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西方哲学史(第9版)
首页
下载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奥古斯丁(纽约阿里纳利艺库)
来源 (美)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 (美) 詹姆斯·菲泽
浏览
6
扫码
分享
2025-04-20 13:00:50
▲奥古斯丁(纽约阿里纳利艺库)
上一篇:
下一篇:
制作说明
“大学堂”开放给所有向往知识、崇尚科学,对宇宙和人生有所追问的人。
封面
第八版译者序
第七版译者序
第一章 苏格拉底的前辈
第二章 智者派与苏格拉底
第三章 柏拉图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六章 奥古斯丁
第七章 中世纪早期的哲学
第八章 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晚期的继承者
第九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十章 大陆理性主义
第十一章 英国经验主义
第十二章 启蒙哲学
第十三章 康 德
第十四章 德国唯心主义
第十五章 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第十六章 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和尼采
第十七章 实用主义与过程哲学
第十八章 分析哲学
第十九章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第二十章 晚近的哲学
中文版序
第八版译者序
第七版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希腊哲学
▲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名画《苏格拉底之死》,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帕特农神庙
▲雅典卫城模型(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与学生交流的柏拉图(科比斯·柏 特曼图库)
▲对着荷马半身像沉思的亚里士多德
第一章苏格拉底的前辈
人类已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千百万年。当然,我们不能知道最早的人们的所有经历和思想。然而,我们还是有理由设想,那时的人们就像现在一样被一种想要解释世界的欲望所驱使。或许我们最早的先人们思考过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在动物中是否是独一无二的,在包围着他们的大地之外是否还有一个世界。他们或许也曾经想知道,对于道德行为或社会秩序,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适用于他们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部落。对于这些问题不…
1.2 万物的数学基础
1.3 解释变化的尝试
在所有这些论证中,芝诺仅仅是在对巴门尼德的反对者的观点进行驳难,他严格遵循他们对复多性世界——例如其中一条线或者时间是可分的世界——的假设。通过把这些假设推导到它们的逻辑结论,芝诺试图证明复多性世界的思想将使人陷入不可解决的荒谬和悖论之中。因此,他重申了巴门尼德的论题:变化和运动乃是错觉,只有一个存在者,它是连续的、物质的、不动的。尽管芝诺的努力勇气可嘉,但是关于世界的常识观点依然存在,它促使后来…
$index_split_041.html
1.4 原子论者
第二章智者派与苏格拉底
第一批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是自然;而智者派和苏格拉底则将哲学的关注点转到了对人类的研究。他们不去问“事物的终极原则是什么”等一些关于宇宙的大问题,而是提出一些与道德行为有着更直接关系的问题。哲学由主要关注科学问题转而关注基本的伦理问题,这一转向能在下述事实中得到部分解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能达成任何一种统一的宇宙概念。他们对自然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彼此似乎无法调和。例如,赫拉克…
2.1 智者派
2.2 苏格拉底
第三章柏拉图
3.3 道德哲学
柏拉图对知识的全面论述是如此有力,以至于他的哲学成为西方思想史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他的前辈们关注单个的重大问题,柏拉图则不然,他把人类思想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都综合进了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中。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即米利都学派的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物理自然的构造,而不是道德的基础。同样,埃利亚派哲学家巴门尼德和芝诺的主要兴趣是论证实在是不变的、单一的,是一。另一方面,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则将实在描述为总是变…
3.1 柏拉图的生平
3.2 知识理论
