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信的场景连接
微信创造场景胜算几何?
下面就对对目前最强大的微信进行分析。
首先,微信的移动场景塑造欠顺滑。从根本需求来看,微信主要实现的是社交需求,然后是游戏,消费需求居于二者之后。
微信为了引导用户消费,创造了微信红包、嘀嘀打车、大众点评等一系列场景,但花费多、收效慢,究其原因还是社交场景和消费场景有本质区别。当你打开微信时,你的基本诉求是和朋友沟通,这和打开团购App有自发的购买诉求完全不同。
从社交场景强制向消费场景转化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腾讯停止对嘀嘀打车的补贴,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和司机会显著减少。
其次,微信还存在供需对接的问题。微信掌握海量社交数据,但无论出于技术还是隐私方面的限制,微信都不可能从用户的聊天记录中去分析用户的真实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微信现在的模式非常接近AppStore模式,用户本身不知道在微信上可以得到什么。举例来说,一个新开通的微信公众号,除非开拓多种推广渠道,否则效果有限,而用户搜索想要的公众号,除非知道名字,否则也很难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