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改变,从思维开始

    2.1 互联网思维:没有思维,投入就是浪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思维成为热词,各种讲互联网思维的课也非常多。关于如何评价某些互联网思维课程,我在前言中有过描述,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真正有用的可以给予企业帮助的企业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维意味着方向,没有思维就认不清路,所有的投入都会变成浪费。

    第2章 改变,从思维开始 - 图1

    (图中最左边是我的老师梁洪军,中间是我,右边是大牛村创始人陈星)

    互联网思维及其核心是什么?借用我的老师之一凤巢社创始人梁洪军的观点就是:用户至上思维,也称并联平台思维。其中有两点精髓:

    一是经营用户而非经营产品,先有用户再有产品。传统制造思维是以产品为中心,网络时代下产品是沟通工具,目的是挖掘用户需求,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即“用产品破冰,用方案黏住”。

    二是平台战略,即品牌商、制造商、渠道商、供应商、开发商、服务商、传播媒介、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价值交换及利益最大化。

    通过以上这段介绍大家可能还不是很明白,实际上互联网思维就是用互联网的运营方式去解决产品的销售、推广、运营的思路。举例来说,管鹏的K友汇从2013年9月3日创办以来,目前已经在全球260多个城市布局了,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定位在全社交高端人脉聚合平台,并没有自己去研发社交工具,也没有做官方网站,完全是基于微信、微米等社交工具和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推广,利用自我口碑传播,目前已经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人脉圈。这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创造的。

    产品的运营之道就是让更多的体验达人参与进来,由他们不断地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产品的成长。这点小米做得尤为突出,他们通过最早的miui社区聚集了大批的手机发烧友,然后再把这些发烧友发展为米粉,根据这些米粉体验产品的反馈,不断对产品加以改进。其实小米也是在学习苹果,大家都知道果粉的厉害,只是国外对BBS不感兴趣罢了。小米很好地抓住BBS的黏性,完全通过线上的直销模式,很快地借助对新媒体的专业运营打开了市场,创造了米粉节一天销售130万台手机、销售金额15亿元的惊人成绩。这就是颠覆,这就是变革。

    互联网思维的六要点如图所示。

    第2章 改变,从思维开始 - 图2

    (1)开放思维

    我认为移动互联网一直倡导的就是开放的精神。从各大巨头的开放平台战略开始,腾讯最先拉起开放的大旗,不过这也是经历了著名的“3Q大战”后才真正意识到需要更加开放。开放后的腾讯增速迅猛,目前已经是万亿级公司了。其实开放不仅限于开放平台,最重要的是兼容并进,能够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对手。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着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比如小米,管鹏在小米公司做分享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小米虽然有米聊这样和微信类似的产品,但是还是表态要全面拥抱微信,用好微信公众平台,这就是开放的心态,所以才能成就小米的辉煌。而管鹏在创办K友汇的时候,提倡的就是“开放分享聚合人脉”的理念,也是把开放放在了第一位。只有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所有的合作伙伴才能获得成功。

    (2)聚焦思维

    聚焦又可以被认为是专注细分。如果说PC互联网的时代需要大量资讯,那么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各种资讯平台的不断完善,网民已经从需要大而全的各种资讯内容转为了需要更加精准的细分内容,所以今天的产品宣传需要聚焦定位到精准人群中。大家都知道,Facebook现在最大的收入来自社交广告,腾讯广点通、百度联盟、阿里妈妈等知名互联网广告联盟,无一不是在通过各种大数据分析访问者的需求,推送更为精准的广告展示。

    产品也是如此。大名鼎鼎的黄太吉,虽然只是卖煎饼的,但是通过这种聚焦的互联网思维,将煎饼销售和新媒体结合,取得了丰硕的回报。而K友汇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打造全社交高端人脉聚合平台,做人脉的圈层经济,只聚焦在这一个点,这样才能发展更好。