在上图中,连结 x 和 y 的一条垂直线是整个图形的核心。这条线分为四段,每段分别代表不同的思想类型。这条线是一条连续线,暗示在每一点上都有某种程度的知识。但是随着这条线从实在的最低形态走向最高形态,相应的真理也从其最低级发展到最高级。首先,这条线被分为两个不相等的部分,上面更大的部分代表理智世界,下面较小的部分代表可见世界。这个不平均的分割象征着在可见世界中发现的低级的实在和真理与在理智世界中发…
$index_split_053.html
3.3 道德哲学
3.4 政治哲学
3.5 宇宙观
第四章亚里士多德
4.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4.2 逻辑学
4.3 形而上学
4.5 伦理学
4.6 政治学
4.7 艺术哲学
第二部分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哲学
▲斯多亚——芝诺讲学的柱廊,斯多葛学派成立之地(美国古典研究所)
▲圣博格斯大教堂, 13 世纪开始建造,完成于约 1300 年。
▲卢克莱修在庞贝城的房子内部壁画(罗马国家博物馆)
▲爱比克泰德(纽约公共图书馆图库)
▲在监狱里接受哲人拜访的波爱修斯(纽约农人珍藏室)
▲剑桥大学埃曼纽尔学院一座教堂内的彩绘玻璃,右边是爱留根纳。
▲奥古斯丁(纽约阿里纳利艺库)
▲拉斐尔的巨幅壁画《雅典学派》中的普罗提诺(局部放大)
托马斯·阿奎那(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安瑟伦,法国雕版图,1584 年(纽约农人珍藏室)
▲波那文都像。波那文都被视为圣方济各之后又一位举足轻重的神学家。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在亚里士多德完成了他的宏大的思辨体系之后,哲学转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四个哲学家群体对形成这种新的研究方向起了推进作用,这四个哲学家群体分别是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怀疑论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当然,他们都受到其先行者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看到:伊壁鸠鲁学派依据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自然理论,斯多葛学派运用了赫拉克利特的渗透万物的火的实体概念,怀疑论学派建立了某种基于苏格拉底式的怀疑形式的问答方…
5.1 伊壁鸠鲁主义
5.2 斯多葛主义
5.3 怀疑主义
5.4 普罗提诺
第六章奥古斯丁
6.1 奥古斯丁的生平
6.2 人类知识
6.3 上 帝
6.4 被造世界
6.5 道德哲学
6.6 正义
6.7 历史和两座城
第七章中世纪早期的哲学
罗马帝国在 476 年的崩溃,宣告了一个理智的黑暗时期的到来。摧毁罗马政治权力的野蛮人也捣毁了西欧的文化制度。学术研究陷于停滞,因为实际上整个古代文献都流失了。在接下来的五六个世纪里,哲学得以维系是靠着基督教的学者们,他们成了古希腊著作传到西方的渠道。早期三个有影响的思想家是波爱修斯、伪狄奥尼修斯和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
7.1 波爱修斯
7.2 伪狄奥尼修斯
7.3 爱留根纳
7.4 解决共相问题的新方法
7.5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
7.6 穆斯林和犹太思想中的信仰和理性
第八章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晚期的继承者
托马斯·阿奎那( Tomas Aquinas,1225-1274 )的伟大成就在于,他将古典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的各种洞见结合起来了。虽然他从柏拉图和斯多葛主义那里吸收了古典哲学的论题,但阿奎那哲学之所以出类拔萃,还是在于它以亚里士多德为根基。阿奎那也意识到基督教作者们所造就的宏大思想视野,还有穆斯林和犹太哲学家所作的贡献。到他开始从事著述的时候,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著作已经可以在西欧得到了。奥…
8.1 阿奎那的生平
8.2 哲学与神学
8.3 上帝存在的证明
8.4 对上帝本性的知识
8.5 创 世
8.6 道德和自然法
8.7 国家
8.8 人的本性和知识
第三部分近代早期的哲学
▲笛卡尔时代的巴黎大学教室(纽约斯纳克国际艺库)
▲蒙田(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乔治·贝克莱在罗德岛(耶鲁大学艺术馆)
▲笛卡尔(斯托克·蒙太奇公司)
▲斯宾诺莎在荷兰海牙的故居,从 1670 年直至去世,斯宾诺莎一直在这里过着隐居生活。
▲休谟(斯托克·蒙太奇公司)
▲约翰·洛克最重要的作品《人类理解论》 (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 的第四 版, 1689 年底出版于伦敦。
▲德国宫廷画家卢卡斯·克拉纳赫笔下的马丁·路德。克拉纳赫是路德的忠实支持者。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小汉斯·荷尔拜因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绘。
▲伽利略 ( 1564-1642 ) (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意大利画家塞迪·第·提托 (Santi di Tito) 为马基雅维利画的肖像。(Scala/Art Resource, N.Y.)
