼迫安娜接受一些“条件”,但未获得成功。
1730—1740年,安娜一世在位时期。
1730年,《1714年继承法》被废止。
1731年,贵族武备学校成立。
1736年,强制性国家义务以25年为限,可以从20岁开始。地主可以留一个儿子在家。
1736年,“占有性农奴”被永久性地束缚在矿山和工厂中。
1741—1761年,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
1753年,取消各类国内税费。
1755年,莫斯科大学成立。
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1761—1796年)
1761—1762年,彼得三世在位时期。
1762年2月18日,《贵族自由宣言》发布,从此免除了贵族的强制性国家服役。
1762年,政府颁布法令没收教堂和修道院的土地财产;1764年,法令生效。
1762年,商业和制造业的皇家垄断被废除。
1762年,废止颁布于1721年的允许商人购买村庄的法令。
1762—1796年7月28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期。
1764年,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某些类别的文官可享有自动晋升的权利。
1767年,享有自动晋升权利的文官范围得到扩大。
1767—1768年,成立立法委员会,起草新法典。
1769年,俄罗斯出现了最早的讽刺性期刊(《万象》和《雄蜂》)。
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
1773—1775年,爆发了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和哥萨克起义。
1775年,省级行政区划改革。
1775年,制造业向所有社会阶层开放。
1783年,贵族获准经营私人出版社。
1784—1791年,诺维科夫租用莫斯科大学印刷厂。
1785年4月21日,贵族特许状和城市特许状颁布。
1787—1791年,爆发了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1790年,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出版,而后被捕。
1792年,诺维科夫被捕。
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兰。
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
19世纪上半叶
1796—1801年,保罗一世在位时期。
1797年,封地署成立。
1797年,保罗恢复于1722年被彼得一世废除的王位继承法。
1801—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时期
1809年,推行文官考核制度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1811年,成立警察部;于1819年撤销。
1812年,法国入侵俄罗斯失败,而后俄军进入西欧并占领巴黎。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在位时期。
1825年12月14日,爆发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6年,成立最高调查委员会审理十二月党人案。
1826年,御前办公厅第三局成立。
1826年,沙皇政府颁布《审查法》。
1830年,《俄罗斯帝国法律全集》出版。
1830—1831年,爆发波兰起义;波兰宪法遭废除。
1833年,《法律汇编》出版。
1835年,改革大学章程。
1836年,恰达耶夫首封哲学书简出版。
1837年,沙皇政府设立国有资产部。
1839年,德国企业家路德维格·克诺普定居俄国。
1845年,世袭贵族的门槛被限制在最高的五个官阶内。
1845年,新刑法颁布。
1847年,哈克斯特豪森的著作问世。
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
1856年,世袭贵族的门槛被进一步提高至最高的四个官阶内。
1860年,开始启用村社法庭。
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宣言。
1863年,爆发波兰起义。
1864年,司法改革。
1864年,推行地方自治会和城市自治。
1864—1880年,俄罗斯征服突厥斯坦。
1870年,开始推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874年,掀起“到人民中去”运动。
1877—1878年,开庭审理“五十人案”和“一百九十三人案”。
1878年,维拉·查苏利奇开枪刺杀圣彼得堡警察局长。
1878年8月4日,恐怖分子刺杀宪兵总长。
1878年8月9日,政府颁布临时法规定以军事法庭审判恐怖分子。
1878年9月1日,政府发布一项秘密通告,授权对涉嫌煽动犯罪的人员实施逮捕和流放。
1879年4月,政府设立“临时总督”一职。
1880年2月5日,恐怖分子成功在冬宫安放炸弹。
1880年2月,洛里斯—梅利科夫大权独揽。
1880年8月,第三局被撤销,新机构“国家警察司”成立。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遭刺杀身亡。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年)
1881年8月14日,临时法签署。
1882年3月12日,政府颁布法令宣布任何一位公民都可以被公开监管。
1882—1895年,德米特里·托尔斯泰任俄国内务部长。
1883年,法律规定农民必须购买分配给他们的土地份额。
1885年,新版刑法颁布。
1886年,颁布了专管强制劳动的法令。
1887年,废除人头税。
1889年,设立地方行政官职务。
1893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中的关于允许农民退出村社的条款。
尼古拉二世(1894—1917年)
1901—1903年,祖巴托夫活跃时期。
1904年11月,地方自治会组织“宴会”运动要求立宪。
1905年1月,圣彼得堡发生“流血星期日”事件。
1905年10月,《十月宣言》对公民自由和代议机构做出承诺。
1906年,基本法(宪法)出台,第一届国家杜马成立。
1906年11月,新立法使农民得以巩固自己的财产,并可以离开公社。
1907年,赎买金支付,欠款被勾销。
1909年,《路标》文集出版。
1917年2月,尼古拉二世退位,国家政权由杜马建立的临时政府接管。
1917年之后
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
1918—1921年,国内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1918年7月,末代沙皇及其家人被处决。
1918年9月,“肃反运动”开始。
1921年,新经济政策拉开序幕。
1927年,苏联刑法颁布。
1928—1932年,集体化时期,集体农庄创建。
1934年,刑法增补了处理反国家(反革命)罪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