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悬空带电男孩
第一个真正令欧洲观众大为感兴趣的带电实验是斯蒂芬•格雷的“孤儿院男孩”演示。一名年幼的孤儿被从房顶吊挂下来,他带电的身体产生电火花,吸引诸如金箔和纸片等物体。不过那个位置原本还有一只鸡,因为格雷也在一只“大白公鸡”身上进行过这项实验。
格雷做了大半辈子染工,18世纪20年代,退休后住在伦敦的卡尔特修道院,这是一个为运气不佳的绅士们准备的居所。做一名染工无法让他成为绅士,但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出于对科学的共同热爱,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些成员建立起了友谊。这些朋友运用他们的影响力帮他在卡尔特修道院安排了一间住房,在那儿他也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可做,于是他决定开展带电实验。
那时候人们对电几乎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如果你摩擦特定的物体,比如说玻璃或者琥珀,它们能吸引一些轻小的物体—羽毛、纸片、谷壳等等。在摩擦时会产生吸引力的物体被称为“带电体”。这一名词来自希腊语中的琥珀:elektron。格雷对这些“带电体”深感兴趣,他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时不时摩擦一根玻璃管,并用它来吸附羽毛。但是他很快发现了奇怪的事。当他把一个木塞放进玻璃管中时,它居然也获得了吸引羽毛的能力。这种吸引力以某种方式从玻璃传递到了木塞上,尽管木塞本身并不是“带电体”。
意识到自己发现了重要的东西,格雷开始尝试能将这种“带电特性”传递多远。他将一根金属棒插入木塞中,将塑料绳系在金属棒上,然后在塑料绳另一端系上一个水壶。令人惊奇的是,当他摩擦玻璃管时,连接着的水壶也能吸引羽毛了。他接着寻找其他可以被通电的物体,最终发现这一套方法可以在火铲、银质水壶、铁质拨火棍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身上奏效。对此大感兴趣的他,将探索的网继续铺开。卡尔特修道院里住的都是老年人,要想在他们身上做带电实验可是会惹上麻烦的。碰巧一名孤儿在游荡时走了进来。
格雷用丝绸制作了一个吊带,将这名四十七磅重的男孩从他房间的天花板吊下来,与地面平行。男孩将他的两臂伸开。格雷摩擦玻璃管,并用它碰触男孩光着的脚面。灰尘和羽绒飘浮起来,向着男孩的手边飞去。在那些围观的老年人看来,这一幕一定如同魔法一样。
格雷将他的发现分享给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格兰维尔•惠勒,然后他们一起继续实验。他们这回将惠勒的侍从吊了起来,发现如果伸出一根手指触碰带电的侍从,就会被电击刺到一下。这招越试越灵。接着,他们又好奇于这一现象是否仅作用于人类,他们接下来在另一种生物—白公鸡身上进行了实验。他们将公鸡绑在丝绸吊带上,小心地用玻璃棒碰它。令他们感到高兴的是,效果和在男孩身上的一样。两个人围着公鸡,在公鸡紧张的叫声中,将他们的手指伸向它。他们从它的喙、鸡冠和脚爪处都引出了电火花。这只无名的公鸡成了世界上第一只带电的实验动物。
出于对科学的兴趣,两个人接着将鸡宰杀以确认其身体是否仍然能产生电火花。答案是肯定的。把内脏去掉也不影响这一效应。估计两位研究者以晚餐吃掉这只鸡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但是这一点他们倒并没有汇报给皇家学会。
由于他的实验,格雷被皇家学会授予了正式成员的资格—这对于一名染工来说是罕见的荣誉。关于格雷悬空男孩实验的传言迅速传遍了欧洲大陆,那些有抱负的电学家(那时这样称呼电学研究者)在沙龙或者演讲大厅里愉快的为观众们上演这个实验的不同版本。到了18世纪30年代末,这一表演变得格外受欢迎,以至于你可以从装置制造商那里买到悬空男孩的全套电工具包,包括丝绸吊带和玻璃棒—就像如今你能从成人商品目录里买到的一样。不过男孩你得自己去找。格雷的悬空公鸡仅仅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脚注,但是电学家们并没有忘记鸟类,他们对鸟类的兴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