    (3)创新思维

    最近互联网圈兴起了一个新名词叫“微创新”,而金错刀兄弟则是这个新名词的大力倡导者和推动者。他认为微创新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创新,以微小、可持续的方式引发市场的大变化。他指出,QQ打败MSN,就是用的微创新。腾讯也正在用一段有趣的卡通短视频“悄然两亿鹅”庆祝QQ用户在线数突破两亿。其实做好微创新特别需要注重以下两点:一是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二是快速迭代,不断试错。

    据悉,微信这个颠覆性的移动互联网奇迹就是来自微创新的互联网思维。重视所有产品的细节,抓住用户的“需求点”,不断地快速迭代,根据竞争对手的弱点加以瓦解,最终推出诸如“摇一摇”一类的各种细节微创新,全面赢得用户和市场的口碑。品牌营销大师梁洪军创办的风巢社的定位就是创新商业理论模式及落地解决方案的交流平台,在所有组织的自营会所都收费的情况下,以全免费的创新模式迅速获得圈内的热议,由此聚集各行各业的智慧头脑,通过资讯互通、经验互享,打通节点资源,创造商业价值,让群内所有人从中获得超利分享,不失为妙招。

    (4)利他思维

    无独有偶,就在我梳理互联网思维六要点中的重要一环—利他思维的时候,陈菜根兄弟也专门提到了利他的互联网思维。他认为利他就一句话:通过先对他人有利,然后让自己也获利,最后实现利益共赢。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能获得多少利,而是先考虑对他人能有多大的帮助。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利他都是有回报的,大多可能会没有回报,所以管鹏被知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冠以“慈善家”的名号。不过在K友汇的发展过程中管鹏还是能够感触到利他的回报。K友汇的发展起源就是希望为管鹏微信中的好友(K友)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可以让更多的K友从中获得资源对接。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但是只要有部分是有价值的交互就值得去做。很多人好奇为什么K友汇有那么强大的顾问团,其实很多都是管鹏之前先用利他的思维为他们尽一点微薄之力,得到别人的认同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所以建议各位在进行利他思维的时候,不要考虑未来的回报,反而能够更轻松。

    (5)跨界思维

    跨界思维其实是我在互联网思维中最愿意提及的。我们步入了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指出:“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一点: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现在已经越做越大;最近互联网金融非常热,互联网将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

    所以你会发现互联网将涉及每个领域的整合,前不久轰动圈内的黑马运动会,就是互联网+体育+金融众筹的整合。只有拥有跨界的思维,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

    (6)自媒体思维

    自媒体的背后其实就是粉丝经济,有一个认知现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自媒体带动粉丝经济。且不说诸如皮皮精灵等已经是千万用户的自媒体运营平台,更重要的是确实通过自媒体的思维带动了粉丝经济,真正把那些潜在的用户激活为有效粉丝,并且通过和有效粉丝的互动,发展活跃粉丝,从活跃粉丝中涌现了一批核心粉丝,而这些核心粉丝就是真正最具价值的粉丝经济的由来。对于自媒体来说这些核心粉丝就是传播力,比如逻辑思维的粉丝会通过他们的各种方式来传播有价值的内容,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关注逻辑思维。

    自媒体最有价值的就是自传播。在我看来最好的产品就是产品自行的传播,比如微信红包,这样的产品就是所有人都乐意去传播的,因为它完美地嫁接了金融、游戏、社交,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媒体思维并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反而应该是去中心化,微信群就是典型的去中心化,可以让人与人的交互更自由开放。管鹏的K友汇在发展过程中,就是通过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让全国各地的负责人都动起来,大家自主地管理、发展,最终聚合在一起,才能更大更强。

    移动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是一场变革,一种颠覆市场的思考,再不去拥抱这场新的变革,无法想象结局会怎样。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样,诺基亚、索尼……太多悲剧的上演让我们不得不认清脚下的路,该选择什么样的思维进行思考。所以在移动互联网这个伟大的时代,请从思维开始改变你的生活和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