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野外黑猩猩做的实验

    1960年4月,四十二岁的科特朗茨抵达了刚果东部,准备好开始他职业生涯的新篇章了。他从事的项目是开创性的。“猿猴语言学家”理查德•加纳在19世纪末曾经尝试研究野生猿猴,但是他的方法被认为是奇怪且不科学的。从那以后,没人开展过针对猿猴的系统性实地研究。一部分问题在于前往非洲开销很大。如果一位研究者想要研究黑猩猩或者大猩猩,在实验室或者动物园里观察笼中的动物要省钱得多。所以由于飞机票降价而得以实现的科特朗茨的探险是一个大胆的新计划。事实上,它代表了现代灵长类动物学实地研究的开端。

    科特朗茨的基地建在一片香蕉和木瓜田里,经常有当地野生的黑猩猩从丛林中来此觅食。他建了一座伪装好的藏身处,他可以在那里偷看猿猴,不被它们发现。他同时在八十英尺高的树上安设了一个空中瞭望台,使他得以俯瞰整个地区。然后他就等着黑猩猩出现了。

    他通常需要等几个小时,在看到它们之前,会先听到它们的声音—成年雄性的叫声从丛林中响起。最终,一张脸会出现,在空地边缘的树丛间向外瞥。黑色的双眼会当心地左看右看,确保一切都是安全的。随后一只黑猩猩会走出来,就好像从树丛中显形了一样。然后一个接着一个,更多黑猩猩跟着出现。当整个猩猩群重新集结以后,它们会高兴地跑动、玩耍,互相追逐,用双脚蹬地,从树上拽下水果。科特朗茨一个人缩在他的藏身处,把他看到的一切记到笔记上。

    这种隐蔽观察并非全无危险。科特朗茨谈到,有一次,就在他坚守在空中瞭望台上时,一场暴风雨来袭,风开始剧烈地前后摇晃他。地平线上出现了闪电。尽管有被电死的危险,科特朗茨仍然待在了原地,不愿意让猿猴看出他在那里。他想如果他死了,至少他不会毁了自己的研究。

    科特朗茨不满足于被动观察黑猩猩,他很快决定将森林转变成巨大的实验室,他则在此中开展实验。他将这些实验描述为他“拿野外黑猩猩做的实验”,一位学术审稿人后来将其称为“古怪的野外实验”。

    科特朗茨开始了他的实验,他暗中在丛林中放置实验物品,记录碰到这些物品的黑猩猩的反应。例如,为了弄清黑猩猩的饮食习惯,他放置了很多食物样品,诸如鸡蛋、杧果、葡萄柚、菠萝等。他观察到黑猩猩小心地避开了不熟悉的食物。从这一点,他得出结论:黑猩猩是挑剔的食客,它们的食物选择是基于自己所知道的,而非本能或气味。

    一个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涉及把死去的、无意识的,或者模型动物放到丛林中。他做这个实验的灵感来自一项1946年的研究,这项研究由佛罗里达州耶基斯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唐纳德•赫布开展。赫布发现看到“不动的、伤残的或被肢解的躯体”会引起黑猩猩强烈的,似乎先天的恐惧反应。就连黏土做成的人类或黑猩猩头部的模型也会让它们陷入恐慌。这些反应令赫布感到,与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不同,黑猩猩理解生和死之间的区别。

    为了重现赫布的结果,科特朗茨在丛林里放置了一系列物体,包括一只模型松鼠、一只填充老鼠、一只死鸟、一只被麻醉的黑山羊,以及一只同样被麻醉的白眉猴。这些看起来已经死了的哺乳动物绝对吓到了黑猩猩,事实上,它们比遭遇真正的威胁—比如巨大的蜘蛛—还要害怕,但是最令它们害怕的是绘制得栩栩如生的黑猩猩头被放在一块硬纸板上的画作。黑猩猩群从远处恐惧地盯着它看,就像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幽灵一样。最后,他们远远地绕开了。