第九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9.1 中世纪的结束
9.2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9.3 宗教改革
9.4 怀疑论和信仰
9.5 科学革命
9.6 培 根
9.7 霍布斯
第十章大陆理性主义
虽然哲学很少以极其突然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方向,但有因为新的关注和新的重心而把自己与刚刚过去的时代清晰地区别开来的时候。这就是 17 世纪大陆理性主义的情况,它的创立者是笛卡尔,而它的新方案开始了所谓的近代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大陆理性主义者想做的很多事情都已经由中世纪哲学和培根与霍布斯尝试过了。但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观点。由于受到科学进步的影响,他们试图给哲学以数学的精确性。他…
10.1 笛卡尔
10.2 斯宾诺莎
10.3 莱布尼茨
第十一章英国经验主义
虽然经验主义学派是以不事张扬的方式出场的,但它还是注定要改变近代哲学的航向和关注点。如果说培根的目的是“一切人类知识的……整体重建”的话,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莫基人洛克所定的目标则更为审慎,即“做一点地基的清理工作,并且扫除一些挡在知识道路上的垃圾。”但在“清理”和“扫除”的过程中,洛克却弄出了一种对心灵如何运作的大胆而独创的解释,并据此描述了我们可以从心智中期望的知识的种类和范围。
11.1 洛 克
11.2 贝克莱
11.3 休 谟
第十二章启蒙哲学
欧洲在 18 世纪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启蒙”的思想运动,这一运动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呼声:人类在致力于包括科学、政治、宗教、美学和哲学等在内的一切领域时,都应该以理性为指导。科学的飞速进步让启蒙思想家们深受鼓舞,他们自信通过对理性的运用,就能揭开宇宙的奥秘,使社会走上新的高度进步的发展方向。这种对理性的信念在文艺复兴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它迎来了科学的革命和人们对古希腊思想家们几乎被遗忘的著作所重新焕发出的…
12.1 自然神论和无神论
12.2 卢 梭
12.3 里 德
第四部分近代晚期和 19 世纪哲学
▲克尔凯郭尔故居(丹麦皇家文化部)
▲康德的家乡——19 世纪末的哥尼斯堡
▲黑格尔(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叔本华(纽约农人珍藏室)
▲弗里德里希·尼采(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杰里米·边沁(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奥古斯特·孔德(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伦敦国家雕像馆)
▲卡尔·马克思(纽约农人珍藏室)
▲索伦·克尔凯郭尔(丹麦皇家文化部)
▲狄俄尼索斯——激情的象征,其崇拜者沉迷于狂饮和舞蹈(慕尼黑赫尔曼图库)
▲阿波罗和他的战车,象征着节制、秩序和对激情的控制(波士顿艺术馆)
第十三章康 德
13.1 康德的生平
13.2 康德问题的形成
13.3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他的哥白尼革命
13.4 理性思想的结构
13.5 实践理性
第十四章德国唯心主义
14.1 康德对德国思想的影响
14.2 黑格尔
14.3 叔本华
第十五章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的观点代表了 19 世纪哲学为回应早先的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之间的争论所采取的一个方向,也就是唯心主义的方向。按照康德和他的德国同仁们的看法,传统理性主义忽视了感性印象形成我们观念的内容这一明显事实。可是,传统的经验主义者也忽视了塑造我们的经验的我们固有的精神结构。于是,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者们强调心灵在组织经验时所起的核心作用;这种作用事实上是如此具有核心性,以至于唯心主义者…
15.1 边 沁
15.3 孔 德
第十六章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和尼采
在整个 19 世纪,康德、黑格尔和其他德国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对哲学、宗教、美学以及新的学术领域;v 心理学都有强烈的影响。这些哲学家们设计出精致的思想体系,引入复杂的哲学词汇,当时,许多哲学家信奉他们的观点,然而,有三位哲学家对这一潮流完全持批判的态度,他们是索伦·克尔凯郭尔( 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 )、 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1818-1883 )和…
16.1 克尔凯郭尔
16.2 马克思
16.3 尼 采
第五部分20 世纪和当代哲学
▲ 20 世纪 60 年代风起云涌的权利运动是与哲学思潮的转变互相推动的。图为 1965 年,马丁·路德·金在领导一场反对种族歧视的公民游行。
▲ 20 世纪的一切巨变都可认为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凡尔登战役后的凡尔登废墟。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约翰·杜威(斑鸠图片公司)
▲亨利·柏格森(纽约公共图书馆图库)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 20 世纪 60 年代晚期,女性运动开始壮大起来。图为华盛顿特区的妇女爬上美国著名的海军上将法拉古特的雕像上宣扬她们的权利。
