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伪类的四种状态

伪类的使用使网页效果更丰富,特别是在链接状态下,整个互联网因有了链接而不用记地址就可以直接到达目标地址,通过链接完成。

对链接的控制是伪类的主要功能,如刚设置文本的链接时,文本对象会呈蓝颜色,而单击链接时颜色会变化,等访问过后,颜色又会不同。除了默认的链接显示颜色外,还可以通过伪类来改变链接的状态,使不同的状态下颜色或其他样式不同,下面来介绍伪类的四种状态。

29.2.1 访问链接的状态

在做好链接时,链接默认状态下都会变成蓝色,而且如果是文本链接则会出现下划线,是图片链接会出现边框,当然边框的默认颜色也为蓝色。为了更好地体现网页外观效果,有的网页设计师不喜欢默认的样式,那么怎样来设置成用户喜欢的颜色呢?

要改变默认状态,才能使访问链接的状态具有不一样的样式,不一样的效果。设置这些效果需用到伪类选择器。选择器(selector)是CSS中很重要的概念,所有HTML语言中的标记都是通过不同的CSS选择器进行控制的。只需要通过选择器,即可对不同的HTML标记进行控制,并赋予各种样式声明,即可实现各种效果。

而访问链接的状态是伪类选择器的一种,用“:link”表示,表示当文本或图片处于链接状态时的样式,link的语法如下。


a:link{

/property:value;/

}


说明:设置a对象在未被访问前的样式,默认值由浏览器决定。对于无href属性(特性)的a对象,此伪类不发生作用,代码29.2表示link的应用。

代码29.2 源代码\第29章\:link应用.html


——————————————-文件名:link应用.html——————————————-

01 <html>

02 <head>

03 <title>:link属性</title>

04 <style type="text/css">

05 /设置访问链接状态/

06 a:link

07 {

08 color:blue;

09 padding:10px;

10 border:1px solid red;

11 }

12 </style>

13 </head>

14 <body>

15 <a href="#">床前明月光</a><br>

16 疑是地上霜<br>

17 举头望明月<br>

18 低头思故乡

19 </div>

20 </body>

21 </html>


【代码解析】代码第6~11行演示了:link属性的使用方法,其效果如图29.2所示。当“床前明月光”处于链接时,文本边框为红色,内补丁为10像素,且字体颜色为蓝色,效果如图29.2所示。

29.2 伪类的四种状态 - 图1

图 29.2 :link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