▲埃德蒙德·胡塞尔
▲伯特兰·罗素(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梅洛–庞蒂(科比斯·柏特曼图库)
▲ 20 世纪欧洲的知识领袖:萨特和波伏瓦
▲理查德·罗蒂(康特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也是 20 世纪思潮转型的主要原因。
第十七章实用主义与过程哲学
19 世纪思想的一个主题就是世界是在不断地变化的。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以及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绝对精神的一部分。达尔文主张,所有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乃至于人类的社会制度——都是从简单形式向着更复杂的形式演变的。当哲学跨越 19、20 世纪之交的时候,变化的观念仍然是知识界思想里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两种哲学思潮特别关注变化,它们是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这两种哲学思想否认存在着固定不…
17.1 实用主义
17.2 皮尔士
17.3 詹姆斯
17.4 杜 威
17.5 过程哲学
17.6 柏格森
17.7 怀特海
第十八章分析哲学
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语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运动被认为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家们对传统的哲学问题采取的立场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都殊为不同。尽管如此,他们都同意哲学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正是这一点把他们统一在一起。例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 )就说过,“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的逻辑澄清”,所以“哲学的结果不是得到一些…
18.1 罗素
18.2 逻辑实证主义
18.3 维特根斯坦
18.4 奥斯汀
第十九章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在 20 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由伯特兰·罗素开创的分析哲学方法在英美和其他讲英语的国家的哲学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在欧洲大陆,尤其是在德国和法国,哲学却有一种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在现象学运动和存在主义中表现出来了。现象学将所谓事物的客观性撇在了一边;而是建议我们在人的经验范围之内更主观地探究现象。存在主义采用了现象学的主观性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人的经验的实践性问题,如进行选择和个人承担的问题。现象学…
19.1 胡塞尔
19.2 海德格尔
19.3 宗教存在主义
19.4 萨特
第二十章晚近的哲学
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哲学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在这一领域从事著述的人数剧增。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全世界高等院校中的哲学教授显著增加了,这反映了世界人口的猛增和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重的持续上升。不仅有了更多的学术上训练有素的哲学家,而且高校中也更加期望哲学家们从事著述——这正如那句流行的口头禅说的:“要么发表,要么死亡( publish or perish )。”2000 年发表的著…
20.2 罗 蒂
20.3 复盘德性论
20.4 大陆哲学
20.5 政治哲学
重要词汇
延伸阅读
第一章 苏格拉底的前辈
第二章 智者派与苏格拉底
第三章 柏拉图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六章 奥古斯丁
第七章 中世纪早期的哲学
第八章 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晚期的继承者
第九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原著
第十章 大陆理性主义
第十一章 英国经验主义
第十二章启蒙哲学
第十三 章康德
第十四 章德国唯心主义
第十五章 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第十六章 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和尼采
第十七章 实用主义与过程哲学
第十八章分析哲学
第十九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第二十章 晚近的哲学
译者跋
出版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本文档使用
Sou.st
构建
×
分享,让知识传承更久远
×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读
×
文档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文档,随时随地,享受汲取知识的乐趣!
PDF
文档
EPUB
文档
MOBI
文档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